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亚男;金艳;牟超
目的 分析小儿头皮针穿刺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门诊输液病人,分为两组:儿童组3~14岁,40例;成人组:14岁以上,40例.输液过程中儿童组和成人组一半采取小儿头皮针穿刺,另一半采用其他型号输液针头.结果 儿童组采用小儿头皮针穿刺的一次成功率达到90.0%,其他型号针头为70.0%;成人组利用小儿头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5.0%,其他型号针头为85.0%.结论 利用小儿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比其他型号的针头要好,具有成功率高和疼痛感少的优点.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大多采取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极易出现肺部感染,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对患者的康复以及生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旨在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出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显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1~2L/min、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8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组经丹参冻干粉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同时加用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桂芝;郝爱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姜黄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药姜黄提取物100 mg·kg-1·d-1、200 mg·kg-1·d-1、400 mg·kg-1·d-1,对照组、模型组给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每日灌胃1次,连用7d.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神经损伤评分、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模型组神经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神经损伤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脑组织NO、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NO、MDA含量、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脑组织MDA和NO含量有关.
作者:王中晓;胡清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在现研究中,疼痛模型的建立是对其研究的重要手段且多用大鼠.
作者:倪峰;李坚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餐后服用参松养心胶囊2粒/次,3次/d;黄杨宁片1.5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心律平,0.15g/次,1次/8h,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改善的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7%,对照组为79.4%;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社区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倩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27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浓度.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指数及高血压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睾酮水平及吸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冠心病具有相关性,血清睾酮水平越低,男性冠心病的发生率就越高.
作者:赖河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老年农民上消化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早期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纤维胃镜检查的存在上消化道症状的农民613例,对其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3例农民中>60岁的老年患者有56例,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为51.79%.本组56例>60岁的农民共检出食管癌4例,检出率为7.14%.检出胃癌6例,检出率为10.71%.结论 老年农民是患癌肿病的高危人群,老年农民的胃癌患病率不断增高,胃癌中贲门部癌为首位,特别是男性农民患病居多.
作者:夏亦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前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病因未明,多认为主要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本研究综述了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细胞凋亡等在II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康增军;王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 经治疗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显效、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大于常规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对脑梗死的治疗安全可靠的药物,保护患者脑部血管,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永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54例急性脑血管病致急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完善该方面的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患者,均经我院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4例患者,平均住院1个月,没有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发生的意外.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6例临床愈合,35例能自主行走,9例能保持生活自理.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只有做好脑血管病变的护理工作,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许有权 刊期: 2012年第30期
育龄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约90000万人,居世界首位.育龄期妇女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出现腰背疼痛、全身乏力甚至全身游走性骨关节疼痛,常因轻微活动或摔倒即可发生骨折,严重威胁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廖松;李跃琼;翁莉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临床上治疗G-6-PD缺陷致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等其他相关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医院收治的G-6-PD缺陷致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随机分为换血组和光疗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天数进行统计分析,对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两个指标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光疗组的黄疸消退天数为(6.25±1.57)d,血红蛋白含量为(141.23±21.32)g/L.换血治疗组的患儿黄疸消退天数为(4.53±1.25)d,血红蛋白含量为(162.34±9.12)g/L.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都会G-6-PD缺陷致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换血组较光疗组在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方面均具有差异显著性,但是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章六秀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提高临床对单纯心肌酶学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认识,以防漏诊、误诊.方法 对26例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误诊12例,其中误诊为心绞痛3例,急腹症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左侧肩周炎1例.结论 对心电图正常,而心肌酶学异常的患者,要注意心肌酶学的复查,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漏诊及误诊.
作者:乐兴丁;林艺婵;杨文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100例)和头孢呋辛组(100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口服克洛己新干混悬剂20~40mg·kg-1·d-1,3次/d,头孢呋辛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50~100 mg·kg-1·d-1,2次/d,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克洛己新的总有效率为93%,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头孢呋辛分别为92%和(7.5±0.9)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1,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是治疗轻度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口服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具有不损伤皮肤、依从性好、治疗成本低的优点,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首选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
作者:冯刚文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为临床合理联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查住院病例医嘱,查找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406份住院医嘱中,共发现不合理药物联用问题44例.结论 临床药师应开展以药物相互作用为主线的药学服务,确保安全有效的药物联用.
作者:张韶辉;黄铁花;刘亭;谭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环磷酸腺苷葡胺这一新型药物在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96例,其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4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8周后通过对患者血压、心率、射血分数(EF值),E/A比值及心脏指数CI 的评定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选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各项指标评定中均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老年人心力衰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能极大的调节代谢功能紊乱达到机体内稳平衡,并活化心肌细胞功能,改善心衰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阚小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全麻患者术后不醒的病例少见,我院分别于2011年4月10日及13日分别遇到2例急诊患者全麻术后不醒,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就其发生不醒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苏国友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医院管理应在重视传统的质量管理外,引进伦理管理理念,使其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内涵要素,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建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保护胰岛β功能,减轻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胰岛素储存、注射器选择、注射部位选择及方法等不恰当,影响了治疗效果,需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
作者:张继平;孙力;张炳均;周国庆;王银茹;王德峰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