学术投稿

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郭筱萍

关键词:护理记录, 书写, 对策
摘要:护理记录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过程中,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及时、准确、真实、客观记录;是医师观察诊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处理医疗纠纷法律上的证明文件[1].为保证护理记录的质量,提高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水平,笔者对2008年1-9月我院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1000份进行质控检查,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手术护理小结

    小儿由于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低,对手术和麻醉的承受力相对薄弱,加之陌生的环境、对手术疼痛的恐惧及家长对手术的疑虑、紧张等,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1].因此,做好小儿术前、术后的护理,能使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

    作者:吴巧玲;张俏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乳腺癌48例病理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且发病年龄越轻恶性程度越高,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是应特别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为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8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晓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新生儿院内感染即为新生儿入院后48h内即出现的感染[1,2].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因素、低出生体质量儿、长时间机械通气、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等[3,4].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乌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诊科急腹症误诊分析

    急腹症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紧急处理或手术的急性腹部疾病,内、外、妇等科的急性腹痛产生混淆误诊,全面询问病史、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动态客观的分析,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

    作者:韦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的应用体会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及实施后,医疗服务面临着新的形式及挑战[1].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交接工作,以往多采取口头交接形式,这种交接形式使手术患者交接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为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交接,加强手术科室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我院于2008年8月1日开始使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380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7.04%(47/54),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2.94%(303/326).结论 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对甲状腺疾病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秦丽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与体会

    近年来,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显示,手术相关原因引发的医疗事故达76%,单纯由手术不当引起的医疗事故占总数的21%.如何保证手术安全的进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许多手术环节的管理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完善.WHO提倡在手术室实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本院于2009年10月1日起,在参考WHO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手术安全核查表,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患者麻醉手术前、皮肤切开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确认.在院领导的支持和手术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有效地确保了患者安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器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中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绝经后且要求宫内取器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直接取器.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取器顺利率为85.4%高于对照组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器安全有效.

    作者: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规则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规则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7例采用不规则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5%),其中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2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后均经T管行胆道造影及镜检,发现残留结石7例(12.3%).结论 不规则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疗效好、残石率低、并发症少的优势.

    作者:朱茂才;杨进华;张锡贵;梁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死率约1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服务,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聂绪兰;戴元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素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素(益肝灵)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均给予益肝灵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F)、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益肝灵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日德;柯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护理体会

    自发性食管破裂指非创伤、器械、异物或医源性等原因造成的食管发生全层破裂,食管内容物外溢,迅速引起周围组织化脓性感染,出现重度症状而容易死亡[1].荷兰Boerhaaver于1904年首先描述,故又称Boerhaaver综合征.本病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5∶ 1,虽可见于婴儿和青少年,但绝大多数发生于50~60岁,由于本病急剧,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达20%~50%.本病易误诊,国外报道误诊率为33.3%,国内报道为50%~86.4%[2].因此,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及时诊断、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淑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丙泊酚辅助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辅助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3例.对比2组的麻醉治疗效果及麻醉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老年组用药量少于青年组,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警觉/镇静评分达到4分和5分的时间长于青年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使用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丘文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动过缓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动过缓伴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心动过缓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动过缓伴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彩肖;王树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伤性血气胸的护理体会

    外伤性血气胸是胸部创伤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情况通常较复杂,其中胸部大量出血或胸腔高压所致的积气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快速诊断和治疗主要的致命伤是治疗成功的首要条件.术后观察护理同样极为重要.笔者对2000-2011年198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高月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鼻内镜下行眶壁骨折复位术的手术配合

    外伤性眼眶骨折是指眼眶内、下壁骨折,是眼眶击出性骨折的一个类型[1],是暴力直接作用于眼球,眼压骤然升高并传至眼壁,使眶壁骨质骨折,大多见于青壮年.常见的眼眶外伤临床多有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眼球内陷、眼球突出、眼球固定、复视等临床表现[2].随着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头部外伤也随着增加,很多面部伤会引起眶壁骨折,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眼科医师通常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面部眼周切口,然后进行眶壁骨折复位或垫进口填充材料进行复位,但眼眶内容突向鼻窦,从面部切口有时复位较困难,而且要牺牲突向鼻窦的组织,因为从外面很难将窦腔内容物拉回.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外科的发展使以往需行面部切口的手术,在鼻内镜下就可以解决.

    作者:成彦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门诊处方12 753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药品说明书点评处方.结果 在抽取的12 753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共724张,占处方总数的5.68%.存在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适应证不适宜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重视,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种气道开放方法在院前昏迷患者急救中的通气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咽通气管和开口器并舌钳气道开放方法在院前深昏迷患者急救中的通气效果.方法 将128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深昏迷伴呼吸道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安置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对照组则使用开口器并舌钳开放气道.比较2组通气效果、气道有效开放时间及血氧饱和度(SpO2)改善值.结果 观察组气道开放后有效通气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6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开放气道所需时间为(3.61±1.05)s短于对照组的(18.13±1.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pO2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院前昏迷患者急救时使用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的通气效果优于使用开口器并舌钳开放气道,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78例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是由地震、车祸、坠落等原因所致头颅部位及脑组织的创伤,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并发症多、致死致残率高[1],是神经外科常见病.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78例颅脑外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留置针封管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留置针封管中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HIE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50例.甲、乙、丙组分别采用的肝素钠封管液浓度是125U/ml、62.5U/ml、25U/ml.结果 3组患儿均无出血倾向,3组针眼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堵塞率甲低于乙组低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12 500U+葡萄糖溶液 100ml封管效果较好,既减少管腔堵塞率,又不至于引起出血倾向.

    作者:李萍;王俊兰;张莎;王利平;刘富德;马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