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霞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31例,中度中毒组24例,重度中毒组13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中毒患者入院第1d(治疗前)、第3d、第7d及第14d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IL-18含量测定.结果 入院第1d、第3d、第7d及第14d百草枯中毒者血清IL-18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除轻度中毒组外,其余2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在14d内持续高水平,随发病时间的延长无明显下降(P>0.01).结论 血清IL-18水平在中、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体内持续高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正相关,可能是肺纤维化的重要预测因子,可以作为临床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刘云海;宋大庆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个体量化教育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 5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随机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患者预先设计好的个体量化健康教育.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评价患者在治疗时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结果 两组患者在同类项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行为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量化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改变.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乙二醇中毒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观察10%乙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防冻液中毒的疗效.方法 10%乙醇持续静点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防冻液中毒.结果 5例患者治愈4例,1例遗留慢性肾功能损害.结论 10%乙醇持续静点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防冻液中毒,安全有效,早期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吴晓凤;梁月娟;任文彬;王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5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微创术后静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头颅CT血肿大小及周围水肿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尼莫地平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血肿吸收及周围水肿减少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尼莫地平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
作者:徐长中;陈少泉;丁子良;唐金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在治愈情况、死亡率的控制情况都有很好的作用.结论健康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明显,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健康护理来改善患者的情况.
作者:谢娟文;吴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了解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220份病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临床应用正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对病人实施护理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正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对减轻病人的病痛,促进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服药带来的副作用.
作者:许秀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接受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的受术者在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站选择自愿要求放置IUD避孕而无禁忌证的已婚育龄妇女,将58例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的临床确诊受术者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9例.对照组受术者进行常规放置IUD;观察组受术者进行手术之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两组受术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后发现,观察组受术者在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受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术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术的受术者在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受术者在围术期内的疼痛明显减轻,不会导致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少尿期、多尿期、蛋白尿和血尿消失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DAIN,具有协同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建兵;李翠平;杨玉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13%~21%,病死率高达70%~80%.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肺部感染在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先受累,其发生率为13%~18%,因肺炎引起的死亡高达20%~50%,所以能否有效地防治肺部感染至关重要.故本文以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代表从不同方面、各个角度来报告防治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主要有:病室的环境及空气消毒;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了解血象及血气分析结果;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拍背;正确执行脑脊液漏的护理;口腔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维持营养及饮食的护理要点.
作者:程慧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分别采用厄贝沙坦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彭大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不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心功能III级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较心功能IV级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较好,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理和适当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对症处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士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基本但又重要的基本功,它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挽救危重患儿生命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通过我在临床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护理体会.
作者:洪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为探讨崩漏中医饮食疗法,查阅了临床文献报道,检索了关于崩漏饮食疗法的临床研究内容.认为崩漏饮食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辅助疗法,主要从饮食原则、止血、辨证施食几方面进行研究.中医饮食疗法对于崩漏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聪;李柳骥;侯中伟;邢建民;翟烨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在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作用.方法 对泌尿外科8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已行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观察与护理.结果 患者术前能积极配合手术准备,术后恢复顺利,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结论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方法,有效和完善的护理是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黄慧玲;黄晓娟;谢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我院门诊小儿用药中的常见问题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小儿门诊处方1000份,按药物种类主要分为三大类,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与糖皮质激素类,对三种药物使用中的问题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小儿使用抗生素比例大,占88.5%;使用的抗生素中以1、3代头孢菌素为主,用量大的为头孢唑啉钠,占33.45%;解热镇痛类占65.7%,以布洛芬与扑热息痛为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占26.8%.以地塞米松、布地耐德为主.结论小儿用药应考虑其生理特点及代谢情况,对药物的组成进行详细了解,以免出现重复用药及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黄亚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乳房疾病,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其效果较好,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树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社会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91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应用WHOQOL-100问卷评价OP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除社会关系领域外,其他6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延伸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改善OP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敏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33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38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平均年龄69.6岁,患者均有多种基础病,接受侵袭性操作占35.6%,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88.3%.结论老年人院内肺部感染因素中有多种基础病,高龄,侵袭性操作,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合并真菌感染明显增加,细菌耐药明显提高.
作者:周冰;奚艳;朱益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的活动性鼻出血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诊活动性鼻出血患者72例及无活动性鼻出血的急诊鼻出血患者31例(对照组).就诊时常规测量血压.结果 急诊活动性鼻出血患者年龄、高血压患病率、就诊时的血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活动性鼻出血患者高血压患病率较对照组更高,就诊时的血压也较对照组高.
作者:郝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社区内0~7岁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搜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社区医疗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0至7岁儿童的资料,对该类人群每年和每一年龄段贫血患病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我社区0~7岁贫血儿童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0~2岁的儿童患贫血的几率高于2~7岁的儿童.结论虽然社区贫血患儿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该病仍然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障碍的一种主要疾病,在今后的社区医疗工作中必须加强对该年龄段儿童的贫血防治工作,使社区医疗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