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对比研究

刘斌;欧阳晟;洪小英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地塞米松, 过敏性休克
摘要: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地塞米松(DX)和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缓解时间.方法 对3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3组:DX组12例,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然后将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小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大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相同.分析比较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经抗休克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X组平均缓解时间长于不同剂量MP组,而小剂量MP组患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要长于大剂量MP组,3组平均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迅速而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实践中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强调关心人、尊重人.静脉输液是临床基本治疗手段之一,患者除了要求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能一针见血外,更希望得到人文关怀.

    作者:冯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赖诺普利和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 评估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筛选了3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记录了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具有均衡性,分别给予氨氯地平或赖诺普利,测定氨氯地平或赖诺普利治疗前后及第4周和第8周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清除率.结果 平均动脉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的变化,氨氯地平组为(113.01±4.38) mm Hg,(104.93±3.12) mm Hg和(98.89±1.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赖诺普利组为(114.13±7.11),(106.52±3.50)和(100.89±2.8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尿白蛋白排泄量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的变化,赖诺普利组为(79.30±3.74),(62.03±3.61)和(52.02±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氨氯地平组为(73.96±4.10),(72.39±3.74)和(66.12±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赖诺普利显著减少微量白蛋白尿,尽管两者的降压疗效相似.

    作者:董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某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以促进社区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某县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1-12月的儿童门诊处方4 560份,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针剂的处方占71.01%,使用输液的处方占55.37%,联合用药处方占90.13%,单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80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75.59%,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的处方占38.57%,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占5.04%.结论 该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门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建议提高社区医生的认识,加强监管和教育宣传,规范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周兴爱;叶水福;程桂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4例(男53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2岁),给予善宁0.1~0.2mg持续静脉滴注,25~50μg/h,共维持3d.结果 24、48、72h止血率分别为76%、88%和92%.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姬广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抗菌药物是临床中常用的药品之一,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临床使用的增加,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某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今年四月已出院病例进行了用药情况调查,旨在探讨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彭彩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

    宫颈炎症为妇女的常见疾病,近年治疗方法有药物、激光、微波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疗效不肯定.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过去往往子宫被切除,治疗复杂且致使妇女丧失生育功能.近几年来使用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效果已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我院地处山区,2008年1月-2010年1月用LEEP治疗122例各类宫颈疾病,短期观察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健康人群与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的比较分析

    目的 调查本地区健康人群和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水平,以指导本地区TP、ALB参考范围的制定,并了解慢性病患者TP和ALB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 抽取2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536人的体检资料中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将神经内科脑卒中、脑出血、脑缺血等脑血管病患者312人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与健康体检者的总蛋白和白蛋白等的差异.结果 健康人群TP高于临床通用参考值,ALB较低于临床通用参考值,脑血管病患者TP、ALB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结论 现在的临床TP、ALB参考值和人群实际值有一定差异,脑血管病患者TP、ALB与健康人群不同.

    作者:丁勇;张东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8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5月-2008年10月收治的88例ACST病人的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 全组88例,治愈83例,手术期死亡5例(占5.7%).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在中毒性休克6h内行手术者全部存活,超过24h者死亡4例.结论 ACST病人应在出现休克或精神症状之前采用手术治疗,简单、迅速、有效的手术方式,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梁寒晖;李祖成;包汉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双黄连粉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6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抗生素治疗无效.因此,笔者探索使用双黄连粉针治疗本病,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月、2009年1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均参照文献[1]中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年龄<3岁,发病时间<3d,腹泻次数>4次/d,未治疗或未经正规治疗.

    作者:尹秀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黛力新联合天舒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26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天舒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0年9月就诊的紧张型头痛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患者261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1例,用黛力新+天舒胶囊治疗;B组对照组130例用天舒胶囊,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对其抑郁和(或)焦虑情况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的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69%,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天舒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潘鹏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原脑水肿合并糖尿病并发症一例诊治体会

    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是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快.而既往临床上确诊高原脑水肿常在患者出现昏迷、谵妄等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之后,在此时再进行抢救,常因患者无法进食、不能配合治疗以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作者:鲁茸七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184株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特点和其药敏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住院和门诊患者铜绿假单胞菌184株.对所选菌株进行分类和鉴定,进行相关药敏试验.结果 标本来源科室主要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标本来源于痰液占多数.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其中对头孢塞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均在70%以上,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16.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有多重耐药特性,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耐药机制,选用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减少耐药株出现.

    作者:沙蕾;沈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儿乐康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本文通过研究儿乐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观察其治疗小儿食欲不振的疗效.方法 根据药物组成,设计制备工艺,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使用儿乐康口服液治疗58例小儿食欲不振等症,总有效率达98.3%.结论 儿乐康口服液用于治疗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明显的效果,也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朱莉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左心衰竭33例救治分析

    近年来,老龄化进程加快,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且以左心衰为常见.该病以其发生急骤、进展迅猛为特点,心输出量可在较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致死率较高.现对我院收治的33例左心衰患者的救治进行分析.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自拟方肾络通治疗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肾络通治疗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肾络通方,对照组予洛丁新,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AL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ALB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ALB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络通具有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丁英钧;潘莉;王月华;蔡冀民;赵玉庸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变化,门诊护理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门诊护理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选择.如何创新地做好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快捷、安全、低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必须加强门诊护理管理,不断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对促进医院全面建设,更好地为患者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作者:韦必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IgA肾病血尿的中医证治

    IgA肾病(IgA nephrophathy)特征是肾活检免疫病理显示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基本组织学改变,因此也称为Berger病[1-2].

    作者:何琳;孔庆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影响氨茶碱疗效的因素及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氨茶碱的因素及使用注意事项.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归纳,总结患者生理、病理及合并用药对氨茶碱疗效的影响.结果 疾病、年龄、合并用药等因素均可使氨茶碱产生中毒或疗效降低.结论 使用氨茶碱时必须注意影响氨茶碱疗效的因素,才能保证其安全有效使用.

    作者:胡继民;袁海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环孢素A和司坦唑醇联合咖啡酸片方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初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及发挥疗效的机制.方法 将92例CA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方案;对照组予以环孢素A、司坦唑醇治疗方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无效2例,稍缓解25例,部分缓解20例,完全缓解2例;对照组治疗后,无效8例,稍缓解18例,部分缓解16例,完全缓解1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9,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粒细胞系所占比例和巨核细胞数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骨髓粒细胞系所占比例和巨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咖啡酸片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冯;肖丁华;莫东华;文飞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