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张丽春;陈瑞雪;姚洪儒

关键词:脑性瘫痪, 治疗, 康复, 进展, 文献综述
摘要: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即患儿出生前后1个月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直接导致患儿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有研究资料显示国外脑瘫患病率为2‰~3‰[1],而我国1~7岁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2‰~2.7‰[2].近年来,脑瘫已成为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减轻患儿家庭负担.本文重点介绍近几年治疗小儿脑瘫的几种康复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癥汤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消癥汤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消癥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95.0%,高于对照组的25.0%、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癥汤治疗卵巢囊肿疗效确切.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干预组发热、腹泻、脱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杜续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因其血液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适用于病情危重而不宜搬动的患者的治疗.能有效的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全身感染或多脏器衰竭导致的炎性介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替代或恢复肾功能,为多脏器衰竭的患者延长了抢救的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本文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过程中的正确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冬梅;胡建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运用目标管理进行临床护理带教

    作为教学医院,我院每年担负一百多名不同层次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在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对临床带教老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教学工作.如何做好带教工作,是每一位带教老师面临的严峻问题.

    作者:陈尚芳;苏玉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非手术治疗出血性输卵管炎55例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55例,旨在探讨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标准及应用中西医结合行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白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手足口病患儿328例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粪-口传播或通过唾液中的飞沫传播[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多发生于<5岁小儿,<3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本病传播性强,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经规范治疗后可痊愈,少数病例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引起死亡[2].笔者对2010年6~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28例,经过精心细致的治疗及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冬芳;崔向莉;赵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婴儿大量吐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婴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常常出现吐奶现象,笔者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简述如下.1 原因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内容物容易溢出;另外,婴儿胃容量较小,胃壁肌肉和神经发育尚未成熟,肌张力较低,这些均易造成溢奶.婴儿胃的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如幽门完善,使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平卧时胃的内容物容易反流入食管而溢奶.喂养方法不当,婴儿吃奶过多,产妇乳头内陷,或吸空奶瓶、奶头等,均会使婴儿吞入大量空气而发生溢奶.喂奶后体位频繁改变也容易引起溢奶.

    作者:韩慈;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王海波;高丽彩;李秀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初孕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再妊娠分娩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对再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女62例及有人工流产史初孕妇女128例妊娠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组因胎盘因素所产生的妊娠分娩并发症,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残留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明显少于人工流产组,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吕学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湿润烧伤膏用于微波治疗下鼻甲肥大后长期不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用于微波治疗下鼻甲肥大后长期不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行微波治疗下鼻甲肥大后长期不愈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予以清洁鼻腔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湿润烧伤膏涂擦创面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5±5)d,低于对照组的(2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用于微波治疗下鼻甲肥大后长期不愈的患者,具有促进创面正常愈合、纤维组织少、疤痕小、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和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麻醉药物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在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0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各310例.无痛组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对照组行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监测并比较2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2次消化内镜检查耐受率.结果 无痛组检查中SBP、HR、SPO2低于对照组,且2次消化内镜检查耐受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较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玲;吕贵林;王瑞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的用药分析

    据统计,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防病治病,要使其服药后达到佳治疗效果.现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探讨如下.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除了体形外表发生改变外,主要是器官功能下降和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心肺功能的下降使老年人患心肺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明显增加.代谢功能的紊乱使老年人患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的几率明显增高.老年人的肾血流量仅为成人的40%~50%,药物从肾脏排泄的速率减慢,血液浓度增高和药物半衰期延长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另外,老年人动作和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和反应速度均降低,加之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减弱和人格改变,常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

    作者:高田军;骆汉生;杨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脑梗死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巴曲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9%和95.2%,高于对照组的47.6%和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龙斌;李慧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例要求引产的早期妊娠(孕10~18周))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予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予以利凡诺引产.观察并比较2组用药后引产效果、胎儿排出时间、引产后2h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0%、100.0%,高于对照组的53.3%、80.0%;胎儿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引产后2h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早期妊娠引产效果良好.

    作者:胡会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体会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康复训练措施简述如下.1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作者:曹明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尝试建立一套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结合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及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形成分层次、阶梯式、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思维模式,增强全面的实践能力,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理念,提升实验教学地位,摆脱理论教学束缚,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符合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

    作者:曲丽丽;邱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00例分析

    2010年6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100例,现将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作用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年龄19~45岁,中位年龄25岁,其中未婚16例,未育25例,分娩1胎40例,放置宫内节育环16例,行人工流产1~3次32例,有不孕病史9例.术前均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1.2 方法根据病情变化及患者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输卵管增粗或先兆破裂或破裂口大且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采取输卵管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可用电凝刀切开输卵管,钳出胚胎及绒毛组织,出血点电凝止血.伞部妊娠可行伞部挤压,挤出胚胎组织.卵巢妊娠可行卵巢部分切除术.

    作者:秦洪霞;刘学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石杉碱甲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石杉碱甲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脑复康组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石杉碱甲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改善良性记忆障碍总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50.0%;治疗组改善情绪及行为障碍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胃肠道症状等.2组患者用药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 石杉碱甲联合银杏达莫治疗VD明显优于脑复康等常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振华;王学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百多邦联合红花酒用于重度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百多邦配合红花酒在重度压疮患者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重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试验组予以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百多邦局部涂抹、红花酒涂抹病变周围组织并加按摩、红外线局部照射疮面等护理措施.对照组药物改用甲硝唑粉和50%酒精,其他同试验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有效者疮面新生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6.0%;显效创面新生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及Ⅲ、Ⅳ期疮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百多邦联合红花酒用于重度压疮患者的护理,能缩短其治疗时间,促进疮面早期愈合.

    作者:秦立玲;田瑞娜;杨翠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VCT冠状动脉检查4800例的准备工作总结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64排螺旋CT(VCT)冠状动脉检查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无创、安全、经济快捷及在冠脉斑块分析方面优势明显的优点,且患者与医护人员接受X线辐射小,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检查冠心病的首选手段.冠状动脉检查前心率的控制、患者的配合、造影剂注射的准备等是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关键,本文就与该项检查有关的准备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准备对策.

    作者:杨义;高飞;王晓雷;孟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小儿多动症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探讨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好发于早产儿童的疾病,又称为脑功能障碍失调综合征.该病主要造成小儿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情绪激动及多动等,给其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影响[1].小儿多动症不是智力的障碍,而是指行为操作和行为执行机制的障碍.本文旨在对小儿多动症的致病因素及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师翠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