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沁华
目的 研究逆行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08年6月-201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分成两组,对观察组进行逆行静脉穿刺操作,对对照组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操作.比较两组的各项结果.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液体滴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为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的静脉输液,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不失为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几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其舒适度.
作者:侯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院前急救疾病谱及其变化规律,发现问题并找到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和2010年2年间唐山市院前急救患者共20092例.将每位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急救车到达现场时间、主诉、急诊诊断、治疗方法等相关内容登记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中,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前6大类疾病均依次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疾病高发年龄段均为50~79岁;均以11、12、1三个月为发病高峰期;各时段急救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长排序:需时长均为7:00~9:00和17:00~19:00两个时段,且2010年各时段均明显长于2008年.结论 以上调查结果可以作为有关部门决策调整的依据.急救中心可据此合理调整工作安排及人员培训、急救设备的配置.院前急救工作目前存在困难较多,但为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行不畅的问题.院前急救属公益事业,仅靠急救人员本身努力远远不够,更需要卫生及交通主管部门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作者:张贵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监测SpO2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SpO2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是心源性休克或急性肺水肿心脏性猝死早发生异常的参数之一.
作者:刘月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34例烧伤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34例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结果 3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进行规范护理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登会;李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的56.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黏滞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OlympusBF-P40 型纤维支气管镜及配套装置常规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活检、刷检及灌洗液送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结果 肺不张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病因主要为肺癌、炎症、结核、异物.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明确肺不张病因、部位以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深静脉导管用于恶性胸腔积液引流的效果.方法 对95例拟行胸膜腔滑石粉粘连固定术的病人在术前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出胸腔积液,评价其效果.结果 95例均一次穿刺成功.除3引流后肺不能复张,其余92例在积液引流后顺利行了胸腔镜手术.结论 深静脉导管可用于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术前肺复张评估和引流积液.
作者:陈溉;卫茂华;杨盛泉;王贵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进行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探讨,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 临床肿瘤科病人静脉穿刺800次;外科病人静脉穿刺3800次;康复科病人静脉穿刺200次的静脉输液操作实践,观察患者静脉穿刺后疼痛的程度,分析静脉穿刺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感觉疼痛程度小,静脉穿刺相关因素与选择血管部位、穿刺的方法、进针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结论 总结静脉穿刺的技巧,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临床静脉输液技术提至一个高的水平.
作者:王美遐;韩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功能练习,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结果 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陈振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而后者主要归结于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间失衡.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是一种重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特异性抑制因子,可局部调节MMPs的活性,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就TIMP-1对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文俊;纪亚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开放性喉外伤常可引起大出血、呼吸困难、休克等症而危及生命,若急诊期处置不当叉易致喉狭窄,咽瘘及术后声嘶等,通过探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诊救治、手术处理方法,提高开放性喉外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放性喉外伤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全部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在抢救中因严重失血性休克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6例患者临床均治愈后出院.27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术后发音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术后发生咽瘘,1例术后发生气管食管瘘,经进一步处理瘘道愈合,无声音嘶哑.另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喉狭窄伴声嘶、气紧,再次手术后喉狭窄治愈,喉腔扩大,但声音仍嘶哑.结论 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诊救治过程中,应尽量抢救生命,保持气道通畅,抗休克,大限度保留、恢复喉功能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之栋;余文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如何提高社区随访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上钢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2212例,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索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64.3%,对照组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8.10,P<0.05).结论 全科医生加强高血压的疾病细节管理,不仅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强化了社区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刘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是长期卧床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研究需攻克的顽症.一旦发生压疮,创面很难修复,治疗和护理又很有难度,严重者对生命有威胁.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VSD)是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基本功能恢复.我科从2011年7月开始应用VSD治疗深度压疮,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先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脑水肿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许多疾病均可以引发或伴发脑水肿.脱水和利尿是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关键,甘露醇联合利尿剂是临床常用的方案,通过对现有临床研究分析,与呋塞米相比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作用效果更强,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甘露醇的用量,降低甘露醇造成的肾脏损伤发生率,促进神经元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沁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58例过敏性紫癜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给予2.5~5mg的氯雷他定进行口服,1次/d,同时给予芦丁片20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之上给予其服用复方甘草甜素加以治疗(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服用剂量的控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为79.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复方甘草甜素用于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其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应该在临床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丰廷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雌激素替代疗法对于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体检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予雌激素替代疗法后检测患者血液内雌二醇、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结果 在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雌二醇水平明显提高、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合适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的模拟雌激素的生理学作用,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曹智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4例,并以同期单纯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的114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世峰;李云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对于乙肝病毒(HBV)携带肺结核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治疗,观察其对于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携带乙肝病毒(HBV)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预防组(28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服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治疗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没有服用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率及肝脏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患者抗结核治疗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率为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患者肝脏损害发生率为9.8%,对照组患者肝脏损害发生率为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对于携带乙肝病毒(HBV)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预防肝脏损害的发生,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池继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蛋白含量高,易形成纤维凝块、纤维分隔,易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应用B超定位胸腔穿刺术引流胸腔积液、给予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较好方案.
作者:聂恒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对福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感染状况及对策分析.方法 对福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5681名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接受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中,甲肝阳性率为0.12%,戊肝阳性率为0.05%.在甲肝感染者中,女性的阳性率为0.057%,男性阳性率为0.152%,男性高于女性,而戊肝的感染率男性和女性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从业人员年龄均为18~40 周岁,检出的甲肝和戊肝阳性从业人员年龄都在18~30 周岁这个年龄段.结论 应加强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发现带毒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林勤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