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药房管理体会

郭永谊;佘润雪

关键词:药房, 药房管理, 药学服务
摘要:药房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在确保药品质量及供应发挥重要作用[1].而住院药房作为医院主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繁重而艰巨,稍有不慎导致的失误均可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强住院药房的管理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近年来我院住院药房已形成的相关管理措施,从人员管理与药品管理两方面分析其管理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体检过程存在的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健康体检工作飞速发展的今天,医院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院体检中心通过对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对策.

    作者:罗聪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巴戟天醇提物对衰老大鼠心肌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探讨巴戟天醇提物对衰老大鼠心肌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健康6月龄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阳性对照组、巴戟天醇提物3g/kg和1g/kg剂量组,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支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衰老组较正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用药组较衰老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巴戟天醇提物3g/kg组上述3个指标与阳性对照组的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巴戟天醇提物1g/kg组上述3个指标与其他2个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巴戟天醇提物能够对抗衰老大鼠心肌组织氧化.

    作者:顾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分析

    静脉输液是一种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尤其是在抢救生命当中地位更为突出.这就要求临床护士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以争取抢救时机.

    作者:朱海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妇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体会

    2010年6~12月我科共开展各类手术260例,现对其手术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妇科手术患者260例,年龄18~82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子宫加附件切除术53例,子宫全切除术44例,子宫次全切除术23例,附件囊肿剥除术32例,异位妊娠剖腹探查术1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5例,其他手术65例.固定同一责任护士同患者及家属加强疼痛护理干预沟通,患者均满意出院.

    作者:胡时聪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管道贴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住院患者留置管道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监护病房的危重患者同时留置有多种不同管道,患者颅脑手术后有时可留置2根以上的引流管,在进行管道护理时常常需反复牵拉以正确判断各管道,而管道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护理结果直接影响到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康复.笔者针对护士在管道交接班、管道护理等方面的缺陷进行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了管道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留置管道安全、舒适以及护士交接班的快捷、准确.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婷婷;刘会;周莹莹;盛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微管微创无痛吸宫术在药物不全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无论是药物流产或是负压吸引流产术,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药物流产服药方便、痛苦小、成功率高,被越来越多的意外怀孕妇女所接受,同时药物流产不全导致出血、感染、继发不孕、异位妊娠等并发症也日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我站自2007年采用微管微创吸宫术,减少了患者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患者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宇;王会玲;冯美玲;马花荣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呼吸、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未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护理方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卞跃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2007-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将院2006-2009年住院患者麻醉处方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 2007-2009年该院麻醉药品用量和消耗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07-2009年芬太尼注射液0.1mg DDDS排序均居首位,吗啡注射液DDDS排序有所上升,可待因片DDDS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哌替啶DDDS排序有所下降.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牟修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七氟醚在小儿支气管异物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七氟醚在小儿支气管异物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5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诱导期患儿表现,记录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监测并记录诱导前、置入支气管镜后5min的心率、SPO2和呼吸频率.结果 观察组躯体运动、屏气呛咳、喉痉挛、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5min时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诱导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在小儿支气管异物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日亮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肝转移性乳腺癌1例

    患者,女,33岁,2010年7月8日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Ⅲ级(多灶),乳头及皮肤未见特殊,腋窝淋巴结转移性癌(5/19).免疫组化结果:雌激素(ER,-),孕激素(PR,-),P53蛋白(-),CerbB-2基因(+++),Ki-67基因(+:约50%~60%),雌激素调节蛋白(PS2,-).

    作者:李雷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孕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发生的7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病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35岁、胎次≥2次、宫缩乏力、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剖宫产、产前贫血及有前置胎盘的患者更易发生产后出血.结论 重视产妇产前、产时出血的高危因素,对产妇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护理和及时的治疗抢救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翟红强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喹硫联合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本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喹硫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舍曲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GI)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4、8周后阴性症状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好.

    作者:李金亮;王洪飞;吴丹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术后复发1例的护理体会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射频消融术(RFCA)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成熟、效率高、复发率低的常规治疗方法.国内外文献报道复发率为2%~6%,有经验的医师双路径复发率为2.3%,旁道复发率1.7%[1].护理人员在心理上给予更大的支持,有利于患者增强信心,顺利康复.

    作者:朱书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我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该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2~4月的4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42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37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88.10%),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合理33例(89.19%),不合理4例(10.81%).其中选用药物合理23例(62.16%),不合理14例(37.84%).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还是存在用药时间过长、选药不当的问题,需要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对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意外,现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张万芳;稽绍兵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前列地尔治疗肝功能衰竭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及对症处理等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血液生化学改变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TBIL、ALT水平低于治疗前,CHOL及PTA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高于对照组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肝功能衰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裕德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应用巴曲酶治疗,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为27.8%、86.7%高于对照组的15.6%、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永曼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用药分析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黄连粉针剂.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雪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应充分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合理用药、合理饮食与运动、健康宣教、加强护理,可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现将其原因及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2010年我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儿145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保证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调取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上报的ADR报告145例,分别从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5例ADR中以≤6岁患儿为主,占79.3%;发生ADR的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4.5%;ADR共涉及8大类药物,其中以抗生素为主,占61.4%;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为常见,占61.9%.结论 儿童ADR的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加强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周沛珮;王从品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