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丹平;吴春云;张丁华
目的:探讨和评估减压术在青少年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1年2月15例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患者,平均年龄19.3岁,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2~3个月定期随访,复拍全景片.6~12个月随访,复拍CT,囊肿直径缩小至2 cm左右时行二期囊肿刮除术.结果:减压期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影像学显示囊肿周围新骨再生,平均囊肿缩小比例6个月时为41.5%,12个月时为61.5%,18个月时为81.8%.二期刮除术后随访1~5a,无复发病例.结论:减压术是治疗青少年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曹锐;胡永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编程相关因子Oct-4、Sox2和c-Myc在大鼠牙髓组织和牙周韧带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牙髓牙周联合损伤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4周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及牙周附着装置修复情况,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重编程相关因子Oct-4、Sox2和c-Myc在牙髓和牙周联合损伤修复动物体内模型的表达和分布.结果:HE染色显示,大鼠牙髓牙周联合损伤4周后,新生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及牙周附着装置形成;免疫荧光显示,在体内牙髓牙周组织损伤修复的过程中,Oct-4、Sox2和c-Myc在牙髓及牙周损伤修复的新生组织均明显激活,Oct-4和Sox2呈现相似的表达趋势.结论:Oct-4、Sox2和c-Myc均参与体内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和牙周附着装置的损伤修复,Oct-4和Sox2呈现相似的表达趋势,提示Sox2和Oct-4可能存在协同调控作用,而c-Myc可能具备独立的功能.
作者:刘路;韦曦;凌均棨;彭正军;吴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Foley加压水囊在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优势.方法:对32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口内前庭切口或半冠状切口,复位眶骨下缘、上颌骨额突、颧突,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并经下鼻道开口放入Foley加压水囊,利用水囊扩张、复位上颌窦前壁、内侧壁、眶底骨折.结果:32例患者采用Foley加压水囊治疗,总体治愈率达97%,术后反应轻,取出时痛苦少,出血少,术中成形效果好,面部肿胀时间短,愈合速度快.结论:上颌骨骨折手术中采用Foley加压水囊配合坚强内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效果明显、适应证广等优点.
作者:郑浩;孟箭;张兴;司亚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98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的个性因素及其与修复后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在控制固定义齿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与固定义齿满意度问卷,分析98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的个性因素及其与修复后总体满意度及各单项满意度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定义齿患者的个性因素与中国常模比较,B(聪慧性)、C(稳定性)、E(持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实验性)和Q2(独立性)11种因素有显著差异.患者16PF与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16PF中的Q4(紧张性)、G(有恒性)、L(怀疑性)、Q3(自律性)、Q1(实验性)、N(世故性)、A(乐群性)和M(幻想性)8种因素与总体满意度相关(F=20.566,P=0.000,R2=0.649),其中Q4、L、Q3、N和M因素与患者总体满意度呈负相关,G、Q1和A因素与总体满意度呈正相关.除稳固感及避免食物嵌塞外,L、C、Q4和Q3因素与患者美观满意度呈负相关,A、G、I和E因素与美观满意度呈正相关.L、Q4、N和Q3因素与患者咀嚼满意度呈负相关,G和Q1因素与患者咀嚼满意度呈正相关.O和Q4因素与患者舒适满意度呈负相关,C因素与舒适满意度呈正相关.结论:口腔固定义齿修复患者的个性因素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固定义齿患者的个性因素与满意度显著相关,固定义齿患者对修复体的总体满意度及单项满意度与不同的个性因素相关,临床上应从心理学角度重视患者的个性因素.
作者:凌月华;赵军;郑元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比较《口腔材料学基础》现有课程与原有课程的不同,找出教学改革前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探索教学改革方法,评价教学改革效果.
作者:金燕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乳头瘤(SCP)及口腔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黏膜炎症、增生及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FR在20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单纯增生10例,伴糜烂10例)、20例口腔乳头瘤、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采用Fromowitz法计数阳性细胞.应用SPSS11.5软件包分析EGFR在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差异.结果:EGFR在非糜烂型扁平苔藓组主要表现为弱阳性表达;糜烂型扁平苔藓组强阳性表达率为20%;乳头瘤组的强阳性表达率为25%;鳞状细胞癌的强阳性表达率为60%.扁平苔藓糜烂组和非糜烂组之间EGFR强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糜烂组OLP与乳头瘤组的强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口腔鳞癌组的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扁平苔藓组及乳头瘤组.结论:EGFR可能成为口腔鳞癌化学预防作用的重要靶点.
作者:赵民;付秀兰;吕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牙髓细胞内活性氧变化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牙髓细胞经不同浓度H2O2处理30 min后,以终浓度分别为10、20 μmol/L的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in diacetate,DCFH-DA)作为荧光探针,与牙髓细胞共同避光孵育20 min,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氧化性二氯荧光素(Dichlorofluorescein,DCF)的荧光强度.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探针装载率不同;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细胞一定时间后,使用流式细胞术可检测到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产生相应变化,且多次重复结果稳定.结论:选用终浓度为20 μmol/L的DCFH-DA作为探针装载率较高,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牙髓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是一种可靠、稳定、简便的方法.
作者:伍甜甜;杜嵘;李莉芬;朱亚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及对称性.方法:在就诊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中,选取有TMD症状的1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并选取15例无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双侧颞下颌关节CT扫描,选取适当的断层并测量其关节间隙及对称性.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髁突位置明显偏后位,而对照组患者的髁突位置稍前位.实验组患者患侧髁突水平倾斜角较健侧大(P<0.05),而垂直倾斜角较健侧小(P<0.05),两侧髁突内外径、前后径、髁突长轴、髁突中心至正中矢状面距离、两侧髁突前后距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髁突位置明显偏后位,且两侧髁突存在垂直向不对称.
作者:黄鹏程;张端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由没食子酸、厚朴酚及白芨多糖三者配伍制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对动物根尖周炎的疗效,并对其细胞毒性进行测定.方法:建立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应用复方中药制剂进行根管消毒后,行常规根管充填,观察根尖周组织的修复状况,并应用MTT法检测复方中药制剂对牙周膜细胞的毒性.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犬牙根尖周炎模型,应用复方中药制剂行根管消毒后,犬牙根尖周骨质愈合良好.复方中药制剂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毒性逐渐减小,5周时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感染根管内常见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的复方中药制剂对犬根尖周炎有效,将其作为根管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瑞;孙敏敏;黄莉莉;李婷婷;夏文薇;朱彩莲;叶冬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染色体9p21.3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汉族人群中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对172例牙周正常者和221例中度以上慢性牙周炎患者的rs2891168、rs1333048和rs1333042 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rs2891168与慢性牙周炎存在显著性关联(P=0.003),病例组中,等位基因G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1.209,95%CI:1.001~1.461,P=0.045),而rs1333048、rs1333042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牙周正常组和慢性牙周炎组间的分布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染色体9p21.3区存在与慢性牙周炎关联的SNP,显示该区域可能是慢性牙周炎易感区域,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栋;魏宁;鲍晓妮;汪黎明;周春飞;张于凌;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毒液浸泡3种牙科石膏模型后对其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类型石膏(Ⅲ型、Ⅳ型、Ⅴ型)制作50 mm×15 mm×10 mm 3组共24个试件.1h后脱模,静置24 h后,用数显卡尺测量石膏模型尺寸.以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设戊二醛消毒剂、麦瑞斯消毒液浸泡为实验组,浸泡0.5 h取出,静置0.5、1、2、24 h后,用数显卡尺测量模型尺寸.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浸泡前,3组石膏模型长度分别为(50.073±0.017) mm、(50.048±0.015) mm和(50.027±0.015)mm;浸泡后,各实验组、各时间点的模型尺寸基本无变化,石膏模型的尺寸变化小于0.01%.结论:消毒液浸泡对牙科石膏模型尺寸基本无影响.
作者:朱操云;徐蕴文;徐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上颌埋伏阻生的倒置弯曲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52颗无萌出能力的上颌埋伏阻生倒置弯曲中切牙,分别经螺旋CT定位、拓展间隙后,行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后的萌出状况、破龈时间、牙髓活力等,以成功、有效和失败评判疗效.结果:本组48例、52颗埋伏中切牙中,成功36颗,占69.23%;有效15颗,占28.85%;失败1颗,占1.9%.牙髓活力检测均正常;未见牙根吸收和黏连.结论:对替牙期儿童的上颌埋伏阻生倒置弯曲中切牙,选择合适的适应证、通过螺旋CT精确定位、恰当的间隙拓展以及活动牵引矫治器的合理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邵林琴;张立霞;巩若箴;马缨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在山羊肌袋模型内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经成骨诱导条件培养的第3代细胞与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后,植入山羊背部左侧肌袋,将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空白支架植入右侧肌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植入后2、4、6、8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未复合细胞的pCPC支架材料组织学检查未见类骨质形成.SGDs-pCPC组中,术后2、4、6、8周成骨率分别为(1.24±0.25)%、(1.59±0.23)%、(4.12±0.39)%和(5.68±0.58)%.术后2周和4周之间的成骨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周的成骨率高于术后6周,且2者均显著高于2周和4周组的成骨率(P<0.05).结论:多孔磷酸钙复合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在山羊体内具有异位成骨能力.
作者:郝永明;赵伟;张秀丽;陆家瑜;王毅;邹德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Micro PET/CT在大鼠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舌癌模型,将39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25~30周,进行Micro PET/CT扫描.扫描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SAS6.0软件包,对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及癌变组大鼠的SUVmax、T/NT(肌肉)、T/NT(脑组织)及T/NT(甲状腺)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并对T/NT值和病理学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正常组、癌前病变组、癌变组大鼠舌根SUVmax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与癌变组相比,T/NT(肌肉)及T/NT(脑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与癌前病变组以及癌前病变组与癌变组,T/NT(肌肉)及T/NT(脑组织)无显著差异(P>0.05);T/NT(肌肉、脑组织)均与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各组之间T/NT(甲状腺)差异无显著性(P>0.05),T/NT(甲状腺)与病理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Mirco PET/CT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技术,有助于对大鼠舌体组织癌变过程进行动态研究.T/NT(肌肉组织)、T/NT(脑组织)可作为大鼠舌体癌变过程中反映病损进展程度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梁;葛姝云;李晗卿;周海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正畸患者对软组织侧貌面型的审美偏好,并探索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是否存在审美差异,为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面突角建立男女侧貌渐变模型,采用电子问卷形式,随机调查203例患者[平均(19.2±6.0)岁,男70例,女133例]对下颌后缩的容忍边界值、下颌前突的容忍边界值和满意的侧貌面突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秩和检验.结果:正畸患者对男女侧貌面突度的可接受范围分别为168°~180°、160°~172°,满意的侧貌面突度分别为172°、168°.不同性别组患者的审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审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组患者对下颌后缩的容忍边界值、男性下颌前突的容忍边界值和男性满意侧貌突度较未成年组患者大.结论:患者对侧貌面型均存在可接受范围和满意侧貌,但对侧貌面型的审美偏好有差异;患者对侧貌面型的审美观受年龄影响,不受性别影响.
作者:王媛媛;郭丛丛;周晨;范明玲;王伟财;包柏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以修复后的成功率为分析指标,对铸造金属桩与纤维桩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电子和手工检索收集国内2001-2011年铸造金属桩与纤维桩治疗成功率比较的研究文献,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RevMan4.2)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中包括929例试验对象.铸造金属桩与纤维桩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表明,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0.9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89~0.95.结论:铸造金属桩的治疗成功率低于纤维桩,后者能够更好地保存根管治疗后的患牙.
作者:周莉丽;王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周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在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增殖期的表达.方法:应用链霉卵白素-生物素复合体方法检测周细胞及TGF-β在76例增殖期血管瘤中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x2检验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血管瘤分期的关系.结果:周细胞在血管瘤增殖早期、增殖中期及增殖晚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13/15)、45.5% (10/22)和51.3%(20/39),TGF-β在血管瘤增殖早期、增殖中期及增殖晚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5/15)、40.9%(9/22)和76.9%(30/39).血管瘤增殖早期、增殖中期及增殖晚期,周细胞及TGF-β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周细胞在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雪;邓翠莎;王秋旭;王天祥;刘维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SD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观察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正畸疼痛的外周神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4只)和对照组(6只)2组,实验组大鼠施加50 g力后,分别在4h、8h、1d(1d组根据据力值大小分为1 d-30 g、1d-50g、1 d-80g3个亚组)、3 d、5 d、1周、2周,随机处死6只SD大鼠,收集牙周组织,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观察牙周膜内CGRP随时间及力值大小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CGRP表达随加力时间发生改变,加力4h后开始增强,1d后达到高峰并逐渐减弱,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同力值组加力1d后,CGRP表达随加力力值增大而升高,80 g力组>50 g力组>30 g力组.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CGRP表达随加力时间增加及加力力值增大出现规律性变化,提示CGRP可能在正畸疼痛的外周神经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乔虎;周洪;朱永进;高宇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将已构建的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重组质粒pEGFP-N1-Srv+经不同途径免疫SD大鼠,观察其在大鼠体内的原位表达,免疫定菌鼠后的特异性抗体形成及对龋齿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重组质粒pEGFP-N1-Srv+经股四头肌肌肉注射和下颌下腺区皮下注射2种途径免疫大鼠,免疫组化观察重组质粒的原位表达;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免疫途径同上,免疫剂量为100μg/只,2周后加强免疫1次.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和唾液特异性sIgA抗体,Keyes龋齿计分法评估磨牙的患龋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大鼠股四头肌细胞、下颌下腺组织内均见重组质粒的阳性表达.②重组质粒pEGFP-N 1-Srv+经不同途径免疫定菌SD大鼠后,可检测到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和唾液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升高,均于首次免疫后第4周达到高峰;该时段各组间的抗体水平,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下颌下腺区皮下注射后的sIg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组(P<0.05).③重组质粒免疫定菌鼠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龋齿计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质粒pEGFP-N1-Srv+能够在动物体内原位表达,并能诱导SD大鼠血清特异性IgG和唾液特异性sIgA抗体增高;经下颌下腺区皮下注射后的sIg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肌肉注射,具有一定的免疫优势.但该区域单独的龋齿预防效果不明显.
作者:杨宁宁;何奎芳;潘乙怀;王惠宁;邓辉;麻健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支持治疗阶段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法:自行制订调查问卷,对已完成牙周非手术基础治疗,且已进入牙周支持治疗阶段(SPT)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a后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回访获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1份,相关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知晓度、医疗服务质量、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可影响依从性.结论: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依从性的因素较多,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杜芳;王鹏来;刘宗响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