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不同病毒载量与前S1抗原和大蛋白关系研究

杨晋荣;杨栋梁

关键词: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 乙肝病毒大蛋白
摘要:目的 通过定量检测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病毒大蛋白(HBV-LHBS)和前S1(PreS1)抗原,探讨HBV-LHBS和PreS1在反映HBV复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经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120份HBeAg阴性HBV病毒感染者血清,将这些标本按DNA拷贝数分为3组(≥106copies/ml、103~105 copies/ml、≤103 copies/ml),每组各40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LHBS和PreS1抗原.结果 ≥106 copies/ml组,LHBS阳性率和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95.0%和(92.12±29.38)ng/ml,103~105 copies/ml组,LHBS阳性率和定量检测结果为72.5%和(33.26±19.44)ng/ml,≤103copies/ml组,LHBS阳性率和定量检测结果为37.5%和(15.02±11.10)ng/ml,3组标本PreS1抗原阳性率依次为80.0%、42.5%、20.0%;LHBS总阳性率为61.6%,PreS1抗原阳性率为38.1%.结论 与PreS1抗原比较,LHBS的测定结果与HBV DNA载量呈现良好的相关性,更能准确地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程度,因此LHBS定量可能成为判断HBV活动的新的血清学指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重症胆源性胰腺炎47例,根据有无胆道梗阻分为两类:重症非梗阻型;重症梗阻型,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重症非梗阻型22例,重症梗阻型25例.重症梗阻型和重症非梗阻型早期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平均住院日长,与延期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梗阻型胰腺炎早期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时机对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早期宜行保守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易金培;邱志强;陈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继发性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继发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颞下颌关节继发性滑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选择、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理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行关节腔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行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继发性滑膜炎效果优于保守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诗合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临床合理用药审核咨询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除了执行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措施之外,在医院信息系统中通过临床合理用药审核、咨询系统来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也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探讨如何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及应用合理用药审核咨询系统,达到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减少用药差错、提高医嘱效率、提高医院整体药学水平的目的.

    作者:旃志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实施体会

    肿瘤患者常需要医护人员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理解健康的意义,增强维护健康的行为,能更好地运用科学的知识增强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作者:王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小脑出血30例诊治分析

    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没有或少有临床体正,且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本研究就30例小脑出血病例(占同期脑出血病人发病率的5%)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小脑出血的认识.

    作者:王梅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2丸/次(22.5mg/丸),3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防治心绞痛发作、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麝香保心丸有效安全,可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作为辅助药物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艳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于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高热量饮食,严格控制高血压,并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1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并中药灌肠2次/d,28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及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及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燕晖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与各自单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将2008年8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下降程度予以对比研究.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结论 贝拉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不但减少蛋白尿、并且控制血压较理想,疗效比单一用药显著.

    作者:夏庆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阴道冲洗对宫颈癌患者治疗的近期及远期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阴道冲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近期及远期作用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8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冲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84例患者均进行腔内放射性治疗,冲洗组在放射治疗的同时进行阴道冲洗,对84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1年,记录两组患者的阴道感染率、阴道粘连率、阴道狭窄率和性生活正常率.结果 冲洗组阴道感染率、阴道粘连率、阴道狭窄率分别为4.76%、2.38%、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9.05%、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组性生活正常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放射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阴道冲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阴道感染率、阴道粘连率、阴道狭窄率,恢复患者正常的性生活,提高放射治疗的近期与远期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佩玲;王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胃张力测定评估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内脏灌注变化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因为其组织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期短等优点已非常普及.然而,腹腔镜手术时二氧化碳气腹可能引起一系列有害的生理变化,如气道压增高、高碳酸血症、心指数的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高等[1].同时,实验研究表明,腹内压增高可引起内脏血流的下降.内脏区域灌注的下降,可引起组织低氧,出现无氧代谢和组织酸中毒[2].资料表明内脏区域长时间的低灌注与细菌转位、院内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密切相关[3-5].本研究采用空气法胃张力测定以评估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内脏灌注的变化.

    作者:陈日亮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及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及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在开颅手术中即应用尼莫地平,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20mg 24h微泵维持匀速静脉注射,疗程14d,后改为尼莫地平片60mg,4次/d,疗程7d,并于术后第3天开始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对照组除未给予尼莫地平及行腰大池引流外其他治疗相同.记录两组入院后14d GCS 评分及监测7d 的颅内压变化,以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后4个月时对两组GOS 评分及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7d内颅内压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入院后14d 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为 (6.5±2.5)d,对照组为 (14.5±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迟发性出血例数略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个月GOS 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及脑梗死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为25.4%(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及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马书伟;郑广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粘贴式造口袋在淋浴时保护血液透析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粘贴式造口袋在淋浴时保护血透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淋浴时使用造口袋及不使用造口袋患者淋浴意愿满足程度、相同次数导管弄湿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淋浴中使用造口袋患者的淋浴意愿满足程度、相同次数导管弄湿次数显著优于淋浴时未使用造口袋患者.结论 粘贴式造口袋在淋浴时能保护血透双腔导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萍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收治的5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均行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50例手术患者中,38例治愈(76%),10例好转(20%),2例无效(4%),术后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治疗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做好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工作的体会

    在肺源性心脏病高发季节前,要提早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病人入院后,要细致观察,记录病情.对意识不清、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帮助其咳嗽排痰,并防止褥疮的发生.设法保持呼吸通畅,正确给氧,必要时需做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在采用这些措施时,要合理、及时、正确.此外,要注意病室适宜的温湿度和适时的通风换气.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救治分析

    目的 总结11例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患者诊治的临床经验,提高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急性阑尾炎3675例中并发门静脉炎11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 11例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的病人术后经放置腹腔引流管、应用广谱抗生素、抗休克、保肝及支持治疗,平均治疗时间10d,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和早期诊断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的关键,是提高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治愈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赵玉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50例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优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能明显调整心肌功能,改善心律失常.

    作者:郭彦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泌尿外科病种多,主要包括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尿道、阴茎、阴囊等各器官疾病,手术有常见经典手术和较成熟的新开展的手术,以及腔道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肠道和大网膜手术等.有些疾病部位更是难以启齿,再加上得知自己需要手术治疗时,心情紧张焦虑难以避免,往往出现血压不稳,内分泌失调,易激动等一系列不正常的生理变化.这会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更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放弃治疗.因此,必须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方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本研究就此表达一些心理护理的见解.

    作者:付洁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钩活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CSA)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一种常见类型,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视物不清、突然摔倒、心悸、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等为特点.我科自2009-2010年采用钩活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桂忠诚;史加全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43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部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和临床特点,探讨高频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439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10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行常规腹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扫查,记录淋巴结形态、大小及数量,对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儿右中下腹淋巴结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儿童脐周淋巴结的比例显著高于病例组(P<0.05).病例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及纵径/横径的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慧明;张丽范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分组救护在成批烧伤病人救护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分组救护管理模式在成批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烧伤科2008-2010年收治成批烧伤患者,共5批36例.采用了分组救护的护理模式,经过分流、防错、集中等模式后,在统一安排、分组管理的救护中,使患者获得了及时的救治.结果 34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在1周后死亡,平均抢救成功率为94.4%.结论 分组救护模式能够优化管理,加强救护的有效性与及时性,是成功的护理模式.

    作者:潘凌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