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

华金莲;武秀云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理论, 辩证分型, 内异症
摘要:1994-01~2000-12我们用中医理论对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进行辩证分型,并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
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73例诊治体会

    我科1988-07~2002-06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73例,占同期脑外伤患者总数(2 580)的2.83%.现将诊断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维东;苟举民;于龙;李广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泵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

    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皮下埋藏式化疗泵选择性动脉灌注代替口服或静脉注射化疗,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雪峰;王平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护理进展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对CPCR的抢救护理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进展.现对CPCR的抢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曹宝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

    目的探讨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高血压脑干出血进行显微手术治疗.3例取枕下正中直切口经小脑扁桃体延髓间隙入路,1例取一侧经小脑脑桥角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找到并清除血肿,直视下弱电流止血.结果3例术后呼吸仍不规则,呼吸器辅助呼吸1~2d后自主呼吸即平稳.1例术后意识恍惚后逐渐好转,未行气管切开.随访3~18月,所有病人均生存良好,但遗留Ⅴ、Ⅶ神经损害和不同程度偏瘫,其中1例术前昏迷病人术后0.5年可扶拐行走.结论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月高;汪靖;王本瀚;张长远;郭效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鼻翼缺损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鼻翼缺损修复常需分期手术,治疗过程长,围手术期护理不当,常使手术失败.1995-03~2001-05我科对31例鼻翼缺损患者行修复术,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牛瑛;刘丽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组织芯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效果

    组织芯片(tissue chip)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芯片技术,它分为多组织片,组织阵列和微组织阵列[1].笔者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进行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染色,以指导临床化疗.

    作者:曹永成;王兴友;丁吉元;王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院经费物资统筹集约管理的做法

    我院组建于1951年,其间经过了野战医院、中心医院和驻军医院的发展历程,摊子大、底子薄、负担重.为了尽快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立足医院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改革经费物资管理方式作为增强保障效益,推动医院建设发展的突破口,实现了为部队服务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升值.

    作者:梁雨合;刘世华;宋景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LIDP)临床治疗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治疗方法的正确与否,而且取决于康复护理是否科学合理.现将笔者对137例LIDP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全麻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老年患者在全麻下进行腹部手术后,在自身因素和手术创伤的作用下,极易引起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导致不良后果.为了减少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167例在全麻下进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加强了手术前后的呼吸道护理.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静;方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一种经济实用的PACS图像存储方案

    由于医学图像占用空间大,普通计算机硬盘难以胜任海量存储,所以,解决PACS图像的存储问题,是关系到PACS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要实施大容量存储,必须使用大型磁盘阵列、磁带库或光盘塔等大容量存储设备,但购置这些存储设备一般需要花费上百万元的资金[1].

    作者:杨谊平;朱宝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hp-2酪氨酸磷酸酶在细胞信号传导的作用

    Shp-2是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成员,其氨基端有两个Src同源区[1].哺乳动物的Shp-2分别被几个研究组克隆成功许各自命名为SYP、SH-PTP2.

    作者:胡波;刘厚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骨肉瘤的可行性初步报告

    目的探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组成的(methotrexate,ifosfamide,doxorubicin,ADR),MMIA方案治疗骨肉瘤的可行性.方法应用MMIA方案治疗15例骨肉瘤.年龄为5~39岁,男4例,女11例.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各6例,股骨上端、肱骨上端和髂骨各1例.14例行保肢治疗,髋关节离断1例.应用MMIA于术前化疗2例,术前化疗+术后化疗8例,术后化疗5例.密切检测化疗过程中各种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肿瘤细胞坏死率的计算(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各种化疗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化疗后AKP、LDH明显下降、患者的疼痛消失、影像学示肿瘤缩小、钙化.术后标本肿瘤细胞坏死率Ⅳ级3例,Ⅲ级3例,Ⅱ级2例,Ⅰ级1例.14例患者随访3~24个月,1例术后死亡,1例肺转移,余12例未见异常.结论MMIA方案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骨肉瘤的化疗方案.临床初步观察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于秀淳;刘晓平;周银;李开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出血性肠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 今天,我们对急性出血性肠炎患者进行护理查房.此病较少见,但病死率高.下面请责任组长介绍此病的有关认识.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用头皮针针管直肠内注入开塞露治疗新生儿便秘50例

    对新生儿便秘,常采用较细肛管或尿管灌肠,但效果差、用药量大.由于新生儿对治疗不易配合,时间过长或反复灌肠,给新生儿造成痛苦,甚至造成肛门括约肌永久失去收缩功能.自2000-05~2002-05,我院采用头皮针针管直肠内注入开赛露治疗新生儿便秘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任素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发性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对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本类肿瘤多见于左心房,大体呈结节状,以炎性纤维组织细胞为主,分深浅两层分布,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波形蛋白,CD68,AACT阳性表达;结合蛋白、S-100蛋白、LCA、肌红蛋白、细胞角蛋白、肌动蛋白阴性表达,CD34阳性.结论原发性心脏MFH非常罕见,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肿瘤诊断,早期发现和肿瘤全切除,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艳霞;赵明彦;曹永成;耿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面积深度创面的手术修复

    临床实践中,部分伴有骨骼、肌腱、神经等组织暴露的小面积深度创面,治疗难度较大,手术方法也复杂多样.我科自1995-01~2002-01共收治了多种原因所致的小面积深度创面98例,经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治疗效果较好,均痊愈出院.现就手术方法的选择予以总结.

    作者:吴庆云;任秋芝;陈存富;张志华;孔祥红;李岩;陶英丽;付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Ki-67和FasL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Ki67、FasL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取新鲜食管癌标本31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Ki-67及FasL,并与正常食管组织进行比较.结果Ki-67和FasL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别为:24.38%±10.60%和4.69%±0.53%,而在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为2.40%±1.42%和2.88%±0.32%,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Ki-67和FasL在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1=0.21,P<0.05和r2=0.52,P<0.01).结论Ki-67和FasL的表达和功能异常,可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凋亡障碍,以至发展成肿瘤.

    作者:李维嘉;李建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青年人大肠癌误诊分析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人大肠癌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青年人大肠癌多不为人所警惕,误诊率高,进展快,愈后差.

    作者:李永研;郭树军;王福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磺胺嘧啶银治疗有机磷所致皮炎1例

    患者女,20岁.因家庭纠纷自行将敌敌畏500ml洒至胸、腹部,8h后被送至医院.检查:意识恍惚,面色萎黄,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率64次/min,律齐,无杂音;四肢有肌颤,但肌力、肌张力正常.

    作者:梁堃;颜景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亚硝酸盐中毒致肠源性紫绀13例

    1999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肠源性紫绀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1~67岁,其中20~49岁11例,50岁以上2例.发病距就诊时间1~12h.均有呼吸困难、重度发绀9例,其中伴意识障碍2例;4例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乏力.

    作者:孟凡山;陈玉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济南军区联勤部

主办: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