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仲楠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包括精神心理治疗、生活指导及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FD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14例按抗生素预防应用情况分为A组178例、B组596例、C组40例.A组术前0.5~1h静脉给药,术后静脉给药至24h停用;B组术前不给药,术后静脉给药3d;C组未使用抗生素.观察不同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方案与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组感染并发率为2.2%,B组为1.5%,C组为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操作时间<3h)术后并发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杨洪;刘永国;陈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1].有关统计:5~10年癌变率为3%~5%,10年以上为10%;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2.5%~11%,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10%~83%.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加重.该病发病缓慢,迁延难愈,治疗棘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与治疗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5例临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类以老年痴呆为特点的基础疾病,全球大概有2000万~3000万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这类疾病逐渐成为医学和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1].AD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记忆衰退、认知缺损及个性改变.组织病理学显示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的病理改变:(1)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与沉积所形成的老年斑;(2)神经细胞内tau蛋白高度磷酸化所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2].氧化应激在AD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而抗氧化剂(维生素E)能否阻止疾病病程的进展尚未得到共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鹤;向田;解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小儿外科的不断发展,小儿麻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合理的麻醉方法能更好地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并减少并发症.骶管麻醉广泛应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对下腹部手术患儿均采用基础麻醉加骶管麻醉,效果满意,苏醒快.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成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称为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尿潴留时,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荣;李金凤;关兰荣;孟宪涛;李玉芳;周爱玲;王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腔镜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表现出较为重要的作用.笔者2006年1月-2010年12月将输尿管镜技术应用于400例泌尿系疾病的诊治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48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给予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8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第1、2、4、6周末BRMS评分逐渐降低,且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6周末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敏;王慢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男,31岁,汉族.因发热、咽痛2d,于2011年12月24日急诊入院,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感视物模糊,有黑朦,随即出现意识丧失.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 64/40mm Hg(1mm Hg=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面部、四肢及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根据休克的发生时间与用药的关系,考虑为头孢美唑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周春;沈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并对2组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及护理后焦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缓解风心病患者的焦虑心理.
作者:撒启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006-2007年度绵阳市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待征.方法 以2006-2007年度经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交通伤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损伤类型、日期、时间、地域分布等作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4452人次接受院前急救,男3018人次,女1434人次(χ2=1127.1590,P=0.0000);损伤类型依次为头部外伤、四肢骨折、软组织损伤、脊柱骨折、胸部损伤、面部损伤、腹部损伤等.全年无急救高峰日期(r=0.0668,P>0.05);全天中急救的高峰时间段是10:44~22:52(r=0.2851,P<0.05);在地域分布上,城区占59.91%(χ2=348.6797,P=0.0000).结论 绵阳市交通伤院前急救有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应强化公众安全意识,以减少事故发生.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提高院前急救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作者:李银先;叶红梅;邓樱;黄可;罗维;黎林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利胆退黄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茵陈、金钱草等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利胆退黄合剂中茵陈、金钱草的薄层色谱上具有鉴别特征,色谱斑点清晰,比移值(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利胆退黄合剂的定性质量控制.
作者:李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自2000年开始,我科应用二妙散加味治疗足癣合并细菌性感染21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10例,男140例,女70例,年龄9~54岁,均有足癣病史,发病时间4~10d,用药前均内服或外用消炎、止痒、收敛等药物治疗,但无明显好转.
作者:秦月宁;张秀珍;宋协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冠心病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堆积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据统计,在中年以上人口的死亡原因构成中,心脑血管病居首位[2].笔者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冠心病患者56例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清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人们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且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常不理想,病情得不到好转或疗效不持久.笔者通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U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00.0%、86.7%,高于对照组的91.7%、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UA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世申;黄维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于1987年首次报道应用于治疗第2颈椎椎体血管瘤[1].随后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骨质疏松、血管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转移性肿瘤等非感染疾病中的疼痛缓解效果满意,尤其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病例中,疗效显著.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共完成椎体成形术1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仁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健康人45例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检验分析仪检测并比较溶血前、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溶血前、后AST、TP、GLU、TBIL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溶血前、后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密度脂蛋白(HDL)检验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中的一些结果存在影响,在临床操作时应规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避免误差.
作者:谢宁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10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与肺结核病变范围大小、有无并发症的关系,并指导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PZA)的临床合理运用.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仪尿酸测定试剂盒(酶法)对102例患者抗结核(含PZA)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及停用PZA后2、4、6周的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肺结核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用药2周后血尿酸上升幅度大,用药6周后上升到高值,停用PZA后逐渐回到正常水平.其中有11例因血尿酸过高或关节肿痛提前停用PZA.结论 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抗结核治疗(含PZA)时应每2周监测血尿酸1次,血尿酸水平在正常参考值2倍以下,且无关节肿痛者是安全的;超过此值要及时停用PZA,避免引起严重损害.
作者:郑兰;汪洁;钟辉;金水忠;顾其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枫蓼肠胃康缓解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于治疗前30min口服枫蓼肠胃康颗粒.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组呕吐、腹痛、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枫蓼肠胃康可有效缓解小儿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
作者:朱衡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