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左动脉在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意义

徐振辕;齐生伟;贺占青

关键词:高压症, 门静脉, 门奇断流术, 外科学
摘要: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在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意义.方法 在完成脾切除术后,将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的剩余操作分解为三部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素a)、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因素b)和结扎胃左动脉(因素c).按析因设计分为8个试验组,分别测量各试验组的门静脉压力.结果 3个因素均效应显著(P<0.01);因素a与因素b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P<0.05),即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因素a与因素c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因素b与因素c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均不显著(P>0.05).结论 保留胃左动脉的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保证更多的向肝血流,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较合理术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另按临床路径表实施诊疗过程.治疗后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6个月内因CHF再住院率、心功能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心功能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因CHFG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CHF临床路径管理能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邓亚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开放性胫腓骨干骨折32例治疗体会

    儿童开放性骨折常发生于胫腓骨干.长期以来在此种损伤的伤口处理与骨折固定方法的选择文献报道不多.我院2004-2010年共收治此类患者32例,现结合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以偏瘫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反应10例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动过速、出汗、饥饿感等常见表现,但以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偏瘫、失语等)为首发少见,与脑梗死极其相似,故易被误诊,延误抢救时机.本文对以偏瘫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反应患者1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需求及自我保健意识调查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对健康的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分析.结果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缺乏了解,对有关疾病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自身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结论 适宜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有利于血糖控制.

    作者:刘丽;谭佳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患者均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同时监测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O2)、pH]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后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娟;邸墅;师华华;王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普通访视.观察2组访视前后焦虑情况及血压紧张性增高、心率增快发生率,且比较2组访视后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配合率.结果 2组访视后焦虑情况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访视后血压紧张性增高及心率增快发生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访视后对手术相关知识总掌握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77.8%,配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术前访视可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维持血压心率稳定,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认知和手术配合率,从而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龙丽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

    目前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加上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差,极易引起循环、呼吸衰竭[1].因此,积极妥善的护理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笔者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吴佳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型超声在胆囊结石诊断中的作用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胆道系疾病,终一般都需手术治疗,因此准确的诊断尤为重要.超声检查对诊断胆囊结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其他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95%[1],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现对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间127例胆囊手术者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左动脉在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在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意义.方法 在完成脾切除术后,将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的剩余操作分解为三部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素a)、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因素b)和结扎胃左动脉(因素c).按析因设计分为8个试验组,分别测量各试验组的门静脉压力.结果 3个因素均效应显著(P<0.01);因素a与因素b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P<0.05),即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因素a与因素c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因素b与因素c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均不显著(P>0.05).结论 保留胃左动脉的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保证更多的向肝血流,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较合理术式.

    作者:徐振辕;齐生伟;贺占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的注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的方法.方法 将6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试验组采用垂直皱褶法及留置气泡技术皮下注射.观察并计算每组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试验组皮下出血率为15.7%低于对照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局部出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垂直皱褶法及留置气泡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减轻皮下出血程度.

    作者:李芳;刘剑英;樊彩波;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区别与联系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在我国医学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中医药学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药也不再是简单的药材、膏、汤、丸、散等概念.现在大量的中成药出现在生活中,使中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药的概念也发生了改变,现已将中药分为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近现代中药、现代化中药、后现代中药).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以后还会有更多中药相关的新概念涌现出来.全面、科学、准确地定义和把握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对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对中药的一些概念及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区别与联系作一简要的概叙.现报道如下.

    作者:帅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体会

    子宫切除术已成为妇科常用的手术,占腹部手术第3位,由于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子宫切除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为减少和避免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笔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香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与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导致全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多发于中年以上妇女,子宫肌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盆腔内压迫症状.常因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长期失血导致贫血.本病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2].本文旨在探讨子宫肌瘤常用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并寻求安全性大、优点更多的手术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全珍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POCS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多囊卵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培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的3种不同方案用于治疗老年人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A、B、C 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B组予诺和锐30+二甲双胍(格华止);C组予诺和锐30+阿卡波糖.治疗后比较分析3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结果 3组临床疗效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药物总成本分别为1517.0元、2010.0元和2271.4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8.5、30.1和32.4;B、C组对于A组对降血糖的增量成本比为36.8元、45.2元.结论 3种治疗疗效均较好,从成本-效果比分析A组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作者:顾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标本采集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否合格,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在检验工作中会遇到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导致结果偏差过大或检测不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延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机.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大部分是由护士抽血导致的.所以,掌握采血技巧、精通采血技术对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是非常重要的.护士抽血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一般分为护士操作不当和护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作者:吴媛媛;安晓霞;赵云萍;李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h血压的变化,并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CA)、肌酐(Cr)和尿素氮(BUN),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4h血压及昼夜血压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IVST、PWT和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β2-MG及尿MC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肾功能的损害可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向文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己烯雌酚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取器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己烯雌酚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取器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宫内取器术的绝经期妇女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己烯雌酚配伍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己烯雌酚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取器术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无痛,效果可靠.

    作者:刘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金双歧)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母乳性黄疸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金双歧治疗,对照组给予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口服.治疗10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双歧可促进母乳性黄疸的消退,不影响母乳喂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松;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16例实施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2例和传统组54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术后感染、术后出血、胆汁瘘、阻塞性黄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感染、术后出血、阻塞性黄疸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胆汁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蒋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