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芹;张玲;王会芳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护理对策.方法 胫腓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跟骨牵引、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结合术后合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曾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阿替洛尔治疗晕动症的疗效.方法 4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2组均于乘车前30min给予药物口服,治疗组给予阿替洛尔12.5mg,对照组给予茶苯海明片50mg.观察2组患者乘车时、乘车中和乘车后感受.结果 治疗组乘车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乏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乘车中、后嗜睡和头晕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洛尔治疗晕动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华;边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例1.女,38岁,以咽痛伴颈痛3个月,加重2d为主诉来诊.3个月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咽痛、腮腺肿大、发热,经门诊抗病毒、抗菌治疗1周后,腮腺肿大好转,热退,但仍咽痛明显,伴耳部、颈前部疼痛,四肢无力,食欲下降,曾多次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咽炎,而口服多种药物,无好转;2d前受凉病情加重,伴咳嗽、无痰来呼吸科门诊就医,当时查体:T 36.8℃,精神不振,咽红,双侧扁桃体不大,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作者:宋素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胃肠镜术已成为胃肠息肉不可缺少的常规诊疗方法之一.近年来一种新的借助麻醉和镇静药物实施胃肠息肉治疗的方法即无痛胃肠镜术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应用该技术行胃肠息肉治疗4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5种治疗窗窄药片分剂量的准确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药片切割器、剪刀、刀片对5种药片分剂量成2等份及4等份.结果 5种治疗窗窄药片中,硬度大和小的药片分别为氨茶碱、地高辛;直径大和小的药片分别为卡马西平、地高辛;厚度大和小的药片分别为卡马西平、地高辛.地高辛(切)、苯妥英钠(切)FW(1/2)和FW(1/4)与TW(1/2)和TW(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高辛(剪)、氨茶碱(剪)、华法林钠(剪)、苯妥英钠(剪)FW(1/4)与TW(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华法林钠(刀)FW(1/2)和FW(1/4)与TW(1/2)和TW(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种药片用3种工具分剂量至少有5片超出质量差异15%,均不符合欧洲药典标准.分剂量成2等份时,应用剪刀超出平均质量15%的药片数均较其他2种方法多;分剂量成4等份时,3种方法超出平均质量15%的药片数均较分剂量成2等份时多.结论 5种治疗窗窄药片应用3种工具分剂量准确性较差,临床用药应引起足够的注意.需要调整给药剂量时,可考虑用液体制剂分剂量.
作者:刘元江;缪经纬;陈景勇;邓欣;张黎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其中又以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在内的第3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报到为普遍.
作者:图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联合新生化颗粒终止早孕的效果.方法 选择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用同样方法进行药物流产,观察组孕囊排出后加用新生化颗粒,对照组不加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停止后复查超声,宫腔异常回声消失率高于对照组,清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用新生化颗粒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加用新生化颗粒效果满意,安全、服用方便,有较好的可接受性.
作者:李曼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青壮年,其特征为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连松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邛崃市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理想膳食模式(DDP)调查评价400例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结果 营养知识和DDP的总体得分较好,但标准差较大.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得分越高,其饮食行为的DDP越接近理想模式,膳食构成越合理,饮食越有规律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的营养保健问题突出,应大力宣传孕妇营养保健知识,同时应建立和健全各级孕期保健体系、提高产科工作者孕期营养知识水平、加强孕期营养,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病残儿出生率.
作者:祝学谦;吕燕;李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滋养细胞肿瘤(GTN)是一组来缘于胎盘滋养细胞的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1956年首次报到甲氨蝶吟(MTX)可治愈转移性绒毛膜癌以来,对于GTN的化学治疗已十分成熟并形成规范化模式.但对高危和耐药病例的治疗仍是探索的焦点[2].近20多年来,EMA-CO方案被滋养细胞肿瘤专家推荐治疗高危GTN的一线化疗选择[3].笔者总结分析了使用EMA-CO方案治疗的高危耐药GTN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以期正确认识和使用该方案.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滴丸.观察2组临床、心电图及中医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4.5%高于对照组的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连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增强了无偿献血意识,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加强无偿献血前的护理可保障献血者的身心健康.在无进行献血前护理的前提下,献血者怀着矛盾的心理容易导致晕厥等献血反应.针对不同个体进行献血前多方位的护理,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障无偿献血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感染及其他病理情况.产褥期可影响到今后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做好这一阶段的心理保健.本研究在孕产妇及家属常规的健康教育中增加心理保健内容,讲解孕产期、产褥期、哺乳期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心理咨询等,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麦娟;李彩霞;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加强,是合法合理使用药品,创造医院经济效益的前提.正确引导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职能从供应事务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变,加强药事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新型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特征是集医院的药学专业性、药政法规的职能性、制剂生产的企业性、药品流通的商业性于一体,所有活动完全受到法律规范的约束与监督,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将朝着规范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姜志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中的备皮、换药、手术室无菌技术、小创口缝合、拆线等是基层部队常用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提高其岗位任职能力,缩短实习和岗位适应期,我院从2006年开始在临床实习前1个月组织开展外科护理技术操作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组织与开展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玥;周丽萍;都维红;尚晓娜;王学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急性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因此正确、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2006年2月~2009年3月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2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肠溶片、川芎嗪注射液、胞磷胆碱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14d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伊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国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均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笔者对40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秋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门诊药房直接接触患者,药品调剂应准确无误,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常导致各种差错.在强调药师的责任心和能力的同时不可忽视高强度工作下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作者:戴继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长期输液或外周浅静脉不能耐受的药液输注患者中广泛应用,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末端进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较大静脉的导管,使用方便,但也可引起渗血、渗液等多种并发症.我院对45例PICC置管患者渗血、渗液原因进行分析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欣;孟丽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