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期偏瘫的疗效观察

刘睿智;李卫娜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 穴位注射, 脑梗死后期偏瘫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期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后期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及5%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穴位注射;对照组仅予维生素B1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及5%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穴位注射.观察2组临床疗效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穴位注射总时间.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及穴位注射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期偏瘫,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可显著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家属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辅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辅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腹泻型IBS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晓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我院儿科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儿科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情况,进一步指导该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该院送检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05份样本共培养出细菌1042株,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1%,细菌检出率为31.5%;耐药菌检出205株,耐药检出率为16.2%.结论 细菌以革兰阳性杆菌增多,革兰阳性球菌逐渐减少.主要病原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作者:李靖云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2组麻醉方法相同,A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B组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术后不用镇痛泵.如患者疼痛剧烈,予曲马多2mg/kg肌内注射.比较2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1、4、8、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记录2组应用曲马多患者例数和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术后1、4、8h 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肌内注射曲马多者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帕瑞昔布钠40mg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镇痛效果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翔彬;邓立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石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次于阑尾炎,已发展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胆囊疾病治疗的金标准,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胆道损伤已成为LC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致终身残疾[1].为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LC术后胆管损伤患者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5~57岁.术前腹部B型超声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术前诊断急性胆囊炎6例,慢性胆囊炎3例.经术前准备后行LC术.

    作者:梁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高境界,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是人才培养的灵魂所在.慎独精神的培养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行为,护理人员应将慎独化为自己的一种道德力量,将慎独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本职工作中,提高护士的道德素质和护理质量[1].1 正确理解慎独的含义慎独是护理道德修养的高目标和标准,是指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坚持在独立工作时间、无人监督时,仍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避免错误事件.

    作者:李琼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138例临床观察

    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主要病原,也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占所有病例的70%).病变主要侵及直径75~300μm的毛细支气管,使黏液分泌增加且细胞破坏物、纤维素堵塞,出现上皮细胞坏死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1].炎症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可导致肺不张、肺气肿、气道通气受阻,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易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临床常见于<2岁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自限性差,病情多数较严重,喘憋发作时缺氧较明显.

    作者:刘国容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气肿性肾盂肾炎1例护理体会

    气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凶险的急性化脓性肾脏疾病[1],此病主要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男女发病之比为1∶ 1 8,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50%[2].国内关于气肿性肾盂肾炎治疗与护理的报道很少,我院急诊科2012年8月收治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1例,现将其治疗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作者:崔海洋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持续家庭访视对空巢老人生活幸福指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持续家庭访视(家访)对空巢老人生活幸福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于2010年8月对44名空巢老人进行首次问卷调查并将结果作为未家访组;另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连续每月对该44名空巢老人进行家庭访视作为家访组.分析比较2组的调查结果.结果 家访组正性情感(PA)、一般正性体验(PE)平均得分及总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未家访组,而负性情感(NA)及一般负性体验(NE)平均得分明显低于未家访组,总平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家庭访视可有效促进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直接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群好;谢雪霞;陈英;谭玲芳;陈同同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灯盏花素对大鼠肝纤维化分泌型磷脂酶A2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通过抑制分泌性磷脂酶A2(sPLA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灯盏花素组、CCl4模型组及对照组各6只.PBS灌胃作为对照组;5%CCl4橄榄油按5ml/kg灌胃,每3天1次共15次,作为CCl4模型组;每次CCl4灌胃同时腹腔注射灯盏花素5mg/kg,作为灯盏花素组.于预定时间处死大鼠,对大鼠肝脏分别进行HE染色、电镜观测、sPLA2免疫组化,并且检测大鼠血清s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血清Ⅲ型前胶元(PCⅢ)和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 灯盏花素组胶原纤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A及PCⅢ水平高于CCl4模型组,CCl4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灯盏花素组第2周、第4周、第6周时PGE2、TNF-α及sPLA2水平低于CCl4模型组,CCl4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灯盏花素组sPLA2阳性细胞数为(10.2±3.5)个/mm2少于CCl4模型组的(37.2±7.3)个/mm2,CCl4模型组多于对照组的(1.3±0.8)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灯盏花素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PLA2、TNF-α、PGE2水平相关.

    作者:马玉倩;李丽;武凡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误诊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及皮温升高.由于部分医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不够,经验不足,误诊率高.现对我院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门诊及住院痛风性关节炎70例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血尿酸升高作为阳性指标.其中男66例,女4例;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47.8岁.其中30例患者在初诊时均被误诊,均为男性,年龄29~68岁,中位年龄为48.2岁,误诊率为42.9%.

    作者:方利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长期口服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52岁.于2011年11月21日入院,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多发性肌痛.患者2年前受凉后出现肩背肌、颈部、左下肋间疼痛,多于休息、晨起后加重,活动后缓解.2年来上述疼痛症状反复发作,曾查红细胞沉降率(ESR)90mm/h.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 B27)阳性,类风湿因子(RF)阴性.5年前体检发现贫血,未予诊治.患者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可,纳眠正常,全身乏力,嗜睡.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8×109/L,红细胞计数3.4×1012/L,血红蛋白88.0g/L,血小板计数224×109/L,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作者:徐振霞;冯胜民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抗感染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1].按抗菌谱和抗菌作用的特点,一般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为4代:第1代: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等;第2代: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等;第3代: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第4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增多,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

    作者:李雅玲;李富华;李珊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24例,观察组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对照组予阿托品单独治疗.观察2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是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组合.

    作者:邱琼雄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支气管肺炎是累及支气管和肺泡的炎性反应,小儿时期为常见,2岁以内儿童多发,起病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我国北方以春冬季多见[1].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505例,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505例,男260例,女245例;年龄8d~8岁,中位年龄2.1岁,其中8d~1岁241例,>1~3岁230例,>3~8岁34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6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4例,并发心力衰竭80例.505例患儿经精心的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高于对照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旺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及妊娠结局探讨

    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子痫前期是妊娠期一种较为严重的高血压疾病,也是产科急重症,可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2011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子痫前期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78例,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子痫前期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78例,年龄19~39岁,均为单活胎.

    作者:陈环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无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无气腹腹腔镜组52例和气腹腹腔镜组46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血压、血气分析和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无气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气腹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腹腹腔镜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及剩余碱水平均优于气腹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腹腹腔镜组出现术后上腹部胀感及肩部酸胀不适19例(36.5%)少于气腹腹腔镜组的43例(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发热病例,均无腹腔脏器损伤及出血等情况,且术后均未应用镇静剂.结论 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可行,对于直径≤6cm的子宫肌瘤更具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黎;张文先;杨雪梅;甘萍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结核性脓胸146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6例结核性脓胸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4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临床治愈132例(90.4%);术后脓胸复发4例(2.7%),发生支气管胸膜瘘7例(4.8%),死亡3例(2.1%).结论 适时的外科治疗,是结核性脓胸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蒋国顺;崔会专;王辉;周金强;李金波;屈志刚;胡亚锋;伍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和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的 明确高血压危象的诊断要点并探讨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掌握高血压危象的诊治要点,依据高血压急诊、亚急诊的不同情况,降压分别选择静脉给药加口服给药方法或单用口服给药.结果 高血压危象应分为急诊和亚急诊,急诊在院外可舌下含服降压药作初步处理,院内应合理选择静脉给药,在0.5~1h内降至安全水平的目标后,加用或改用口服药;亚急诊一般使用口服给药,根据病情的不同,在24~48h内降低至适当水平.结论 高血压危象的降压治疗应依据病情与个体化,明确不同的降压目标,做到合理用药,才能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何子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耐受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维;曾彬;帅明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