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津益气颗粒一步制粒的工艺研究

黄占周;唐建涛;张志刚;苏聪娟

关键词:生津益气颗粒, 一步制粒, 正交实验
摘要:目的 确定生津益气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一步制粒制备生津益气颗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喷雾速度、浸膏相对密度、雾化压力、物料温度四因素对生津益气颗粒成品率、水分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工艺为:喷雾速度15ml/min,浸膏相对密度1.13,雾化压力0.3MPa,物料温度65~75℃.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可在大生产中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化冲剂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新生化冲剂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早孕流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新生化冲剂口服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胚囊排出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胚囊排出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化冲剂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流产可增加完全流产率,减少流产后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观察组),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就其临床资料与健康小儿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阳性率为32.0%高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P阳性患儿中,其中<1岁婴儿阳性率为18.8%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年龄段M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阳性患儿均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临床表现;胃肠道症状、卡他症状较为少见,均以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为体征.无鼻窦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皮疹、眼结膜充血、口腔溃疡、疱疹.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无法确诊支原体感染或病毒感染时,可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操作方便,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诊断质量.

    作者:沈仁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低蛋白血症对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低蛋白血症组(A组)48例和非低蛋白血症组(B组)36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定期产检率为39.6%显著低于B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浆膜腔积液(包括胸腹水、心包积液)、肝酶异常、肾功损害及产科并发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B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193±795)g低于B组的(2455±76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使重度子痫前期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母婴不良结局,应积极防治.

    作者:马玉红;龚卫玲;郭秋燕;林映雪;蒲荣;辛青松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护理体会

    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循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进展性心肌梗死等循环衰竭的治疗中.它是将一定容积的球囊放置于主动脉部位,球囊导管与体外压力泵相连,内部填充氦气,由体表心电图进行自动程序控制,使球囊充盈与排空限定在特定的时限.球囊充气发生在舒张压早期主动脉瓣刚关闭时,使主动脉内舒张压增高,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改善心肌缺血.球囊排空发生在舒张压末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的瞬间,降低左室射血阻抗,减低心脏的氧耗,使左心室的每搏排血量和射血分数增高[1].我科2012年3月24日成功为1例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实施IABP治疗,现将其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姚欣;李俊勇;王振国;张林红;陈娜;孙树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观察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见病,治疗上是以手术为主.我院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接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236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236例,其中男189例,女47例;年龄1~4岁;单侧213例,双侧23例.

    作者:吴明堂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自拟新加滋水降火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新加滋水降火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对血清补体C3水平的影响,探讨其自身免疫机制.方法 将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阴虚火旺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另选择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妇女20人做为正常组.治疗组口服自拟新加滋水降火饮治疗;对照组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天3次.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补体C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补体C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自拟新加滋水降火饮不仅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阴虚火旺型患者的症状、体征,而且还能降低血清补体C3水平,调节自身免疫.

    作者:白予松;金红梅;肖江;周建伟;严学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社区医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分析

    分析社区慢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情况,根据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研究临床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及抗菌药物的选择,以利提高社区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研究肾功能受损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均可能发生的改变,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年春;陈义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各类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76例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程度和不同种类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对各种治疗的反应.结果 76例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38.1%)、干燥综合征(32.9%)较常见.一般表现为皮肤瘀斑.骨髓象绝大多数无异常,巨核细胞成熟无障碍,血小板无减少.严重时血小板可降至15×109甚至10×109以下.出现眼、口腔甚至消化道出血,且激素加量、一般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差.加用来氟米特后获得较好疗效,血小板升至50×109水平,自发出血停止.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并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综合征中部分可并发显著血小板减少及出血严重,激素加量及一般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可能不佳,而来氟米特疗效较好.

    作者:王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2组均护理2周,每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观察2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结果 干预组入院1周和2周PSQI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红;韩志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针灸联合激光辅治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激光辅治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基础上单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激光照射患侧耳后乳突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针灸联合激光治疗面神经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万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8例分析

    目的 评价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 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大骨瓣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碎吸术3种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取得良好的效果.10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2例(66.7%)、差24例(22.2%)、死亡12例(11.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能尽早清除血肿、确切止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松;陆显祯;何绍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瘢痕子宫妊娠探讨

    目前,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及解除母婴危险状态的方法在各级医院已相当普及.随着产科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对高危妊娠认识的提高,也由于孕妇及医务人员本身及社会方面的原因,剖宫产率大大提高,有些医院甚至可高达30%~40%,但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的影响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邢庆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止痛和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止痛和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作者:魏强;权亚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对女性妊娠期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未发现恶性肿瘤,均为良性.妊娠前经常规检查发现8例,孕中发现47例,剖宫产手术中发现5例.结论 女性妊娠期发现卵巢肿瘤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治疗,如发生并发症,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并做病理分析.妊娠期女性要重视孕早期的常规检查,尽量做到早检测、早治疗,避免造成漏诊或误诊.盆腔检查和超声检查都是检测卵巢肿瘤的可靠且有效的方式.

    作者:余永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经验方治疗.2组用药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文霞;贺启英;魏双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晚期妊娠羊水过多41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间羊水量>2000ml者称羊水过多[1].羊水过多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检出率为0.58%[2],常伴有胎儿畸形,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围生儿病死率较高.本文对我院2011年住院分娩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多孕妇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宏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65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全部误诊,其中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5例(38.5%),慢性支气管炎18例(27.7%),急性支气管炎13例(20.0%),慢性咽炎8例(12.3%),过敏性鼻炎1例(1.5%).治疗1周后,咳嗽基本消失21例(32.3%),明显缓解31例(47.7%),部分缓解13例(20.0%).结论 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基层医院缺少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董玉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不同阶段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与非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在病情稳定后48h内即进行康复护理的TBI患者38例作为早期组,另将在病情稳定后7~10d才施行早期康复护理的TBI患者30例作为非早期组.比较2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结果 2组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早期组高于非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BI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尽早施行康复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雷晓霞;陈劲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4种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探析

    目的 探讨4种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效果.方法 将1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各45例.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C组给予头孢唑肟治疗,D组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比较4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花费.结果 各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A组花费700元,B组1523.2元,C组1052.1元,D组742元,药费比较:A组vs D组(P>0.05),B组vs C组(P<0.05),B组vs A组及D组(P<0.01),C组vs A组及D组(P<0.05).结论 4种治疗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有较确切的疗效,但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从药学经济、合理用药的角度考虑更为理想.

    作者:杨元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氟尿嘧啶炭纳米粒新型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 对氟尿嘧啶(5-Fu)炭纳米粒新型制剂在大鼠体内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经腹腔注射5-Fu炭纳米粒新剂型与普通剂型(20mg/kg体质量)后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得出药-时曲线图及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5-Fu在0.1~100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方法回收率为98.12%,日内和日间RSD均<12.0%.2种制剂药物体内处置均符合二室模型(W=1/C/C).结论 本文建立的5-Fu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所获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可为5-Fu相关制剂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炭纳米粒新型制血药峰浓度显著大于普通剂型,且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较高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冀强;李书莲;曹俊涵;赵书文;张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