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关志红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临床较少见.此类肿瘤细胞主要为梭形细胞,具有多种病理学形态,GIST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故正确认识该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GIST的病理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通常联合检测CD117和CD34的表达为GIST诊断和危险度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对我院23例GIST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甾体类药物导致相关性溃疡的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药物导致相关性溃疡的内镜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非甾体类药物相关性溃疡患者50例的临床特点和内镜检查特点.结果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内镜特点:溃疡特征为多发,但较为表浅,表面有血痂或黏液附着,愈合后无瘢痕遗留.本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潜血阴性.电子胃镜复查,46例患者痊愈,其余4例患者继续治疗.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患者应定期内镜复查并给予预防性治疗,有助于改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预后.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全冠修复后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全冠修复后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因,分析引起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对临床267例499颗基牙修复后再治疗的病例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冠修复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牙髓病、根尖周病等499颗基牙中,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牙髓炎和根尖周炎;<30岁年龄段牙髓病变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磨牙和双尖牙冠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明显多于上前牙和下前牙;固定桥基牙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明显多于美容修复和单冠;冠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在1年内多,占62 73%;冠修复前基牙已行牙髓治疗的病例占很大比例,达到40%以上.结论 基牙全冠修复后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因与基牙的病变类型、修复年龄、牙位、修复类型、修复时间及修复前基牙状况有关.

    作者:宋娟;袁廉蜀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贲门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EN)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贲门癌患者在行贲门癌根治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实施EEN,第8天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况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经鼻肠营养管实施EEN,患者手术后第8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IgA、IgM水平均高于手术前,lgG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肛门排气时间早,不良反应少.结论 贲门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实施EEN,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顾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与分析

    目的 对该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查找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1-6月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上、中、下旬各2d处方,共计14 894张,以<处方管理办法>等为依据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不合理处方471张,占总处方的3.2%.处方时间过长、同类药品重复使用、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抗菌药、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处方点评实施了药师对临床用药的监控作用,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潘太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美容冠矫正技术矫治牙列拥挤80例临床分析

    牙列拥挤错颌畸形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是继龋齿病、牙周病之后的第三大口腔疾病,且患病率逐年升高[1].此类畸形机理是牙量相对大,骨量相对小,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咀嚼、切割、发音、呼吸、心理健康及生长发育,其危害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牙列拥挤的矫治需缓慢、柔和而持久的矫治力[3].而固定矫治器矫治牙列拥挤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笔者近年来采用美容冠矫正技术对80例恒牙期各类拥挤错颌患者进行了矫治,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国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护理记录存在的缺陷分析及改进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医疗事故处理条件>第十条规定:护理记录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2],其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与效果,并为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但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护理人员缺乏系统培训,更由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未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书写的法律效力,未认识到这是重要的法律依据,现将国内目前护理记录存在的缺陷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徐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深静脉导管是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我科近年对5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深静脉置管,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对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岳菊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髋部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人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D和钙缺乏,肌肉消瘦,肌力减退,行动迟缓,活动量减少,多合并骨质疏松,从而不能有效地抵消局部应力,易发生髋部骨折,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其发病率占四肢骨折的3.57%[1].

    作者:靳胜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生儿转运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2011年6月共完成危重新生儿转运108例,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花;吴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表面麻醉剂龈沟内麻醉在乳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牙拔除术中使用表面麻醉剂使患者无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门诊就诊需行拔除乳牙的患儿325例采用棉捻蘸用2%丁卡因塞到松动乳牙的龈沟内麻醉1~2min,同时在拔牙瞬间嘱患儿双手相互握紧.结果 乳牙拔除患儿均感觉不痛,口腔内也无其他麻木等不适感.结论 该方法消除了儿童拔除乳牙的恐惧感,同时又克服了传统麻醉给药使口腔其他软组织被麻醉带来的不适感,是乳牙拔除术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表面麻醉方法.

    作者:杨显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施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指导及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有明显疼痛不适和恐惧心理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放松的状态配合手术,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红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药辅治尖锐湿疣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尖锐湿疣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微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煎水薰洗湿敷.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疗效可靠,且能降低治疗后复发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剖宫产患者寒颤的原因及预防

    寒颤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手术并发症,患者往往不能自控,也不能自行好转.据有关资料报道,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中寒颤的发生率可达20%~50%[1].剧烈的寒颤可使患者极不舒适,不仅影响手术操作及麻醉监测,而且使患者耗氧量大为增加,重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给予妥善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苏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子宫肌瘤术后饮食护理注意事项

    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如何饮食?这是很多子宫肌瘤患者关心的问题.现将子宫肌瘤术后饮食护理体会如下.(1)子宫肌瘤术后饮食不宜过早,一般在肛门排气后开始饮食少量水,如无不适,可进食流食,如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食物.(2)子宫肌瘤术后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及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作者:王江冉;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d、7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d及7d的HAMD评分、SDS评分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有积极的作用,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谊;黄艳娥;刘璐;范秀丽;宋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不同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AR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接受雷诺考特喷鼻剂治疗,B组接受地氯雷他定片治疗,C组接受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后评估3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症状及体征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组症状及体征总分明显高于A组、B组(P<0.05).3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粉尘螨滴剂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AR效果肯定,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慧玲;董盛宇;叶耀耀;容易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2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试验组要求至少1位家属陪同参与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服药、饮食及复查情况.结果 门诊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服药、饮食情况及复查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更能显著提高甲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简单易行.

    作者:卜桂丽;陈雪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9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2组HAMD、爱丁堡斯堪地纳维亚神经功能缺失改良量表(ME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AMD与ME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ESS评分为(9.1±5.8)分低于对照组的(11.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交替方案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2种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交替方案治疗伴有发热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伴有发热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先予红霉素25mg·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7d;之后予阿奇霉素10mg·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7d.对照组用药同上,仅更换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静脉滴注顺序.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热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为(3.0±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 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存在伴有发热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伟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0例诊治分析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常见的并发症,伴随子宫内膜异位发病率上升,巧克力囊肿破裂也日益多见,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型妇科急腹症,临床上易误诊[1].现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