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膳食营养与高血压

魏玉娟

关键词:膳食, 营养, 高血压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要求也越来越高,相继出现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等不合理饮食习惯.大量研究表明,人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和膳食选择行为存在密切联系,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预防疾病乃至促进某些疾病的康复都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21世纪的人们应当学会吃,营养不再是一件小事情,它关乎着个人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关乎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江油市铁路医院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集到的18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ADR的186例患者中,以≥40岁者多;药物种类以抗生素、注射用中成药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发生ADR频率高的是氨苄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其发生.

    作者:张朝;王春容;赵菊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重型颈椎管狭窄症临床分析

    颈椎管狭窄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颈椎及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肿瘤、后纵韧带骨化症及黄韧带肥厚钙化等原因所导致的颈椎管狭窄症发病率日趋增加,其中累及多个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黄韧带肥厚钙化致颈椎管狭窄的比例已越来越大.我院2007年6月-2011年1月行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重型颈椎管狭窄症2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五一;李贵振;蔡秀华;李进;邓贵生;刘江银;颜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静脉血栓栓塞与肺栓塞的内科高危因素分析

    尽管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常被看做是手术和创伤后的并发症,事实上,50%~70%的症状性血栓栓塞事件和70%~80%的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非手术条件下,尤其是内科人群,内科疾病急性期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8倍以上[1].现就VTE、肺栓塞 (PE)常见的内科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黄翔;吴华容;明莫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脑外伤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偏瘫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陈强;王小兵;左红光;盛迎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肱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肱骨骨折为常见骨折,治疗方法很多,无移位或有轻微移位的患者一般可通过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达到治疗目的,但对一些不稳定型骨折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3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肺结核下呼吸道感染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及其敏感药物,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住院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致病菌者752例按G+球菌、G-杆菌和真菌分组分析,并按种类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感染菌谱和耐药状况.结果 分离出的病原体中,以G-杆菌为主,占50.0%,其次是真菌和G+球菌,分别占25.0%和21.7%;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前3位;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为敏感.结论 明确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是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海晴;刘成永;黄海滨;吴晓华;侯远沛;成松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10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LVDd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杨夏萍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此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极易出现并发症,病死率高,因此护士必须熟悉其护理特点,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处理.1急性期及危重病期的观察及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头部置冰袋或冰帽冷敷,避免不必要搬动,防止再度出血或脑血肿.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少搬动头部[1].

    作者:樊桂萍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应用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对照组给予通便灵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1%和92.6%,高于对照组的36.4%和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便秘效果满意.

    作者:齐振华;王颖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补抑降压汤治疗高血压临床浅析

    2010年1~12月笔者以自拟补抑降压汤加减治疗高血压3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9例,均符合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的诊断标准[1].症见眩晕,或头胀痛,或口苦,或面红耳赤,或急躁易怒、脉弦等,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0~52岁,病程8个月~25年.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颈静脉输液中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又名套管针,近年来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婴幼儿的静脉输液中应用有必要作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和儿童护理的难度.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第三代如INTIMA.INTIMA分Y型和直型,它的导管由Vialon生物材料制成.

    作者:杨雪;周海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评价罗格列酮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8)、哮喘模型组(B组,n=8)、哮喘模型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干预组(C组,n=8)、哮喘模型罗格列酮雾化吸入干预组(D组,n=8).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小鼠气道SMA-α表达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小鼠气道平滑肌(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气道直径显著减小(P<0.05);C、D组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增加(P<0.05),气道直径减小(P<0.05).(2)与B组比较,C、D组小鼠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下降(P<0.05),而气道直径显著增大(P<0.05);C、D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A组比较,B、C、D组小鼠气道SMA-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组小鼠气道SMA-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C、D组SMA-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SMA-α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导致气道重塑反应发生的机制之一,罗格列酮治疗可延缓该反应的发生.

    作者:岳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氨溴索与头孢曲松钠存在配伍禁忌1例

    2010年10月我院收治1岁肺炎患儿1例,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氨溴索化痰治疗.在头孢曲松钠输液完毕更换氨溴索液体时,发现莫菲氏滴管内出现乳白色混浊,立即更换输液器,中间以5%葡萄糖间隔,未见白色混浊出现.同时笔者对这两种药物进行试验观察,同一注射器先后抽取两种药物[1],立即出现混浊,静置2h仍呈现白色混浊,无絮状物,无沉淀.

    作者:杨金梅;张玉忠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合性尺桡骨骨折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多发于青少年.两骨完全骨折后,折端可发生重迭、旋转、成角和侧方移动4种畸形.在治疗时,必须将两骨远端正确复位,并保持复位后的位置,给予精心的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2007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鹏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122例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1994-2011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122例,男72例,女50例;<10岁101例(82.79%);多发生在给药30min内;以一般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反应及心血管系统等反应为主.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可导致不良反应,在儿童中使用更易发生,其不良反应有速发型和多系统损害的特点,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的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呼吸功能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是严重外伤(特别是胸外伤)、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迅速准确地分析血气酸碱平衡指标对于上述并发症的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作者:钟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症状,也是绝经后妇科病主诉之一,指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出现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80%以上.PMB的病因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的各种炎症和损伤及生殖器官的良恶性肿瘤.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共收治PMB患者82例(已排除外源性雌激素及阴道病变所致出血),PMB为阐明病因,现将其子宫内膜病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温晓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引流管的管理体会

    微创锥颅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定位准确性高、不受年龄和重要器官功能限制、预后好的特点.我科自2002年推广应用这门技术以来,共为200例颅内出血导致血肿形成的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渊智;黄载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2种方法用于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2种方法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加短效口服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治疗;对照组单用炔诺酮片(妇康片)治疗.观察随诊疗效并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完全止血率、经量减少率、周期正常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诊刮术配合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肯定,还可预防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生.

    作者:何其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门诊挂号员工作中应注意的重要环节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挂号处是门诊的第一站,接触就诊人员面广、复杂,因此作为挂号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全心全意地接待就诊人员,从而提高就诊人员的满意度.1 加强自身建设,塑造窗口挂号员的形象门诊是医院窗口,门诊挂号员更是医院形象的展示.挂号员的素质和形象至关重要,医德高尚,精神饱满,作风严谨,态度和蔼的挂号员形象,就诊人员一种可近、可亲、可信的感觉.

    作者:高宏飞;丁仁荣;姚洪河;于婷婷;高宏杰;高素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