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莉;林虹;达睿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于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吻合口附近以及Meckel憩室.近年来,由于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进展,发现其与胃酸分泌增加和黏膜防御功能损害均有极大的关系,在原来无酸无溃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发病机理上漏屋顶学说,即黏膜屏障的破坏,使胃酸等攻击因子得以侵袭胃十二指肠壁而形成溃疡[1].临床上用于溃疡病的药物很多,就其药理作用而言主要有减少胃酸、增强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及根除Hp三个环节.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刊物关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将其临床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陈向华;王振燕;马新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雷公藤是常用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肿瘤、抗菌等活性.雷公藤对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癌症等方面疗效显著,临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已上市的雷公藤制剂包括: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片、雷公藤双层片和雷公藤总萜片等.
作者:周炎仪;黄捷仪;李静玲;黄蔚绮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并比较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第1、3、5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第1、3天TBiL、ALT、AST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TBiL、ALP、ALT、AST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对患者肝功能有所影响,但是术后5d均可恢复正常,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郑子超;李志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布洛芬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SIRS患儿52例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布洛芬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治疗.观察2组患儿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 52例患儿中,治疗前危重评分<80分者血清PCT水平为(5.98±2.17)ng/ml,高于危重评分80~100分患儿的(2.21±1.0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洛芬组治疗后血清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危重评分<80分的患儿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洛芬组危重评分80~100分的患儿治疗后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洛芬能够降低SIRS患儿血清PCT水平,尤其对轻症患儿作用明显.
作者:何志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分期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各4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呼吸困难分级记分、及其与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发作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低于缓解组,呼吸困难分级记分高于缓解组,血清CRP水平为(78.03±7.93)mg/L,高于缓解组的(10.98±2.73)mg/L和对照组的(5.18±0.9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水平与FEVl占预计值百分数呈负相关(r=-0 956,P<0.01),与呼吸困难分级记分呈正相关(r=0.716,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CRP仍高于正常,不同分期中CRP呈现显著变化,动态了解CRP水平变化对临床分期、病情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RP越高提示临床病情越重,CRP下降提示病情好转;CRP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炎性反应指标之一.
作者:邢学勇;李慧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院是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聚集地.手术室具有独特的接触血液致病菌的危险,如长期与手术开放创面接触,经常施用锐利器械以及接触大量血液等,其感染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需要防护的是血源性疾病感染,其主要感染来源: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器官以及其他感染性材料.手术室也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有特定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的协调性、配合性极强.因此,手术室巡回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还要熟悉麻醉学知识,掌握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这样才能与麻醉医师良好地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笔者通过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到麻醉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作者:潘青芳;段虎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采用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作用的探讨,来研究不同发现方式对结控项目患者发现的影响.方法 对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及结控项目实施早期发现患者和对病情较轻患者发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发现患者分别占全部结控项目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的17.2%和15.7%;占结控项目早期(前3年)发现上述患者的29 8%和28.7%;占结控项目后期(后7年)发现上述患者的13.7%和10.6%.被动发现方式发现病情较轻的患者占总数的66.3%.结论 结控项目患者发现除了因症就诊发现方式外,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归口管理力度不够的地区,适当采用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来发现患者,特别是对结控项目早期和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仍起到较好的作用,可作为结控项目患者高发现目标单纯采用因症就诊发现方式的一种补充.
作者:陈恩泰;李进升;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白内障患者96例(168眼)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值.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值高于术前,且术后1个月时高于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具备了效果与成本的佳结合,可以实现患者的复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29例因宫颈机能不全、晚期难免流产、胎膜早破的孕妇行宫颈环扎术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行宫颈环扎术孕妇中获得满意效果27例,流产2例.结论 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宫颈环扎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林锦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在26~40岁,为急性发作[1].因机械性压迫神经根患者腰腿痛较为剧烈,时常不能行走或彻夜难眠.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吗啡混合剂骶管滴注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常规胃肠镜检查,因镜体刺激给患者带来不适,使得很多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拒绝做胃肠镜检查[1].为此,自2006年以来我院引进了无痛性消化内镜,就是在常规消化内镜检查治疗时,应用静脉麻醉药,使受检者处于麻醉安睡无意识状态,在内镜操作过程中无任何痛苦的一种临床操作技术.
作者:周美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结合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栓塞组46例和中药+栓塞组63例.栓塞组单纯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药+栓塞组在栓塞组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口服中药治疗.比较2组实体瘤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WBC)水平和KPS评分,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 中药+栓塞组实体瘤临床有效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27.0%、66.7%,栓塞组分别为28.3%、6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栓塞组治疗后AFP、ALT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栓塞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及栓塞组;栓塞组治疗后AFP、ALT、WB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肝动脉介入加自制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地保护肝功能、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AFP水平.
作者:张一波;周双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性疾病.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住院患者病历480份,分析调查病历中所用抗菌药物种类、选用依据、给药方式、药物联合应用等情况.结果 480份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应用率为69.79%,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率为42.69%;其中外科系统不合理应用率为58.28%,显著高于内科系统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理用药现象以预防用药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为显著.结论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严重,尤以外科系统为突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与监督,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陈廷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K在鼻咽癌组织与鼻咽部慢性炎性反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无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中,鼻咽部慢性炎性反应组织中,FAK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6/60)和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K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组织中为96.7%(29/30),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表达率为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学分级和年龄分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 FAK的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是鼻咽癌发生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对预测鼻咽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翁成荫;刘国龙;关明媚;杜洪;李宝秀;毛海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在青少年中,由于髌骨关节不稳定易导致复发性髌骨脱位,占20%~50%,中年以上发病较少[1].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单纯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完善,关节镜联合开放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献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对照组予以环甲膜穿刺注药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损伤,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新型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在传统大环内酯结构上进行改造后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其增加了对酸的稳定性,吸收更好,半衰期更长,可减少服药次数.另外,对于敏感菌其提高了抗菌活性,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发现新大环内酯类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Hp)和非特异性抗炎、抗肿瘤、促进胃肠动力以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在许多非感染性疾病中亦发挥治疗作用,其用途日趋拓宽.
作者:张妙英;彭碧苗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指在妊娠28周前,出现有少量阴道流血或下腹痛,但宫颈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尚未排出的病理过程.患者可表现为恐惧、情绪不稳定、易怒、心理压力过大等,这些心理障碍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以利于疾病的治疗.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继续妊娠,有效合理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可以从饮食、生活起居、医疗环境、护理治疗、卫生保健、心理调节、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丽云;李云平;段国和;王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我院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对被调查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调查,记录患儿的年龄、疾病类型、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及感染部位.结果 1799例患儿中,有146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1个月内的早产儿和新生儿感染率高,原发病为血液系统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 儿科患者有其自身特点,为降低医院感染率发生,儿科医护人员应规范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增强医院内感染的管理意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无菌操作.
作者:韩颖;彭雪金;陈敏香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