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
2003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兰索拉唑片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20~70岁,中位年龄49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慢性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泛酸,嗳气,恶心和(或)呕吐等症状;(2)内镜检查排除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疾病;(3)实验室、B型超声及X线检查等排除肝胆、胰腺病变;(4)追踪2~5年以前的病史,无器质性疾病.进一步分为五型:(1)胃食管反流型39例,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泛酸、烧心;(2)动力障碍型21例,表现为腹胀、早饱、上腹不适、恶心、无固定部位上腹痛;(3)溃疡型27例,表现为周期性局限性上腹痛、夜间痛;(4)吞气征型21例,表现为餐后饱胀、频繁干吞;(5)特发型12例.
作者:王全智;高春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颞枕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方法 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13例经颞枕经小脑幕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行肿瘤全切9例,近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8例,好转5例.结论 该入路具有创伤小、解剖关系简单、对小脑牵拉轻且显露范围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然博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吸入砷化氢粉尘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临床主要表现是溶血、黄疸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多发性神经炎、休克、继发感染、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1].我院收治急性吸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14例,经急救及精心护理,除1例因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牛素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肺气囊是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壁1mm左右的薄壁圆形空腔,为引流支气管因炎症而形成活瓣作用致空洞内气体逐渐增多所致.肺气囊的临床表现不太明显,早期与肺结核空洞相似,易混淆,现就1例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从事石粉加工工作2年.午后发病,主诉低热、流涕、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个月,无咳嗽、咯痰、胸疼症状,初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欠佳.摄X线胸片表现为右上叶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拟诊肺结核,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详细观察X线胸片,右上肺可见空洞,壁薄,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斑片状模糊阴影,有一约6cm×6cm薄壁空洞,内外壁光滑,内无液平面.
作者:卢琴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诺塞克)联合奥曲肽(善得定)辅治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0.3U/min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诺塞克联合善得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输血量为(760±30)ml少于对照组的(1080±40)ml(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塞克联合善得定辅治肝硬化并胃底静脉典张破裂出血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玉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12月处方9600张,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3763张占39.20%.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422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1.21%;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8.79%,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0.98%.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频率较高,分别占33.29%、26.07%.儿科与内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分别占35.98%、30.99%.抗菌药物不合使用情况有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药理作用拮抗及给药方案不当.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我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作者:夏荣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之一,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由发药差错等原因引起的医患纠纷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错误的药品调配可使医师的诊疗措施前功尽弃,严重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范发药差错不但要求医院药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同时也要求不断提升药房服务技术水平,改进服务流程,大限度地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1].
作者:赖世兴;王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国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国家新医改政策明确了基层卫生院在初级医疗保健方面的任务,并逐步加强了对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然而,虽然硬件投入到位,但人的观念和技术水平未能相应提高,必然制约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就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存在潜在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隐患.近日,笔者通过对基层卫生院的调查,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现探讨如下.
作者:武爱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嘱用药状况,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肌内注射干扰素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78例住院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干扰素治疗依从性越来越好(P<0.01).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是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好转而停药、不知道停药指征等.结论 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其不正确的治疗观念,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
作者:柴跃峰;贾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将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麻醉诱导后,治疗组使用舒芬太尼0.2μg/kg,对照组使用芬太尼2μg/kg.分别记录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苏醒时间,并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T3时对照组MAP和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恢复时间为(5.4±1.4)min短于对照组的(7.2±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供充分的镇痛镇静,提高患儿术后恢复,减少术后患儿的躁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范明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在手指外伤中,指腹切割伤为较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皮肤创面较大,渗血较多,止血较困难.手指外伤常用医用凡士林或多层纱布加压包扎,但在换药过程中,容易再次发生出血.我科2005-2010年采用红霉素眼膏和碘伏纱布处理手指外伤患者4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婷;杨晓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3-12月453份完整出院病历,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疗程、联合用药及合理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有421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9%.抗菌药物的品种达23种,主要是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使用抗菌药物的421例患者中,单一抗菌药物治疗160例(38.0%),二联228例(54.2%),三联17例(4.0%),四联及以上16例(3.8%).421份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有219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52 0%.结论 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仍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奉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修复手部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拇指软组织缺损并伴骨外露患者采用局部皮瓣进行手术修复.结果 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为3.5cm×2.5cm~5.5cm×3.5cm,皮瓣平均蒂长7cm.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皮瓣外观、血运、质地、色泽、弹性较好,无需二期修整.皮瓣供受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拇指桡背侧动脉皮瓣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上肢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是修复手背及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皮瓣之一.
作者:刘伟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对110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观察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能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地控制,使其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陈天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急诊药房服务于急症患者,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提供保证.急诊工作也体现出节奏快、压力大的特点,急诊科被称为医患纠纷的高发地带,发生在急诊药房的药患纠纷如处理不当,不仅会耽误患者的治疗,还会干扰急诊药房正常的工作秩序,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强化药房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有效地避免药患纠纷,和谐药患关系.
作者:陈煜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4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高热20例,肺部感染8例,13例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出血,除8例(20.0%)死亡患者外,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所有病例均未见颅内感染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ADL预后分级:Ⅰ级12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6例.结论 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是治疗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便于保留重要结构.
作者:阮庆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分别从病因、临床分型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病因以及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后,80例患者中治愈35例(43 8%),好转42例(52.5%),无效3例(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根据病因和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徐春霞;马光远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联合神经节苷脂(GMI)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HIE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TanⅡA 1mg·kg-1·d-1静脉滴注;GMI 20mg/d静脉滴注,7~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100mg/d和脑蛋白水解物2ml/d静脉滴注,连用7~10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nⅡA联合GMI能显著促进新生儿HIE临床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慧勤;罗家德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早产儿消化功能发育不成熟,在喂养过程中易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现象.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207例早产儿中,有48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及肠道喂养相结合,辅以胃肠动力药物,较合理的解决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吴朝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