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芳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预后效果亦不十分理想.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引起了社会和临床的广泛关注.如何对该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使其预后趋于理想,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共同课题[1].
作者:孙彩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集到的18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ADR的186例患者中,以≥40岁者多;药物种类以抗生素、注射用中成药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发生ADR频率高的是氨苄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其发生.
作者:张朝;王春容;赵菊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疗程均3~5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2.9%,高于对照组的4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疱疹破溃为溃疡4例,对照组疱疹破溃为溃疡1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九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是选择药品的基本原则,其中安全性为首要条件,体现了对合理用药在认识论上的提高,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明显的特点,许多器官、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尤其在婴幼儿阶段.为达到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必须熟悉儿童药动学、药效学的特点,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吴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分析评价医院围手术期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监控重点,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结果 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广泛展开,医院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开始下降,选药用药的合理性得到提高.结论 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严格控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重点.
作者:聂川江;何文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患者,女,28岁,主因右下腹痛6h急诊于我院普外科.自发病以来,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无停经史.查体:血压124/76mm Hg,面色苍白,口唇无紫绀,腹部平坦,下腹压痛,以右下腹为重,反跳痛,肌紧张;血常规:白细胞12.4×109/L,中性粒细胞0.82,血红蛋白(HGB)124g/L.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
作者:高丽彩;周爱玲;王海波;李秀娟;逯彩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脑外伤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偏瘫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陈强;王小兵;左红光;盛迎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的形式.它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的人际关系.其中医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这两方关系在社会中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作者:胡建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溶血是临床检验医学血标本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溶血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的现象,即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此现象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大致可分为患者本身因素和临床操作不规范2种,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标本溶血后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临床医师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本文对溶血的原因、溶血后临床检验结果改变,以及如何减少标本溶血的发生进行了总结.
作者:段建梅;房晓芬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煤工尘肺(CWP)是我国重要的职业病,也是患者数量多职业病,根据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办公室的资料,自新中国成立至1986年,尘肺病患者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者占51.7%,而相当大的部分是死于呼吸衰竭[1].部分患者通过使用抗菌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吸氧等治疗症状得以缓解,但效果不佳.近年来,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晶云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住院患者17例,现将其综合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55~84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无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带状疱疹分布:胸部11例,腰腹部4例,颜面部2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疼痛.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 2例,7.1~8.4mmol/L 5例,8.5~14mmol/L 8例,>14.0mmol/L 2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 16例,<7.0% 1例.
作者:凌俊宏;伍军伟;黄献宁;梁晓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前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现将其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秦燕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评价罗格列酮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8)、哮喘模型组(B组,n=8)、哮喘模型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干预组(C组,n=8)、哮喘模型罗格列酮雾化吸入干预组(D组,n=8).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小鼠气道SMA-α表达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小鼠气道平滑肌(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气道直径显著减小(P<0.05);C、D组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增加(P<0.05),气道直径减小(P<0.05).(2)与B组比较,C、D组小鼠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下降(P<0.05),而气道直径显著增大(P<0.05);C、D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A组比较,B、C、D组小鼠气道SMA-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组小鼠气道SMA-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C、D组SMA-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SMA-α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导致气道重塑反应发生的机制之一,罗格列酮治疗可延缓该反应的发生.
作者:岳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并发症高为其显著特点.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并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患.西药降糖作用突出,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甚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导致低血糖、乳酸中毒等.因此,国内外一直很重视从天然产物尤其是药用植物(中草药)中发掘和开发降血糖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对并发症有效的药物制剂.本文对近几年来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本类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孔青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瘢痕子宫形成的常见原因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其中以剖宫产术为常见.近年来由于医学发展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逐渐增多,这不仅增加了阴道分娩的难度及并发症,也给产妇带来生命危险[1].我科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29例行阴道分娩,由于加强了临床产程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左海英 刊期: 2011年第35期
1993-2007年我院治疗巨大脑动脉畸形(AVM)患者44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巨大脑动脉畸形患者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4.5~62.3(27.0±11.5)岁.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系统,2级7例,3级25例,4级7例,5级5例.瘤巢体积30.3~109.5(48.4±2.4)cm3;大剂量25~35 (28±2.4)Gy,边缘剂量8.4~17.5(13.94±1.5)Gy;第1次前破裂24例,未破裂20例;栓塞+伽玛刀7例,单纯伽玛刀37例.
作者:苏文聪;谭永利;吕坤鹏;王维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近年来随着小儿末梢采血逐渐被淘汰,使用真空采血针静脉采血的机会越来越多.但由于小儿静脉较细又不合作,易造成多种不良反应,引起患儿及家长不满.因此,我院门诊分析了门诊儿童静脉采血243例引起的不良反应并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康;毛宝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盐酸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其化学名为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是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该药pH偏酸性,刺激性较强,易发生外周静脉炎,表现为穿刺点局部红肿、灼热、疼痛,或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有的有硬结,严重者发生穿刺点周围局部溃烂.对此,笔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陵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通过积极治疗,其中90%的产妇可以避免死亡[2].积极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院52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池樱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实用性.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2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12例,治疗组给予益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观察对比2组患者斑块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IMT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具有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杨磊 刊期: 2011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