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生;蒋静涵;章辉;杨沿浪;张卫东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妇科门诊2009年1~12月处方,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共抽查4576张处方,其中抗菌药物处方349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31%.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分别为: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抗真菌类、抗厌氧菌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制剂类.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为2142张,占抗菌药物处方张数的61.34%,不合理用药的主要类型分别为超疗程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用药方法不合理等.结论 该院妇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表现形式多样,应引起领导及相关人员的重视,并加强干预和管理.
作者:张成贵;黄纯友;曹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女,19岁,主因肛门区肿物伴疼痛入院.入院以来,无血便、无消瘦.查体:心肺肝脾无异常,截石位肛周3~6点位距肛缘2cm处可见2.5cm×2.0cm×2.0cm大小一硬性肿物,色红、质硬,无波动感,压痛轻,活动度差,边界清楚.肛门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肿物,指套无脓血及血性分泌物.患者被诊断为肛周脓肿而行手术治疗,局部麻醉下将肿物连同其上皮肤一并切除至基底层正常组织为止.病理检查:肿物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实质组织,质地较硬.镜下所见:肿瘤呈不规则巢状生长,基底细胞样癌癌细胞较小,呈多边形,胞浆较少,核小呈卵圆形,细胞间无细胞间桥,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形态类似于皮肤的基底细胞癌.术后病理诊断:肛周一穴肛原癌.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人为战争等不断发生,临床上危、急、重症日益增多,急救医学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在社会与公众的需求下,1979年急诊医学成为医学的第23个专门学科,1986年我国急诊医学专科正式成立.为培养实用型人材,与之相适应的在中专教学中加强急救护理学教育也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杨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药物非手术治疗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MTX 50mg/m<'2>单次肌内注射,同时给予米非司酮100mg顿服,连服3次;对照组仅给予MTX 50mg/m<'2>单次肌内注射.2组均每3天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常规、B型超声监测盆腔包块,用药1周后复查肝、肾功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均降低,B型超声盆腔包块大小均减小(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及盆腔包块大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成功率,又不加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官帅花;饶晓艳;杨春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分布异常.ECM包括胶原、非胶原性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等,其可由肝脏中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不仅具有支架作用,而且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行为,而其合成和降解又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目标在于抑制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及逆转肝纤维化,改善患者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延缓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期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张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房性早搏(房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室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均可引起患者心慌、胸闷、乏力.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证明为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使用胺碘酮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患者46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诗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参麦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40ml+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参麦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常规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女,45岁,体质量58kg,ASA Ⅰ级,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前未用药,使用硬膜外包配有6.5号局部麻醉针头、18号硬膜外穿刺针、透明硬膜外导管.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LI<,1-2>硬膜外间隙穿刺,硬膜外针穿刺困难,反复穿刺多次,第5次穿刺成功,但置入硬膜外导管时,右下肢出现明显触电感,调整硬膜外针方向后顺利置入导管.术中局部麻醉药用2%利多卡因,静脉辅助用药芬太尼0.1mg、咪达唑仑4mg.手术历时3h,术后6h患者主诉右大腿外侧局部区域疼痛,触及时有触电样剧痛.诊断为损伤性神经根疼痛.治疗: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用软垫保护疼痛肢体,并尽量避免触及疼痛部位,减少活动.予以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连用3d,应用神经营养药及B族维生素,疼痛剧烈时予以止痛药口服.3d后疼痛减轻,15d后出院,仅有局部皮肤麻木感,无功能障碍.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已痊愈,无不适感.
作者:张宁平;潘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我院对内科病区压疮情况进行监控,加强难免压疮和带入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明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素小(3mg/kg)、中(6mg/kg)、大(12mg/kg)3个剂量组,每组7只.用BL-420生物系统记录各组动物左室收缩压(INS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的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舒张末压(INEDP),并记录心电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LVSP、+dp/dt、-dp/dt水平明显降低,LVED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各组可升高缺血再灌注家兔LVSP、+dp/dt、-dp/dt水平,降低INEDP水平,大剂量组作用明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只数明显增多,评分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各组可使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只数有减少的趋势,但黄连素各组心律失常发生只数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再灌注后损伤的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于永燕;于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2010年7、8月份的高血压患者处方,对处方中性别、年龄、合并症、联合用药情况等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对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选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抽取高血压患者处方543张,其中2009年333张,不合理处方64张占19.22%;2010年210张,不合理处方26张占12.38%.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逐渐增高.不合理用药原因有:根据合并症选药不合理、未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组织动员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对医师处方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欧阳谨;熊健;刘建平;程洁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87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包括6大类13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多,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结论 应加强儿童ADR监测及报告工作,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葛英;崔红;农孙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药品可治疗和缓解患者的疾病和痛苦,但来自药品市场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使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益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1].正确合理应用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处方药配制和销售中有50%是不恰当的.
作者:周长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病房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情况及对相关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干预护士工作不良姿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进行,对93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护士腰背痛患病率前6个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室、神经内外科、手术室、呼吸科、产科及儿科;与腰背痛发生密切相关的前5个护理操作为搬抬患者、搬运液体、更换床单、弯腰操作、倾倒引流;94.99%的护士工作中不能有意识的应用正确姿势保护腰部.结论 对临床护士需加强腰背痛相关防护知识培训,以纠正工作不良姿势,干预腰背痛的发生.
作者:张春燕;于桂兰;李清敏;张冬梅;高慧彩;刘莉莉;吴景梅;单静;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的研究日益重视.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至少有3000万人患此病,而且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检查技术的改进,患病率还会日益增高;(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波及全身各系统,患者可因此而致残、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寿命.
作者:周祥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软化宫颈药物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疗效.方法 将99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34例,术前1周顿服尼尔雌醇5mg;乙组31例,术前2~3h阴道后穹窿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丙组34例,术前1周顿服尼尔雌醇5mg,并于术前2~3h阴道后穹窿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3组均于1周后取出宫内节育器.比较3组用药后手术难易程度、宫颈软化程度及术中综合反应程度.结果 丙组手术难易程度优于甲、乙组(P<0.05),且乙组优于甲组(P<0.05);乙组和丙组宫颈软化程度优于甲组(P<0.05),而乙组和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综合反应程度轻于甲、乙组(P<0.05),而甲组与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效果更好,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前列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在欧美发达国家其病死率居男性肿瘤的第2位[1].目前,对前列腺癌的主要检测手段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但血清PSA测定有局限性,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高,尤其对于检测结果的灰区(4~10ng/ml),常不易确诊.因此寻找前列腺癌敏感性与特异性高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前列腺癌的热门研究课题.Survivin是一种抗凋亡因子,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可抑制细胞的凋亡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发展.Survivin的分子生物学、组织分布特点、凋亡抑制机制与细胞周期关系及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现以此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毛洲洲;李伟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按年龄因素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238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支皮下注射,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给药.分析其疗效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238例患者中有效224例(94.12%),无效14例(5.88%).治疗后238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改善(P<0.01),贫血改善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对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呈负相关(r=-0.682).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安全有效,但疗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作者:霍永生;蒋静涵;章辉;杨沿浪;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抗精神病药物利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7-2009年该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金额和数量逐年增长,传统药物增长缓慢,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增长较快.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的利用基本合理,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临床医师的首要选择.
作者:于梅霞;任义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中晚期[1].在局部麻醉下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而TACE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后疗效十分重要[1].护士应了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需求,满足其多方面的护理需要,实施科学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2].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106例肝癌患者施行了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贾军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