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产妇心理因素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

张芳蝶

关键词:孕产妇,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妇女一生中的一大痛苦期,顺利度过分娩期、降低围生期并发症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愿望.但是不少产妇对正常分娩缺乏了解,以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临产知识的缺乏及剧烈的疼痛,使其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引起了诸多分娩期并发症,危及婴儿的健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观察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关节常见损伤之一[1],成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大多数病例骨折线涉及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肘关节伸屈肌的作用,骨折很容易发生分离移位.切开复位内固定已被普遍认为是治疗尺骨鹰嘴移位骨折的可行方法.

    作者:邱庆军;温子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和西药概念探讨

    中药和西药,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特定的内涵.只有明确其内涵范畴,才便于深入研究和扩展.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和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作者:郭慧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的抗凝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华法林用于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效果.方法:将心房颤动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128例和阿司匹林组120例,比较2组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91%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安全可靠,注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随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可有效避免血栓栓塞发生、防止出血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周利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医院感染防范措施探讨

    医院是细菌的滋生地,也是传染源集中的地方.如不加以防范,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传染和蔓延,轻则患者间交叉感染,重则发生大范围的感染病例,甚至引发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

    作者:贾友英;蒋宝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蚂蚁叮咬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急救与护理

    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绿化面积增加,给蚂蚁繁殖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中有些品种的蚂蚁毒性强又富于攻击,蚂蚁咬人时,会向人体注人蚁酸和其他毒素.蚂蚁叮咬的过敏反应是由不同种类的蚁酸所诱导产生的[1].

    作者:钟丽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合成氨生产工人五官疾患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合成氨生产工人的五官损害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合成氨生产工人1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行政后期及机械加工人员103例作为对照组.由同一位五官科医师对上述受检对象按常规进行检查,随即作出检查结论.计算2组五官疾患总检出率、五官疾患病种数及各工种的五官疾患病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五官疾患总检出率为54.5%高于对照组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慢性结膜炎、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官疾患检出率前3位的工种是冰机、氨罐及合成.结论:合成氨生产工人的五官有明显的损害.应加强防护设备的维护,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严格操作规程,定期作健康检查,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作者:王建平;白冬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必要性及其价值.方法:6215例足月新生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检测心脏四腔观、心脏各腔血流,将产后B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与其产前B型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31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房缺)236例、室间隔缺损(室缺)57例、房缺并发室缺16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合并房缺6例、法乐四联征合并主动脉瓣少量返流3例.漏诊290例,漏诊率91.19%.无误诊.结论:彩超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远枝;王爱芹;庞保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措施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而输液反应也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加强了对输液反应的观察,现将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报道如下.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1.1因素分析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人致热物质所致.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重组甘精胰岛素与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与低精蛋白胰岛素(诺和灵30R)联合格列美脉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长秀霖组和诺和灵30R组,每组30例.长秀霖组每天晚上18:00点注射长秀霖,诺和灵30R组每天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2组每天早餐前30mim均口服格列美脉3mg.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平均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C肽水平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FPG、2hPG、HbA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长秀霖组治疗后C肽升高(P<0.05),且于高于诺和灵30R组C肽水平(P<0.05).长秀霖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6.7%低于诺和灵30R组的23.3%(P<0.05).结论:该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大致相同,但长秀霖联合格列美服治疗2型糖尿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并有可能改善β细胞功能,故更具有选择优势.

    作者:赵艳艳;冯玉欣;孙香;刘慧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替米沙坦,每次80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辅治早期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有确切疗效,可有效地控制和延缓DN病情的发展,有效保护肾功能.

    作者:索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致慢性铅中毒1例

    患者,女,45岁.2006年2月-2009年3月从事维修电动自行车工作,工作中常接触含铅蓄电池.自2008年12月开始出现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后出现腹胀.2009年3月突感腹痛,于17日在当地医院接受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氧沙坦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每天0.2g;治疗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口服,每天50mg.2组患者均观察12个月后比较2组房颤转复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6、12个月时的房颤转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可降低房颤的复发率,疗效好,易耐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丽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肝硬化患者、腹水患者由于防御机制不足,表现出较高的细菌易感性.其中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25%[1].为了更准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SBP,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华;王冯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蓖麻油炒鸡蛋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蓖麻油炒鸡蛋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400例未临产的孕妇分为蓖麻油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蓖麻油组给予蓖麻油炒鸡蛋口服,未引起规律宫缩者,24h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2.5mU/min,根据宫缩调整滴速,一般每隔30min调整1次,直至出现有效宫缩.对照组入院当日即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方法同蓖麻油组.结果:蓖麻油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蓖麻油炒鸡蛋加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产后出血少、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呼双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肠伤寒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的护理

    肠伤寒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1].对于症状典型的肠伤寒临床诊断较容易.但对于不典型肠伤寒,若不引起足够警惕,则容易造成误诊.

    作者:邹永超;周洁;邓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通心络胶囊对实验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NF-κB的影响

    目的:通过构建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类型,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高胱氨酸饮食制作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灌药组分为通心络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动物腹主动脉平滑肌内核因子-κB(NF-κB)阳性细胞率.结果: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NF-κB阳性率表达,模型对照组>丹参滴丸组>通心络组>空白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抑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平滑肌NF-κB的表达,是其稳定易损斑块的可能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栗艳婵;张明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散中呋喃西林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散中呋喃西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冰醋酸(30:70:0.15:0.3);流速1.Oml/min;检测波长375nm.结果:呋喃西林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溶液在12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8.9%,RSD=0.48%(n=9).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样品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精确度高的特点.

    作者:申颖;申和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NF-κB国外新研究进展

    NF-icappaB(NF-κB)在致炎性转录因子表达时无所不在,调节涉及细胞转化、存活、增殖、侵袭、血管发生、转移和炎症在内的500多个基因的表达,同时,NF-κB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炎症、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病理过程,所以其信号通路在药物介入方面成为潜在靶向目标.

    作者:刘海楠;陈雷;高彦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b、RBC、HCT、SF及TSA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首选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可有效为善贫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英华;林永明;梅劲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孕产妇心理因素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妇女一生中的一大痛苦期,顺利度过分娩期、降低围生期并发症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愿望.但是不少产妇对正常分娩缺乏了解,以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临产知识的缺乏及剧烈的疼痛,使其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引起了诸多分娩期并发症,危及婴儿的健康.

    作者:张芳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