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王明刚;姬光荣;毛英军

关键词:远程医疗, 家庭护理, 远程监护
摘要:1远程医疗的发展概况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现代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医疗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高新技术,它通过电信和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异地间的信息储存和处理手段以及传送声音、图像、数据、文件、图片甚至活动彩色图像等医疗活动.
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输注液体温度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静脉炎是外周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造成静脉炎的原因很多,而寒冷对血管的刺激是重要的诱因之一.通过对液体的加热能否减轻静脉炎的发生率,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输注液体的温度与静脉炎发生率的相关性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滑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和大联勤改革的全面实施,新形势下的疗养院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筑和谐疗养环境为目标,不断增强疗养院建设的整体效能,积极谋求疗养院快速发展的新路子.但是,目前疗养院的建设和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现就疗养院在新形势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做如下思考.

    作者:于晓敏;杨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寻找断端的简易方法及支撑物选择.方法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48例,均在显微镜下采用直视联合注水寻找断端,以硬膜外导管作为支撑物.结果48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均成功吻合.结论下泪小管断裂只要准确无误寻找到断裂端并进行正确吻合,术后留管时间恰当,都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丽萍;孙涛;张正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硬膜外血肿微创引流的适应证和时机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及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方法将13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根据血肿量、GCS计分随机分为微创手术Ⅰ组36例(血肿量≥30ml)、开颅手术组32例(血肿量≥30ml)、微创手术Ⅱ组32例(血肿量<30ml)及保守治疗组36例(血肿量<30ml)4组,比较4组间的疗效、后遗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各组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微创手术Ⅰ组中无效8例,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手术组中遗有颅骨缺损伴轻偏瘫7例,保守治疗组中有延期癫痫3例,微创手术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后遗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准确选择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作者:郭效东;王本瀚;王庆宣;熊家锐;张长远;张月高;刘明辉;李经纶;唐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结肠损伤52例

    在腹部外伤中,结肠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结肠在解剖及结构上有其特殊性,结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现对我院1991~2004年手术治疗的52例结肠损伤做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佳的手术方式,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袁伟升;刘鹏;王志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素化生物膜覆盖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随着对肝素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已阐明其抗凝血作用机理,还发现了一些非抗凝方面的作用,表明肝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和药理作用的重要药物[1] .

    作者:赵东红;陈存富;李江;王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社区接种效果分析

    社区医疗服务点是开展卫生科普宣传、健康心理咨询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场所,方便快捷、经济实惠是群众所欢迎的,并对提高城市乙型肝炎防治水平、落实乙肝疫苗接种社区化很有必要.

    作者:李震;王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4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14例患者,13例诊断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为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其中7例患者行动脉瘤腔内隔绝术.14例患者均经CT、DSA及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秋艳;赵宝珍;景在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贝科能对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贝科能(复合辅酶)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CPR模型,2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假手术组),常规复苏组,贝科能治疗组;复苏后24h采血用酶微粒子捕捉法、荧光偏振法测定血清中T3、T4、TSH的浓度;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损伤情况;采用比色法测定甲状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活力.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血清T3、T4浓度明显降低,甲状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高,SOD及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贝科能治疗组各项指标检测均好于常规复苏组.结论贝科能对复苏后大鼠甲状腺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乃胜;杨兴易;林兆奋;赵良;王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家庭病房晚期癌患者皮下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CS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家庭病房晚期癌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16例.PCSA组:为100ml液体中含芬太尼30μg、氟哌啶5mg、玻璃酸酶500U,PCSA泵注前先经肌肉注射芬太尼1μg/kg、氟哌利多0.05mg/kg、PCA每次0.5ml,背景输注量2ml/h,锁定时间15min.PCEA组:为100ml液体中含0.75%布比卡因25ml、芬太尼500μg、氟哌利多5mg,置管后注入负荷剂量5ml,PCA每次0.5ml,PCEA 2ml/h,锁定时间15min.观察患者第1、3、7天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VAS、镇静评分及镇痛期间的其它不良反应.结果首日PCEA镇痛效果优于PCSA,其它时间段两种镇痛方法的总体满意度无明显差异.腹胀、尿潴留及穿刺部位炎症不良反应发生率PCEA组明显高于PCSA组(P<0.05),头晕、嗜睡则以PCSA为著.结论PCEA组患者镇痛效果确切,PCSA不良反应少,安全、经济、管理方便.

    作者:车润平;陈家友;庞秀丽;王庆新;葛蕤;费圣强;魏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TOPSIS法在科室绩效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军队疾病控制中心主要肩负着战区平战时的卫生防疫保障工作,开展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和危害官兵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的防治研究,科学指导部队开展饮水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测等.

    作者:苏静静;李子建;车吉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红荧光蛋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

    目的构建表达红荧光(DsRed)重组腺相关病毒,研究腺相关病毒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转染效率.方法DsRed目的基因经酶切插入载体质粒pAAV-MCS,构建重组质粒pAAV-DsRed.磷酸钙法转染AAV-293细胞获取重组腺相关病毒.将AAV-DsRed体外转染原代培养的兔BMSCs,分析其转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AAV-DsRed,获得腺相关病毒AAV-DsRed,并感染兔BMSCs.结论腺相关病毒能够转染BMSCs并表达外源基因,具有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力.

    作者:刘晓红;龚德军;袁扬;黄盛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肾淀粉样变性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肾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5例经病理诊断为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光镜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随着疾病的发展,临床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原发性肾淀粉样变性11例,继发性肾淀粉样变性4例.光镜下淀粉样物质可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基底膜、血管壁及肾间质,这些受累的区域无细胞或细胞过少.随着病程的发展,肾小球可以完全被淀粉样物质替代(3/15).淀粉样沉积物刚果红染色阳性(15/15).结论肾脏淀粉样变性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并须结合其临床资料.

    作者:张喜卿;张同全;孙明祥;孙天玉;程倩;初霞;姜贺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黄芪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但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尚少见报道,我们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小板CD62p和CD41及CD61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立欣;邢国宏;张静;尹格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我院近十年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肺部细菌感染合理用药在临床尤为重要.笔者收集我院近10年来痰细菌培养结果2 189例,现将痰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二红;李文军;文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瑞香抗癌颗粒治疗消化系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瑞香抗癌颗粒治疗消化系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8例,其中对照组32例、治疗组18例、辅助治疗组18例.对近期客观疗效、生活质量、体重变化、症状及体征消失率、免疫功能、减毒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辅助治疗组在生活质量、免疫指标、总体疗效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瑞香抗癌颗粒治疗消化系肿瘤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治疗研究价值.

    作者:田思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我院根据有关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质量管理标准和法规,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梁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病的诊断探讨

    目前随着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诊断水平的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不断提高,现将我科超声检查的胎儿心脏异常35例与分娩后及尸解对照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芳;刘兰芬;王惠;尹虹;权源;张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例诊治体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多能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其发病率为0.4~1.6/10万人,中老年人相对较多,50~60岁为发病高峰,男性略高于女性.自2004-03-01~2005-06-30我科收治并随访了3例经静脉放血及羟基脲(HU)治疗后的复发患者,采取以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马旭辉;孙黎飞;明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腰骶部椎管脂肪脊膜瘤9例

    选择1992-04~2000-06手术治疗腰骶部椎管脂肪脊膜瘤9例.男6例,女3例.年龄9~24岁,平均17.5岁.9例患者均在出生后发现腰骶部长一囊性肿物,以后随年龄而增大.影像及超声检查提示:患者均有腰骶部脊柱裂,长度1~3椎节,瘤体于椎管内通过脊柱裂处与椎管外相联结,在脊柱裂处有一瓶颈形蒂,在椎管外瘤体向背部或骶臀部呈菜花样生长,瘤体大为13cm×22cm,横径大于纵径.

    作者:刘新河;吕玉林;何明峰;赵勇兵;张贻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济南军区联勤部

主办: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