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广莲;孙慧芹;周凤祥
霉菌性龟头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龟头炎性反应,为男性多发病,多见于性生活不洁及长期应用抗生素致抵抗力下降者.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下注、瘀热生虫所致.笔者使用避孕套行中药浸浴治疗26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勇;种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对60例肠梗阻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超声显像分析.结果 60例中28例为高位小肠(空肠)梗阻,32例低位小肠(回肠)及结肠梗阻.其中有54例经手术证实,另6例经临床证实,B型超声诊断率为100%.结论 B型超声对肠梗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雪松;李玉波;李灿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办法>中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作者:雷玥婷;魏智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留置胃管是临床各科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护士们都非常熟悉这项护理技术.其操作的核心是:当胃管通过咽部时(6~14cm处),患者可能有恶心,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作者:梁雪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积极防治该病对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预防宫颈癌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站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00例,均收到显著疗效,一次性治愈率达到 94.5%,且患者无痛苦,深受患者欢迎,现将治疗方法及临床观察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百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秋冬季节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这是由于天气变冷了,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变得缓慢,这些问题都易导致特别是老年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硝酸甘油作为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它可缓解各类心绞痛.虽然该药已应用多年,但是作为患者随时救命药品,目前还有不少患者在使用时对它缺乏正确的认识,现将应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NAC静脉给药组(A组,44例)和口服给药组(B组,42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静脉给药组及口服给药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和大自主通气(MV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FEV1,FVC,DLCO,MVV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NAC静脉给药及口服给药均疗效显著,2种给药途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口服给药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范亚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而院前急救是指对急、危、重患者在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护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体会,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急救接警相结合,对安抚患者及求助者,帮助初目击者对患者实行初步急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工作的优劣,是医院整体水平的反映,不仅对医院的声誉产生重大的影响,更关联着医院的总体效益.为此,我院确定新的管理重点,切实强化门诊服务质量,从强化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入手,强调全员参与,在门诊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作者:白银花;张红玲;路萍;丁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脑出血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多,后果严重.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2006年共收治重症烧伤患者91例,男80例,女11例.其中有5例男性患者出现乳腺增生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患者烧伤后应用头孢匹胺钠抗感染,奥美拉唑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原因与头孢匹胺钠和奥美拉唑同时应用有关.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心脏猝死(SCD)是指任何心脏疾病引起的发生在院外、急诊室内的突然死亡,并且死亡时间必须在有症状出现后1h内通常称瞬间死亡.SCD可能由于室速(VT)/室颤(VF)、心脏停搏或者非心律失常性原因所致.
作者:徐庭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呼吸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1)喉结核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41.7%(P<0.01);(2)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31.2%(P<0.01);(3)支气管结核并肺不张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22.2%(P<0.01);(4)多耐药菌和空洞型肺结核治疗组及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7%、62.5%(P<0.01),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8.3%、25.0%(P<0.01).结论 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朱勇峰;蒋之;胡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侵袭性强,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手术复发率高,故寻其病因、提高疗效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又称粉刺性乳痈、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以肿块为首发症状,术后复发率和误诊率较高.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全身各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国内外有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多层螺旋CT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4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MSCT表现进行评价,探讨MSCT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81例行气管插管的严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据气管插管时间临床指标分为2组,即常规气管插管组(常规组)49例和早期气管插管组(早期组)32例.比较2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及检验指标变化、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早期组气管插管前后生命体征稳定,心率、呼吸、血压、PaO2、PaCO2波动不明显(P>0.05),血乳酸无加重;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肺炎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对严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气管插管可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万杰;任朝来;张如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47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用唑来膦酸4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40min,间隔4周重复给药1次,连续给药2次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为80.8%(38/47),其中显效25.5%(12/47),有效55.3%(26/47);不良反应为头晕、乏力、发热及一过性骨痛等,发生率较低.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建芳;刘驯炎;杨宏凯;周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加重,临床上临终患者日益增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及负担.临终护理是指对那些在医学上已经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的护理.
作者:牛欢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颈型高血压因其病因明确,如诊断及时、明确,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治疗,常使大部分患者获得痊愈.笔者采用手法按摩治疗11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鲁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48例和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48例,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7d、30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于治疗后30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结果 2组治疗后3d、7d、3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30d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38/48),高于对照组62.50%(30/4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早期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石广莲;孙慧芹;周凤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