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可;潘华;胡俊川;王前清;胡卫建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愈来愈成熟,妇科腹腔镜手术已逐步推广到基层医院.女性不孕症的腹腔镜诊治正在逐步开展.腹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视输卵管、卵巢、子宫有无病变,以及盆腔有无粘连,并可分离粘连,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子宫肌瘤等[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方面的应用倍受关注.
作者:李小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西药房处方5500张,筛选不合理处方128张,分析统计处方不合理的原因,统计每个年龄段的不合理处方数、不同类别药物中的不合理处方数、不同医师级别中不合理处方数.同时探讨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对策.结果 128张不合理处方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高;不同药物类别中,抗生素所占比例高;不同医师级别中,医师所占比例高.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所占比例高.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抗生素用药规范,着重注意儿童及老年人用药,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发生.
作者:韩文华;陈虎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以胸腔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力衰竭(CHF)误诊病例36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62.8岁,其中>60岁30例.双侧胸腔积液24例,其中右侧胸腔积液多于左侧21例;单侧胸腔积液12例,其中右侧9例,左侧3例.
作者:田永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热压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手部热压伤并留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岛状皮瓣转移手术,其中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瓣修复8例、示指背侧岛状瓣7例、尺动脉腕上支岛状瓣5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瓣5例.结果 25例皮瓣转移全部成功,仅有2例皮瓣出现边缘部分坏死.结论 根据手部热压伤组织缺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岛状皮瓣转移,可大程度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刘明华;陈义泉;李作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本文试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入手,探讨其效能,包括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入院患者等候时间、促进诊疗规范化、减轻患者家属负担等.
作者:刘晶星;贺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严重致盲性感染性角膜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角膜病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而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严重的感染性角膜溃疡中为常见的.近年来,新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角膜外伤的增多,角膜真菌感染已呈上升趋势[1];由于本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治疗手段有限,因此易造成角膜严重的损害,甚至丧失视力,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现将近年来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21例的诊治经过报道以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新近B型超声仪选用较高频率的换能器后,诊断胆囊多发性息肉样变的准确性有了明显地提高,不但能确定息肉样变的有无,还能显示出其数量、大小、位置、有无恶变趋势等.目前对各种多发性息肉样变的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的关系进行较细致的分析报道尚少,故笔者总结探讨如下.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的变化,护理职业的角色功能已拓展为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且要使健康者保持健康.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将承受人类迅速增长的健康需求而带来的更大压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作者:吴媛馨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足月妊娠并发羊水过少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和足月妊娠羊水正常产妇1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胎位异常、脐带缠绕、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粪污染及剖宫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期羊水过少对母婴有较为严重的危害,应予以正确治疗.
作者:何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50%葡萄糖注射液局部冲洗治疗腹股沟区、乳腺癌术后淋巴瘘文献中仅有描述,无实例报道.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应用50%葡萄糖注射液局部冲洗治疗淋巴瘘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嗣善;马洋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68~91(74±3)岁;按Evans分型:Ⅳ型1例,Ⅲ型8例,Ⅱ型13例,Ⅰ型6例;其中交通伤7例,跌伤2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12d,平均7.6d;合并内科疾患者22例,其中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例,心律失常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例,原发性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3例,心肌缺血3例.
作者:孙永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部队战士髌骨软骨软化症发生与髌骨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2008年正常参加部队训练且确诊为髌骨软骨软化症战士50名(观察组)和正常战士50名(对照组),均X线摄髌骨轴位片,测量6个参数并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髌股关节指数及适应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队战士中髌骨异常改变易致髌骨软骨软化症,也是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发展结果.
作者:赵岩;赵奇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膜中H+-K+-ATP酶(质子泵),从而阻止胃酸分泌的后环节.对基础胃酸和其他形式的应激胃酸均可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由于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用方便等特点,临床广泛使用.随着奥美拉唑应用的普及,发现该药具有相对较广的不良反应(ADR).现对2007~2011年国内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奥美拉唑ADR的发生状况,结果如下.
作者:张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诸多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林红;姚欣;闫春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我院2010年6-12月对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及宫颈水肿痉挛的产妇,以2%利多卡因、东莨菪碱行宫颈注射,同时以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进行引产,此种引产方法能促进宫口扩张,加速先露下降,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里;李彩云;贾凤彬;张茜;刘永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丙泊酚组(P组)、单纯依托咪酯脂肪乳组(E组)和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组(EP组),每组30例.P组予丙泊酚1.5~2.0mg/kg静脉麻醉;E组予依托咪酯脂肪乳0.3~0.4mg/kg静脉麻醉;EP组予依托咪酯脂肪乳0.25mg/kg和丙泊酚0.6~0.8mg/kg静脉麻醉.患者意识消失后,立即行胃镜检查.3组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入镜前(T1)、入镜后2min(T2)、入境后5min(T3)、入境后10min(T4)和检查结束(T5)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观察并记录检查时间、清醒时间和依托咪酯脂肪乳的总用量以及给药后有无注射痛、术中体动、肌痉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P组给药后MAP、HR、RR及SpO2水平低于T0时,且低于EP组和E组各相同时点(除T5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组依托咪酯脂肪乳总用量显著少于E组(P<0.01);E组术中体动、肌痉挛发生率均高于P、EP组(P<0.05或P<0.01);E组、EP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查术,麻醉效果较满意,且呼吸抑制小、肌痉挛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潜沛;文四成;李夏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回顾性分析104例长期饮酒所致的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及单纯门静脉增宽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超声诊断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价值.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肿瘤发病常见、发病多的一种,但早期诊确率较低,诊出时多为中晚期,且误诊率较高.如何避免胆囊癌的误诊及漏诊,提高早期诊断率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2005-2010年收治3例已发生周围组织侵润转移的胆囊癌患者,仍误诊为胆结石,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乃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皮肤软组织缺损是由于遭受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皮肤、软组织缺失或完整性发生变化.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以医用泡沫材料和负压引流技术结合形成的一个封闭系统,使用该系统覆盖创面可有效、快速清除组织水肿渗出液和坏死组织,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疗周期[1,2],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3].
作者:陆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疼痛部位出现在胸骨后或心前区,较易诊断.而临床上以特殊部位疼痛为首发表现的AMI,近些年虽不断报道,但仍易被忽视或误诊误治.重视病史及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善于发现和寻找有利诊断的症状及体征是避免AMI误诊的有效途径.现以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以特殊部位疼痛为首发表现的AMI 30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广运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