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术后造瘘口深部结痂堵塞呼吸道的急救及预防

李海云

关键词:喉癌, 气管切开, 管道护理
摘要:总结51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患者管道管理方法,具体的护理和预防结痂的措施.51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咽瘘,2例肺部感染,加强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现将其急救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他汀类药物干预对血管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干预作用,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304)及健康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用于实验.用(0.6×104,1.2×105,6×105,1.2×106,6×106)单核细胞与1.2×106HUVEC-304共同培养24 h;1.2×106单核细胞与1.2×106HUVEC-304共同培养(6 h,12 h,24 h,48 h);1.2×106单核细胞与1.2×106HUVEC-304共同培养加(0.01、0.05、0.10、0.50、1.00 μmol/L)阿托伐他汀孵育24 h后,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MMP-1表达水平.结果 单核细胞不分泌MMP-1,单核细胞刺激HUVEC-304分泌MMP-1显著增加(P<0.05),单核细胞与HUVEC-304 1:1共同培养时HUVEC-304 MMP-1分泌达高峰(P<0.001).单核细胞与HUVEC-304 1:1共同培养,HUVEC-304 MMP-1分泌呈时间依赖性,但24 h与48 h MMP-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1 μmol/L阿托伐他汀对HUVEC-304表达MMP-1无影响(P>0.05),0.05、0.10、0.50、1.00 μmol/L的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HUVEC-304表达MMP-1(P<0.05),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使MMP-1表达上调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和斑块破裂.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单核细胞刺激HUVEC-304表达MMP-1.

    作者:孙恕;幸志强;邱丽红;陈芳明;丁春平;易祥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起病在72h内的5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第1天10BU,第2、3天各5BU静脉滴注,同时用低分子肝素钠2500单位.2次/d腹部皮下注射,连续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前后检测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并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1例而对照组7例发生进展性脑梗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TT、PT、APTT轻度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巴曲酶联合分子肝素钠治疗能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朴昌男;李艳花;罗日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存质量研究

    目的 研究非手术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及手术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索以生存质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途径.方法 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以健康状况(SF-36)量表为测评工具,从生理机能等8个维度分别研究非手术与手术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并比较两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结果 非手术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在活力、社会职能及精神健康三个维度的改善程度优于手术组(P<0.05),而在其他五个维度的改善程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和手术疗法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改善均有效,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必须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作者:高怡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0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社区管理

    2009年10月-2010年12月,甲型H1N1流感在我市流行,大量患者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诊治,而大型医院及医生数量有限,他们的工作远远做不到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管理.

    作者:周超;张彦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抗菌药物是临床中常用的药品之一,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临床使用的增加,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某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今年四月已出院病例进行了用药情况调查,旨在探讨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彭彩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牛黄降压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58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牛黄降压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5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牛黄降压片治疗,对照组另加用川芎嗪片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痊愈率为83.3%;对照组分别为89.3%和67.9%.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黄降压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是有效的.

    作者:孙永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喉癌术后造瘘口深部结痂堵塞呼吸道的急救及预防

    总结51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患者管道管理方法,具体的护理和预防结痂的措施.51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咽瘘,2例肺部感染,加强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现将其急救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李海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名息隐,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出的抗孕酮的甾体药物.米非司酮的化学结构中由于第11位的[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基团的特点,在与孕酮竞争受体时占优势而成为孕酮拮抗剂,其本身并无孕酮活性.它的研制成功是抗生育药物领域的重大进展.

    作者:朱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老年性阴道炎为临床常见病,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及卵巢去试后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所致.临床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有瘙痒或灼热感,治疗原则为增加阴道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生长,治疗的传统药物是1%乳酸或0.5%醋酸液阴道冲洗+甲硝唑阴道上药.本研究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并与传统治疗进行对照,评价其疗效.

    作者:张亦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甘露醇在持续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对持续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995-2001年的持续性头痛(头痛持续时间均超过4h)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另给予20%甘露醇和非甾体类解热止痛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2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9例,无效17例.结论 甘露醇对持续性头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头痛症状.

    作者:李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丹参冻干粉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病因大多为各种因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肠管动力障碍,造成肠腔内容物通过困难,伴有肠壁水肿、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临床上常呈现反复发作的特点.经典的治疗方法为:禁食、对症、支持治疗.本院于2008-2010年采用丹参冻干粉(哈药集团)治疗急性肠梗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江波;邵海萍;崔夕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50例临床分析

    胺碘酮是苯丙呋喃的衍生物,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其药物作用快、副作用轻,可长期应用,归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使外向钾电流受抑,动作电位(APD)和有效不应期(ERP)延长,而起抗心律失常作用.多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1].而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各科均能见到的急性疾病,故本研究重点观察了50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探讨胺碘酮的疗效.

    作者:陈永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加强产科护理质量管理进一步降低医疗风险

    医院产科医疗和护理的风险越来越大,产科护理管理要在遵循科学管理的同时,针对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更新观念,实行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产科风险的重点防范和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孕产妇安全.

    作者:赵秀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儿脑瘫的病因与诊断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运动和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和视听障碍等并发症.目前,家族因素,早产和感染为小儿脑瘫的三大因素且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作者:张志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如何做好患者接台手术的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接台手术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访视手术前一天到病房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目前的状况及心理活动情况,评估患者情绪、心态.鼓励患者树立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并适时地将手术室的环境、仪器设备等介绍给患者,同时通知接台手术患者的大概手术时间.

    作者:林玉贞;林羡枝;杨雪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实践中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强调关心人、尊重人.静脉输液是临床基本治疗手段之一,患者除了要求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能一针见血外,更希望得到人文关怀.

    作者:冯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70例)及治疗组(80例)CRF患者均采用非透析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PGE1 150~200μg加入5%葡萄糖250ml内静脉滴注,5周为1个疗程.并及时观察临床征状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经过对比,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E1可改善肾功能,具有保护残余肾单位、延缓CRF进展的作用,是CRF患者保守治疗较为理想的、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李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某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以促进社区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某县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1-12月的儿童门诊处方4 560份,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针剂的处方占71.01%,使用输液的处方占55.37%,联合用药处方占90.13%,单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80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75.59%,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的处方占38.57%,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占5.04%.结论 该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门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建议提高社区医生的认识,加强监管和教育宣传,规范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周兴爱;叶水福;程桂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对比研究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地塞米松(DX)和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缓解时间.方法 对3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3组:DX组12例,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然后将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小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大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相同.分析比较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经抗休克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X组平均缓解时间长于不同剂量MP组,而小剂量MP组患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要长于大剂量MP组,3组平均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迅速而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刘斌;欧阳晟;洪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四妙汤颗粒干预糖耐量异常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四妙汤颗粒对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耐量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及适量运动;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四妙汤颗粒.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妙汤颗粒对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