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汉勋
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 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杨秀萍;吴军;宋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久治不愈,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蔡晓红等[1]调查9947例儿童呼吸道疾病,本病患病率为8.16%.本病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使家长承受巨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本病的病因非常重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6例,男75例,女81例;年龄0.5~12岁.
作者:张学东;樊鹤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绝大多数的患者可通过成功的手术治疗而得以康复.手术室护士由于以配合手术为主,很少到病房与患者接触,面对被送进手术室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手术室护士必须要积极开展术前、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手术时保持佳身心状态.因此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促进其康复.
作者:顾小冰;吴巧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2008-2010年普外科手术病例120例,依据<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使用多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术前用药时间≤2h者占73.33%,>2h者占21.67%,术前未用药者占5.00%.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用药时机不当(27例)、术后用药疗程长(13例)、用药不合理(7例)、无用药指征(3例).结论 该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较严重,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选择性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要求行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俊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柴胡疏肝散出自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由四逆散衍化而来.由柴胡、陈皮、川芎、枳实、芍药、香附、甘草组成,是治疗肝郁气滞证的代表方之一,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能,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现代常用于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有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孟宪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多,关联密切,管理内容和方法处于动态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化学药品管理等.该文就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如下探讨.1 建立大型仪器的日常管理机制制定<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操作办法>等制度,要求大型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负责其日常的管理和操作,认真填写使用记录,详细记录使用的起止时间、工作内容及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仪器设备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工作,定期校验调试,认真做好维护保养和修理的情况记录.
作者:周强;李敏;张付林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因,以期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分析医院32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报告.结果 在320份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不合理使用病历136份,不合理率达42.50%.外科系统160份病历中,不合理使用93份,不合理率为58.12%;内科系统160份中,不合理使用43份,不合理率为26.88%.结论 外科系统在围术期预防抗菌药物时,用药时机、预防时限、药物选择、Ⅰ级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高,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内科系统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掌握不严、缺乏临床循证证据支持等问题;对及时取标本送病原学检查重视不够,经验性抗感染占较大比例,且以换药频繁为主要特征等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持续改进.
作者:胥渝;付鸿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的难治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14例设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非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阴转率.结果 观察组溃疡治愈率、Hp感染率及转阴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50岁以上年龄段溃疡愈合率为42.9%低于50岁以下年龄段者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两年龄段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血管病变、胃自主神经病变、Hp感染及病程(年龄)是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难治因素.
作者:陈树铭;陈景言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胃溃疡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汉勋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5例(5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经1~20个月随访,视力>0.5者42眼占75.0%,视力0.2~0.5者9眼占16.1%,视力<0.2者5眼(C/D>0.9,视神经萎缩)占8.9%.术后眼压(14.56±3.21)mm Hg.术后均未见术后浅前房、角膜内皮失代偿、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期围绕复明、维持正常眼压及防止术后并发症来确定护理程序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冯美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为探讨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进行检测.色谱柱:Thermo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经验证该法可用于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吴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临床特点,探讨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79例足月妊娠羊水过少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100例正常足月妊娠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妊娠结局、产后并发症及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引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和围生儿影响较大,应早期诊断并予相应治疗.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术后疼痛及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长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缬沙坦80~160mg治疗,每天1次.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可减少尿白蛋白量,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姜慧敏;李海云;顾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医院内常见感染之一.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外科住院SSI患者10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0例切口感染病例,其中男66例,年龄6~81岁,中位年龄43.2岁;女64例,年龄4~86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65岁以上40例(30.8%);急诊手术54例(41.5%);手术平均时间1.8h;患各类恶性肿瘤患者78例(60.0%);伴有糖尿病者12例(9.2%).
作者:司翠权;李翠乔;刘红丽;米军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如何控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每锅物品的质量,保障灭菌不合格物品不从消毒供应中心发出,用于灭菌器的装载及灭菌过程的批量放行监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过程中,许多医院消毒供应室自制一个标准测试包,在包裹中心放置一片化学指示卡,将自制测试包随其他灭菌物品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灭菌结束后打开标准测试包,观察包内化学指示卡颜色变化,以颜色合格作为每锅灭菌物品放行的依据.
作者:赵文颖;刘文芳;丁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鼓膜穿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鼓室注入地塞米松5mg和α-糜蛋白酶4000U混合液0.5ml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宇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建立合适的抗菌药物(AMD)评价指标,快速、可靠地评价青浦区二级医院内AMD使用的主要问题.方法 依据16项国际抗菌药物使用调研指标,以及联合用药调研指标,采用回顾性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对该地区三家二级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研.结果 医院基本药物目录中有62种AMD,但缺乏成文的药物治疗指南性文件,住院处方中有≥应用1种AMD的住院患者数占住院患者总数的69.59%;处方平均2.49种AMD;每位患者的使用AMD平均费用是879.74元;AMD治疗患者非预防Ⅰ、Ⅱ类切口感染的平均天数是6.33d;77.39%手术患者接受AMD预防感染,平均次数为14.27次;26.08%的肺炎病例按照指导原则治疗;以通用名开AMD处方的百分率为89.91%;仅有17.38%的AMD治疗患者进行了病原体药敏试验.结论 医院决策层及药事管理委员会对AMD监管力度仍嫌不足,处方者对AMD的规范性使用意识薄弱,药师仍需发挥更大的合理用药促进作用.
作者:唐扣明;项奇珍;宋琴芳;项锋;陆伟;周浓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减退,调节机制下降,因此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在逐渐减退[1].故要注意老年人使用药物的正确方法,这是关系老年患者健康长寿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现对卫生社区老年人用药提几点注意事项.1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导致老年人低血钾.老年人服用的一些药物,如利尿药呋塞米(速尿),抗高血压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有排钾作用.加之很多老年人由于疾病关系而偏食或忌口,都可影响钾的摄入和吸收,而激素则可引起水盐代谢异常,促使原有的血清钾进一步降低,严重时可引起肌无力、瘫痪,还可引起缺钾肾病和心律失常.
作者:袁浩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