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面麻醉剂龈沟内麻醉在乳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杨显方

关键词:表面麻醉剂, 龈沟内麻醉,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乳牙拔除术中使用表面麻醉剂使患者无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门诊就诊需行拔除乳牙的患儿325例采用棉捻蘸用2%丁卡因塞到松动乳牙的龈沟内麻醉1~2min,同时在拔牙瞬间嘱患儿双手相互握紧.结果 乳牙拔除患儿均感觉不痛,口腔内也无其他麻木等不适感.结论 该方法消除了儿童拔除乳牙的恐惧感,同时又克服了传统麻醉给药使口腔其他软组织被麻醉带来的不适感,是乳牙拔除术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表面麻醉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与分析

    目的 对该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查找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1-6月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上、中、下旬各2d处方,共计14 894张,以<处方管理办法>等为依据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不合理处方471张,占总处方的3.2%.处方时间过长、同类药品重复使用、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抗菌药、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处方点评实施了药师对临床用药的监控作用,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潘太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雾化吸入给药与口服给药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方法 将70例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口服组各35例.雾化组采用阿奇霉素雾化吸入治疗;口服组采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治疗后观察咳嗽、咯痰、咽喉肿痛及发热消失时间;血常规、X线检查异常恢复正常时间及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转阴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雾化组咳嗽、咯痰、咽喉肿痛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X线检查异常恢复正常时间及MP-IgM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口服组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较阿奇霉素口服能较快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老年肥胖女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女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城市老年肥胖女性高血压患者70例为治疗组,给予拉西地平联合黄豆苷元片、辅酶Q10治疗.另选择城市健康女性68例为对照组,未给予药物治疗.2组治疗前后分别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雌二醇(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耐量试验(120g)2h血糖,并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ET、TC、LDL、血压、糖耐量试验(120g)2h血糖、BMI水平均明显增高(P<0 05);CGRP、HDL、E2含量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TC、LDL、血压、糖耐量试验(120g)2h血糖、BMI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GRP、HDL、E2含量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西地平联合黄豆苷元片、辅酶Q10治疗老年肥胖女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8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疗效,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8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2例诊断后立即手术者均治愈,术后切口感染1例,流产1例.14例非手术治疗者中治愈9例,其中5例再发行手术治疗;另5例非手术治疗症状加重中转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1例,流产1例,早产1例.术后病理分型:单纯性阑尾炎12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50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阑尾炎穿孔3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2例.术后病理报告:蜂窝织炎性阑尾炎4例,阑尾炎穿孔1例.结论 妊娠期阑尾炎与非妊娠期阑尾炎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应及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妊娠并不是手术禁忌证,应把握好手术时机,避免非手术治疗带来的严重后果.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保胎治疗.

    作者:杨晓琼;徐克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构建高危药品使用管理立体网络的探索研究

    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开展治疗行为的前提,也是近年来WHO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重视的议题之一.提高医疗机构工作者对高危安全和风险的认识及防范,对于规范用药安全管理和建立标准化给药程序,提高医院药学服务的质量十分重要[1,2].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相关国内外文献,总结提出一种新高危药品使用管理方法.

    作者:赵娟妮;刘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子宫肌瘤术后饮食护理注意事项

    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如何饮食?这是很多子宫肌瘤患者关心的问题.现将子宫肌瘤术后饮食护理体会如下.(1)子宫肌瘤术后饮食不宜过早,一般在肛门排气后开始饮食少量水,如无不适,可进食流食,如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食物.(2)子宫肌瘤术后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及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作者:王江冉;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外伤患者清创护理配合体会

    急诊清创缝合患者多为意外伤和突发伤,发病时间短,病情紧急,且创伤发生前身体健康,创伤发生后易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生理反应,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影响清创缝合的顺利进行[1].笔者近年通过对30例外伤患者在清创缝合中进行护理配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天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该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使用的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32.42%,其中主要以β-内酰胺类药物占优势,占整个抗菌药物总金额的82.04%,其次为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占总金额的10.61%,其余依次为氨基糖苷类(4.45%)、喹诺酮类药物(1.98%)、大环内酯类(0.09%).用药金额排第1位的是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用药频度高的是头孢硫脒.结论 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宣传,采取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措施,有效调整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比例,终达到合理、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后凤;涂正涛;张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及护理措施

    精神疾病患者可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如自杀、自伤、外走、暴力行为等,此类症状不仅对患者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也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精神科要加强对此类意外事件的防范.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时刻警惕和具有高度责任心,将预防意外事件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只有保证安全,才能使其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耿开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B型超声定位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4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分析采用B型超声定位下M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4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19例手术获得成功,死亡2例.手术时间45~180min,平均65min,29例改开放手术.本组肾结石病例单次结石清除359例(85.3%),47例残余结石行二期手术取净,15例残余结石术后3个月经体外震波碎石排出;输尿管上段单次结石清除率为100.0%.结论 MPCNL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并具有创伤小、取石率高、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朱卫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部队干休所老干部合理用药分析

    笔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干休所许多老干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造成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现分析如下.1 干休所老干部的现状1.1 年龄大、级别高部队干休所老干部均为副师级以上干部,年龄72~98岁,中位年龄85岁.

    作者:卢建军;邓东华;李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900例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及时准确的诊断甚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阴道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6月经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诊断患者900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异位妊娠666例,其中宫角妊娠25例,宫颈妊娠1例,在非手术治疗失败后行手术治疗56例.非手术治疗234例,其中宫颈妊娠2例.

    作者:王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室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使患者难以持续接受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室护士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应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产生信任,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自卑心理,帮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96例临床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上并不少见,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96例不典型AMI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AMI患者276例,皆通过心电图和心肌酶确诊.其中有典型症状者180例(65.2%),其中男127例,女53例;年龄40~68岁,中位年龄64岁;死亡15例,病死率为8.3%.症状不典型患者96例(34.8%),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56~86岁,中位年龄71岁;死亡13例,病死率为13.5%.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122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1994~2011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122例,男72例,女50例;其中年龄<10岁101例,占全部病例的82.79%;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给药30min以内;静脉滴注103例,肌内注射2例,不详17例.不良反应以一般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类反应及心血管系统等反应为主.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可导致不良反应,在儿童中使用更易发生,其不良反应有速发型和多系统损害的特点,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全冠修复后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全冠修复后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因,分析引起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对临床267例499颗基牙修复后再治疗的病例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冠修复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牙髓病、根尖周病等499颗基牙中,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牙髓炎和根尖周炎;<30岁年龄段牙髓病变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磨牙和双尖牙冠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明显多于上前牙和下前牙;固定桥基牙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明显多于美容修复和单冠;冠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在1年内多,占62 73%;冠修复前基牙已行牙髓治疗的病例占很大比例,达到40%以上.结论 基牙全冠修复后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因与基牙的病变类型、修复年龄、牙位、修复类型、修复时间及修复前基牙状况有关.

    作者:宋娟;袁廉蜀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92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6例.试验组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实施利多卡因区域阻滞.观察2组镇痛情况、宫颈口扩张情况及呼吸频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镇痛总有效率为98.96%高于对照组的8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宫颈口扩张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5min后呼吸频率为(62.45±8.13)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4.26±10.3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是可行且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桑春妮;樊晓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髋部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人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D和钙缺乏,肌肉消瘦,肌力减退,行动迟缓,活动量减少,多合并骨质疏松,从而不能有效地抵消局部应力,易发生髋部骨折,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其发病率占四肢骨折的3.57%[1].

    作者:靳胜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地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跌倒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问题,可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也是老年人受损伤后死亡原因之一[1].为降低跌倒的发生率,保障老年患者住院安全,笔者结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汪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生儿转运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2011年6月共完成危重新生儿转运108例,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花;吴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