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李秀芳;孙卫伟;吴俊凤;潘旭民;陈慧妙

关键词:肺肿瘤, 诊断, 放射摄影术
摘要:目的 探讨X线、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我院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诊断为早期肺癌并得到病理证实的3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从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心型肺癌12例,周围型肺癌18例;病理组织学分类鳞癌13例,腺癌8,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大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X线检出病灶25个,检出率83.3%,诊断12例,诊断符合率40.0%;CT检出病灶30个,检出率100.0%,诊断23例,诊断符合率76.7%.结论 X线作为胸部疾患诊断的基本手段,是肺癌早期普查的首选方法.而胸部CT是胸片有价值的补充,能显示X线所不能显示的癌灶,可对早期肺癌做出定性诊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6例治疗过程中死亡9例,其中死于脑血管意外4例,心血管3例,感染1例,因患者失去治疗信心或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14例,仍维持性血液透析33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及早发现、及早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华彬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50例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采用卡孕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在用药后均表现为宫缩增强、出血减少.结论 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疗效良好.

    作者:张凌燕;王红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正天丸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正天丸治疗后循环缺血(PCI)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79例)应用正天丸治疗,对照组(66例)给予普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及血液指标等改变.结果 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三酰甘油、胆固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天丸具有降黏、去纤、抗炎、抗凝、解聚的作用,是治疗PCI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玉堂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门诊药房临床药学服务实践路径的探讨

    要加快由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的药学模式向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指导患者用药,促进合理用药,应当重视校对和审方工作,加强药品调剂工作管理;面向患者和医务人员设立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平台,开发药学服务功能.

    作者:曾捷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后效应指的是当细菌和抗菌药物进行短暂的接触时,当药物的浓度逐渐下降直至比低的抑菌浓度还要低的时候或是其消除后,仍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的效应.目前对于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的评价,抗菌药物后效应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评价参数.随着对抗菌药物后效应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更是认识到抗菌药物中的峰浓度和其抗菌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剂量依赖性极为明显,也无需始终将患者体内浓度始终保持在有效的血药浓度水平上.当血药浓度比小杀菌浓度(MBC)和低抑菌浓度时(MIC)稍低时,其中由高浓度所产生的相应的抗菌后效应仍可以对细菌的生长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因此我们可根据抗菌药物后效应的相应特点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指导.

    作者:王艳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老年胆结石8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保守方法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抽取850例胆囊炎老年患者,将其分为保守组(400例)和手术组(450例).保守组患者治疗采用保守药物方法;手术组患者治疗采用手术方法.结果 手术组患者胆结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保守组;治疗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保守组.结论 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保守药物治疗.

    作者:罗斯满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赖诺普利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单用赖诺普利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所以,我们用赖诺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根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某院高危药品使用应用与管理

    目前,药物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在这种形势下对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危药品更是重中之重.以下结合某院在高危药品使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蔡洁清;魏玲;万朝雷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成人甲型流感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2009 年新型甲型 H1N1 流感的主要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甲型流感患者和季节性流感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结果 在确诊的 92 例甲型流感患者中,新型甲型 H1N1 流感43例,占46.7%;季节性甲型流感49例,占53.3%;与季节性流感患者相比,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年龄较轻.从临床表现比较,除流涕和咯痰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本地区甲型流感症状轻微,两组甲型流感临床特征相似,其可给临床医师以提示,但缺乏特异性.

    作者:杨昕光;马强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慢性腹泻100例治疗分析

    目的 对100例慢性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所收治的轻度、中度慢性腹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李长福等的入选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不具备与慢性腹泻相冲突的疾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予四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肠球菌、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进行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三联活菌胶囊(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和长型双歧杆菌)进行口服治疗,以12h没排便或者连续两次的排便正常作为腹泻缓解与否的主要指标;并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3d时的腹泻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两组腹泻缓解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粪便成型率为76.2%,对照组患者的粪便成型率为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头痛1例,尿常规异常1例;对照组患者中头痛2例,尿常规异常2例.结论 采用四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慢性腹泻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腹泻患者缓解时间.其不良反应也较小,适合在临床治疗当中使用推广.

    作者:费春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抗菌药物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骨科手术患者抗菌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6例手术患者,对抗菌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骨科临床上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等.同时发现存在抗生素选用不当、用药剂量不合适、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及给药方式不恰当等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现象.结论 骨科医生在患者的围术期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抗菌药物的规范用药,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席天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X线、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我院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诊断为早期肺癌并得到病理证实的3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从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心型肺癌12例,周围型肺癌18例;病理组织学分类鳞癌13例,腺癌8,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大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X线检出病灶25个,检出率83.3%,诊断12例,诊断符合率40.0%;CT检出病灶30个,检出率100.0%,诊断23例,诊断符合率76.7%.结论 X线作为胸部疾患诊断的基本手段,是肺癌早期普查的首选方法.而胸部CT是胸片有价值的补充,能显示X线所不能显示的癌灶,可对早期肺癌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李秀芳;孙卫伟;吴俊凤;潘旭民;陈慧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 探究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调制出现的82次调剂差错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次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事故的处方中,漏配药52例(占63.41%),配错药16例(占19.51%),多配药9例(占10.98%),药物规格错误5例(占6.10%).结论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的工作中,应按照相应的操作制度,按规程调制,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调动工作热情,增强责任心,以此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质量,降低配制差错率,提高饮片调制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曹凯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质量超重、高脂血症[1].

    作者:谢树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硝酸甘油片使用量、心电图改变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吉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的指导.方法 对135例MRSA患者的细菌株进行培养鉴定分析.结果 135例MRSA患者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5%、94.07%、97.8%、100%、91.11%、2.22%、0.结论 MRSA的耐药性异常明显,除了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少数抗生素敏感外,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均不敏感.

    作者:杜坤;李昌庆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50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为实验组,另5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未做任何镇痛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生命体征、产程、不良反应、镇痛效果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实验组产妇镇痛30min后各时点VAS评分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后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7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其镇痛效果确切,且不延长产程和改变分娩方式,对母婴影响小.

    作者:颜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静脉留置针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具有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已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减少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通过临床观察,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短不一,在相同的因素作用下,常规口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较未服用该药的患者长,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消栓颗粒治疗颈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自2009年9月-2011年5月采用消栓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作对照研究,疗效满意,不易复发,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根据游国雄等提出的VBAIV的诊断标准.(1)眩晕为自身旋转式视物晃动感.(2)急性起病,年龄多数中年以上,符合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3)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和Ⅲ级以上,有或无颈椎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4)除眩晕外,至少伴一种脑干病证.(5)引起眩晕的眼耳疾病除外.(6)颅脑MRI小脑脑干的梗死,出血灶及肿瘤除外.

    作者:李占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不同输液方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输液方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输液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血压稳定后,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可以明显减少腹腔积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

    作者:韩菊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