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海洛因中毒15例临床分析

马静

关键词:海洛因中毒, 急性, 纳洛酮, 临床分析
摘要:近4年来我院收治海洛因中毒患者15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男11例,年龄18~41岁,中位年龄29.5岁;女4例,20~32岁,中位年龄26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源性心脏病继发低渗血症136例临床分析

    低渗血症是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上愈来愈受到重视.笔者通过对136例肺源性心脏病继发低渗血症的临床分析,进一步探讨患者发生低渗血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高对低渗血症的警惕,降低发病率.

    作者: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常见原因及对策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患者的血压观察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而且直接反应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和体液平衡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是血液透析中常见和严重并发症,是指血液透析时收缩压降低≥20mm Hg(1mm Hg=0.133kPa),或降低至100mm 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发生率为25%~50%[1].

    作者:安晓霞;曲丽娟;张东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源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87例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探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187例神经系统ADR按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药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神经系统ADR占我院ADR总例数的36.03%,共涉及14类药品,包括抗感染用药,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及解热镇痛药等.结论 警惕药品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减少神经系统ADR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吉萍;张峥;王国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4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4例)和AMI组(27例),AMI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作AMI模型.AMI组再随机分为AMI对照组(13例)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14例).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灌胃(5mg/kg),持续4周,假手术组和AMI对照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利用Real Time PCR法扩增并以GAPDH作为内对照相定量检测心肌营养素-1(CT-1)在各组样品中的表达量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Ⅰ型胶原产生.结果 AMI组非梗死区炎性细胞因子CT-1 mRNA表达、Ⅰ型胶原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显著低于AMI对照组(P<0.05).AMI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CT-1 mRNA与Ⅰ型胶原的变化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来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

    作者:张国天;刘宗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心房纤颤32例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房颤的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自觉心跳不规则,可伴有心功能不全,阵发性房颤可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房颤发生数小时,已有心房电重构,心房内可能已经形成血栓,并发体循环衰竭的危险性很大.

    作者:程瑞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BV患者血清IL-6与T淋巴细胞亚群、HBV DNA及肝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L-6与T淋巴细胞亚群、HBV DNA及肝功能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7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及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上述85例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L-6,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比较2组检测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试验各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肝组织损害程度(ALT、TBiL)呈正相关;CD4+、CD4+/CD8+明显降低,与血清IL-6呈负相关;CD8+明显升高,与血清IL-6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阳性亚组和HBV DNA阴性亚组CD4+、CD4+/CD8+、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着细胞和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紊乱,IL-6参与乙型肝炎免疫损害,可作为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的监测指标.

    作者:武超玉;贾德兴;王万鹏;张乐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 06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0例.对照组羊膜腔穿刺成功后注入利凡诺100mg,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于12h后在阴道后穹窿放入米索前列醇200μg.观察记录2组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等.结果 观察组产程及临产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进行中期妊娠引产,不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刺激和胎膜破裂,不影响胎儿一胎盘单位和将来的妊娠,可缩短产程,宫缩适当,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林娟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今后临床药学的重要任务.为了解掌握医院临床用药现状及存在问题,推动合理用药工作的发展,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笔者将医院门诊、住院2处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合理用药的几大状况同时进行分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腺样体肥大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

    目的 检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腺样体肥大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与伴儿童OSAHS的腺样体肥大的关系.方法 将60例患儿分为腺样体肥大伴OSAHS组30例及正常腺样体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2组T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及CD4+/CD8+值,并分析2组间的差别.结果 OSAHS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8+细胞数及CD4+/CD8+值分别为(0.274±0.072)、(0.156±0.058)、(1.850±0.170),均高于正常腺样体组的(0.161±0.079)、(0.109±0.057)、(1.490±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4+细胞数明显多于CD8+细胞数.结论 OSAHS的腺样体肥大与腺样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作者:赵娜;韩在文;徐(衤真);孙艳艳;李红梅;林立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8例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中出现急性左心衰竭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出现心源性休克6例,其中死亡3例,出现阿-斯综合征4例.终治愈12例,好转3例,死亡3例.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有心源性休克者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作者:夏应勇;黄禄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血量及难产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难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患者26例撤机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治疗为很多危重患者创造了延长生命和恢复健康的机会,但是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还延长了住院时间,并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因此及时撤机相当重要.

    作者:张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抗病能力低下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

    抗病能力低下,中医为正气不足.正气是对邪气而言,其含义有二,一指人体对疾病防御、抵抗和自然再生能力,以及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指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与正气相对的为邪气,邪气即致病因素的总称,正和邪是对立的一对矛盾,正气经过斗争,其结局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作者:国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漂浮导管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漂浮导管自1970年应用以来,已成为监测危重患者、估计左右心室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的重要方法,它可直接在床边进行压力及心排出量等血液动力学监测,适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栓塞、严重创伤、各类休克等[1],现将我院5例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妙华;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疗程均20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肖敏;吕荣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日常病理切片技术的几点体会

    病理常规制片技术是基础的病理诊断技术,切片质量是指导医师做出准确诊断的重要保证,正确的病理诊断离不开一张优质切片.常规石蜡切片是制作HE切片的重要环节,现将切片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新新;付红霞;李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维A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维A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维A酸单药诱导化疗,观察组采用维A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三药诱导化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缩短,相同治疗时间后外周血中早幼粒细胞明显降低,无维A酸综合征发生,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维A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三药诱导化疗可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吴春农;雷景萍;宋光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特点.方法 对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颈动脉彩色普勒超声检查和相关血生化检查.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42.6%,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需定期全面检查和综合治疗.

    作者:杨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物灌注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临床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生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也有所降低.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随着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为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提供了时间保证.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甲氨蝶呤(MTX)治疗32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松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镇痛分为2组,Ⅰ组采用传统法,穿刺间隙为L3~4;Ⅱ组采用改良法,穿刺点为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术后镇痛观察和比较项目: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PCA的按压次数;患者总体评分:优、良、一般、差;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时间分别为术后6、12、24、48h.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传统的单点法和改良的双点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Ⅱ组满意率高于Ⅰ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改良法术后PCEA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患者的术后总体满意率高,可以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的选择.

    作者:陈勇;侯明勇;董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