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袁胜军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修补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比较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股沟斜疝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41例采用Bassini修补法进行疝修补.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积液、牵拉疼痛、异物感、坠胀感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4%低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用于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探讨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只偏重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防护,而对工作人员自身的防护重视不够,导致医院护士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在医院和院感科领导的重视和直接监督下,我院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并落实到行动上,已基本杜绝了上述情况.现将自我防护的重点报道如下.

    作者:夏丽婧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预防护理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对人体危害极大,可有剧烈的胸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意识障碍、严重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常可危及生命.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肌梗死.因此,对于有心肌梗死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积极的预防.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刘文峰治疗胸痹经验

    刘文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对各类常见及疑难内科杂病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刘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杜瑞斌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关节、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致残率高,是世界上导致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为0.32%~0.36%,目前对其尚无治愈的有效方法.给患者带来的大威胁是生理、心理、家庭生活、工作、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负面影响[1].早期给予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自主效应,减少复发率,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英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自拟止痛通经汤佐治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佐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和芬必得(布洛芬缓解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止痛通经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佐治原发性痛经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女性艾滋病患者接受奈韦拉平抗病毒治疗方案致肝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女性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奈韦拉平(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会增加肝毒性.方法 选取女性艾滋患者158例,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 T淋巴细胞等,分析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2组肝损害程度.结果 低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奈韦拉平发生肝毒性较常见,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增加肝毒性.

    作者:杨成彬;梁成;岑一虎;伍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处方59例股骨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9例,男19例,女40例;年龄32~87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股骨头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48例,双关节强直性脊柱炎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2例;住院时间16~26d.

    作者:吴巧玲;顾小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临床静脉输液配药污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根据现阶段医药学发展状况,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外用等.静脉输液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据统计我国使用输液治疗占住院患者的70%左右.由于静脉滴注药物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因此静脉滴注药物要求指标非常严格,一旦有质量问题将会给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危及生命.静脉注射药物种类非常多,单制剂质量绝大多数是合格的,但单制剂应用于人体的较少,一般是以大容量注射剂(大输液)作为药物的溶媒或载体,在临用前将药物在注射室或病区治疗室内配伍在一起使用,配药过程便是造成输液剂二次污染的主要环节.

    作者:李鹏娟;王守慧;钟淑萍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将300例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芬太尼组(F组)及丙泊酚组(B组),各100例.比较3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并观察注药前、注药后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中镇痛效果、术后宫缩镇痛效果,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L组和F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min,3组患者血压、HR及SpO2水平均下降(P<0.05),B组患者SBP、DB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L组和F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宫缩痛效果均优于B组(P<0.05),F组术中舌后坠、呼吸暂停、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B组(P<0.05),L组、F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红春;任永伦;杨丽佳;黄超;杨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类固醇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护理体会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引发的由IgE介导,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腔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明显上升,现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AR患者除流涕、鼻塞、鼻痒、喷嚏等症状外,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睡眠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1].因此,治疗和控制AR发作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9月-12月我院采用类固醇鼻喷剂治疗AR 6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柳萍;潘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1例

    患者,男,85岁,因外伤后右髋关节活动障碍1d入院.查体:右下肢外旋畸形,大转子部叩击痛明显,髋关节活动障碍.骨盆正位X线片示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临床诊断:右股骨颈骨折.入院后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查血小板:150×109/L,术前1d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次日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650ml.术后6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2500U,此后每天1次皮下注射5000U.术后6d查血小板40×109/L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并应用激素治疗,术后7d查血小板20×109/L继续应用激素及1个单位血小板治疗,术后8d查血小板10×109/L,患者出现喘憋、皮肤淤斑,肺部CT广泛肺栓塞,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智慧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2010年我院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状况

    目的 调查该院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现状,为儿童乙肝防治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对2010年该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及未接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活产新生儿1012例,乙肝疫苗接种916例,接种率为90.51%;其中男婴乙肝疫苗接种485例,接种率为91.17%;女婴乙肝疫苗接种431例,接种率为89.79%;乙肝疫苗接种率男婴高于女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乙肝疫苗96例(男婴47名,女49例)占9.49%.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依次为早产46例,居第1位,占未接种乙肝疫苗的47.92%;新生儿窒息19例占19.79%;吸入性肺炎17例占17.71%;其他14例占14.58%.结论 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主因是早产、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转科婴儿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应补接种,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作者:李庆梅;沈红;陈辉燕;麦永秀;杜薇;朱丽霖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物理疗法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确诊为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外,加用脑反射治疗、穴位按摩、光疗、音乐疗法等物理治疗,每天1~2次,每月进行总结,及时调整其内容和进度,连续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NE)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预治后患者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及ADL评分均低于预治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治后患者的听理解力、复述、阅读、计算、朗读、命名方面能力评分明显高于预治前(P<0.05或P<0.01).结论 物理疗法、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魏淑芬;宋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以腹痛、厌食、消瘦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多脏器淀粉样变1例

    患者,男,62岁.2010年7月10日因不明原因脐周及剑突下胀痛、乏力、体质量下降2个月入院.诉进食后腹痛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咯血盗汗,无胸闷心悸.既往有阑尾炎手术史,无输血及其他疾病史.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0/60mm Hg(1mm Hg=0.133kPa),精神差,消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巩膜不黄,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脏未闻及杂音.

    作者:段元志;刘仁鹏;余桂枝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佐小儿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1·d-1 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10~15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临床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喘憋缓解时间、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喘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慧勤;罗家德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胃镜下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2%高于对照组的62.5%,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能有效缓解反流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冯志琼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策略探讨

    产科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如安全隐患未被认知并加以防范将产生难以避免的医疗纠纷.2000年全国326家医院调查显示,发生医疗纠纷的医院占98%.卫生部门统计,在医疗纠纷中,产科发生的医疗纠纷占各科的40%~50%[1].因此,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现对我院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探讨如下.

    作者:陈德芬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UPA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克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我院2008~2010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2010年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麻醉药品使用数据,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法对11种麻醉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用药金额逐年递增,2008-2010年各年度麻醉药品中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和瑞芬太尼粉针剂销售金额一直占据前3位.芬太尼注射液的用药频度一直位居第1.结论 医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基本合理.吗啡缓释片现在是该院临床缓解肿瘤疼痛惟一的口服制剂,可待因片已不再作为癌痛治疗的选择.

    作者:王丽琼;王会容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每月2~3次,治疗8~1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8%.治疗后患者血PTH水平为(512.6±98.7)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552.6±197.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尿毒症患者血中的大中分子毒素,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黎平;成杰;石现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