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甾体类抗炎药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分析

李勇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摘要: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的药物,可改善风湿性疾病的炎性症状并可缓解疼痛.NSAIDs是目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用量大的药物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天有3000万~4000万人次在使用NSAIDs.随之带来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肝肾损害、心血管毒性等.本文就NSAIDs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对女性妊娠期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未发现恶性肿瘤,均为良性.妊娠前经常规检查发现8例,孕中发现47例,剖宫产手术中发现5例.结论 女性妊娠期发现卵巢肿瘤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治疗,如发生并发症,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并做病理分析.妊娠期女性要重视孕早期的常规检查,尽量做到早检测、早治疗,避免造成漏诊或误诊.盆腔检查和超声检查都是检测卵巢肿瘤的可靠且有效的方式.

    作者:余永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和92.5%均高于对照组的40.5%和7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AECOPD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永亮;梅菊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脑卒中恢复期的综合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致残率高,且恢复期时间长,患者对治疗、护理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因此恢复期的护理在神经内科显的极其重要.笔者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00例,给予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书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脑病1例

    患者,女,70岁.主因间断胸部闷痛2年,加重1d入科.查体:血压140/90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李俊勇;姚欣;王燕午;张林红;王振国;胡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低蛋白血症对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低蛋白血症组(A组)48例和非低蛋白血症组(B组)36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定期产检率为39.6%显著低于B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浆膜腔积液(包括胸腹水、心包积液)、肝酶异常、肾功损害及产科并发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B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193±795)g低于B组的(2455±76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使重度子痫前期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母婴不良结局,应积极防治.

    作者:马玉红;龚卫玲;郭秋燕;林映雪;蒲荣;辛青松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经验方治疗.2组用药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文霞;贺启英;魏双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高危妊娠的心理护理

    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妊娠产妇自身素质的提高,高危妊娠的筛查能力不断增强,如何在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给予高危妊娠产妇支持,使其平稳、安全地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1].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心理护理能有效地缓解高危妊娠产妇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笔者就高危妊娠产妇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喻林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各类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76例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程度和不同种类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对各种治疗的反应.结果 76例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38.1%)、干燥综合征(32.9%)较常见.一般表现为皮肤瘀斑.骨髓象绝大多数无异常,巨核细胞成熟无障碍,血小板无减少.严重时血小板可降至15×109甚至10×109以下.出现眼、口腔甚至消化道出血,且激素加量、一般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差.加用来氟米特后获得较好疗效,血小板升至50×109水平,自发出血停止.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并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综合征中部分可并发显著血小板减少及出血严重,激素加量及一般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可能不佳,而来氟米特疗效较好.

    作者:王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医护合作面罩无创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面罩无创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重症监护室接受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24例作为治疗组,另选择2010年3月-2011年2月同等病情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新生儿2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并发症、撤机失败、抢救成功情况.结果 治疗组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医护合作面罩无创通气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更好.

    作者:沈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我院出生低体质量儿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出生低体质量儿状况.方法 对该院2993例活产儿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93例活产儿,出生低体质量儿205例,发生率为6.85%.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降低低体质量儿出生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的有效措施.

    作者:宁思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的护理配合

    随着现代护理学和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仪器设备日趋增加及麻醉药品的不断更新,手术室护理不再是以仅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要求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也应了解和熟悉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这样才能与麻醉医师更好地配合,保证各项手术顺利进行.现总结如下.

    作者:龙永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环抱式肋骨接骨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观察

    肋骨骨折在胸外伤中非常常见,大部分肋骨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但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引起较严重并发症时,则需行手术内固定治疗[1].2006年5月-2011年5月我科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新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祛风湿单味中药抗炎和镇痛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祛风湿单味中药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 以生理盐水和阿司匹林为对照,采用ICR小鼠甩尾法、扭体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和耳肿胀法对六味中药(汉防己、旱半夏、络石藤、桑枝、桑寄生、海风藤)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考察.结果 实验表明:旱半夏、络石藤、桑枝及桑寄生组小鼠对疼痛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对减缓小鼠疼痛起了一定作用;而海风藤、桑寄生和桑枝三味中药可减轻因致炎剂二甲苯而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程度,并加速消退.结论 旱半夏和络石藤的镇痛效果明显,海风藤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而桑寄生和桑枝兼具抗炎和镇痛作用,汉防己则无明显效果.

    作者:官清;张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肝外胆管癌是指左右肝管、肝总管、胰腺上胆总管的原发恶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肝外胆管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肝外胆管癌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逐渐增加[1,2].肝外胆管癌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所以一旦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所以遴选一种能尽早、准确发现该病的检测手段是目前临床一个迫不及待的任务之一.笔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外胆管癌患者61例进行检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侯晓英;周少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胎盘植入的药物治疗进展

    胎盘植入为产科危重并发症,是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损伤而造成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分娩时植入的胎盘不能自行剥离而使子宫收缩不良,导致血窦开放发生大出血,可危及产妇生命.胎盘植入主要与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等因素有关,随着宫腔操作增多和初产年龄延迟,其发生率上升了10倍[1,2].

    作者:倪荣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8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呼吸支持组和呼吸阶梯性治疗组各54例.传统呼吸支持组给予传统呼吸支持治疗,呼吸阶梯性治疗组给予呼吸阶梯性治疗.比较2组呼吸支持方式下呼吸复苏的稳定率及呼吸稳定时间.结果 2组采取的呼吸支持方式位于前3位的均为鼻导管吸氧、复苏体位及呼吸机支持.呼吸阶梯性治疗组的呼吸复苏率明显高于传统呼吸支持组,呼吸稳定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呼吸支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元记;罗伟冰;彭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病变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110例有造影指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对脑动脉狭窄程度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6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均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糖尿病、高血压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更为密切;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脑动脉中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高血压高(P<0.05),糖尿病脑动脉重度狭窄的发生率较冠心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更为密切;糖尿病可能是脑动脉严重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易加朝;覃江斌;吴荣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患者30例,就外科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占93.3%,死亡2例占6.7%.手术后伤口感染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结论 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病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行针对性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效果.

    作者:袁智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

    急性中毒抢救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多采用股静脉置管建立临时血液透析通路.现将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60例,男92例,女78例;年龄21~76岁,中位年龄50岁.选用11.5F、有效长度20cm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北京天地和协科技生产)股静脉穿刺.

    作者:赵美容;杨怡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急诊医师需紧急处理的常见病之一.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静脉用药可缩短起效时间[1],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我院对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32例采用静脉胺碘酮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彩云;万里;贾凤彩;刘文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