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坤
经济特区由于人口流动频繁和人群的文化层次不同,性传播疾病发生率较内地为高[1],尖锐湿疣在本区较为常见,现将我科2007年9月-2008年5月收治的26例阴道尖锐湿疣以黄药子凝胶治疗的疗效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黄伟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免疫增强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方法 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62例均给标准化复治化疗方案2H3R3Z3E3S3/6H3R3E3,治疗组加微卡,治疗从化疗第2周末开始,每2周1次,22.5μg/次,深部肌内注射,至化疗结束.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0.7%,对照组治愈率75.6%,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能提高人体免疫,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确切.
作者:尹强军;黄利;王渝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又称粉刺性乳痈、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以肿块为首发症状,术后复发率和误诊率较高.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全身各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国内外有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多层螺旋CT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4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MSCT表现进行评价,探讨MSCT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秋冬季节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这是由于天气变冷了,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变得缓慢,这些问题都易导致特别是老年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硝酸甘油作为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它可缓解各类心绞痛.虽然该药已应用多年,但是作为患者随时救命药品,目前还有不少患者在使用时对它缺乏正确的认识,现将应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的急症,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术后的监测与护理对预后极为重要.现将笔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振华;李绍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理养清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自拟理养清萎汤随症加减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以上.结果 好转11例,显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理养清萎汤治疗CAG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唐友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测定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96例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感染的心力衰竭患者92例进行比较.结果 C反应蛋白在心力衰竭合并感染组患者中含量明显升高,与无感染心力衰竭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心力衰竭组为(81.4±56.3)mg/L,心力衰竭无感染组为(10.2±5.4)mg/L(P<0.01),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炎性反应的消失,C反应蛋白降至(11.5±5.4)mg/L,已接近正常人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可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参考,同时连续监测也能判断抗生素的疗效,有利于病情的观察及调整抗生素的剂量与种类,应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赵彦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留置胃管是临床各科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护士们都非常熟悉这项护理技术.其操作的核心是:当胃管通过咽部时(6~14cm处),患者可能有恶心,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作者:梁雪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修复22例22处损伤创面,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22例22处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6~12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mm.结论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作者:姜厚森;王成琪;刘光军;谭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又称艾滋病(AIDS),已成为危害全球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经刻不容缓[1].因此对HIV抗原抗体的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检测内容主要有P24抗原、HIV抗体、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现就HIV的实验诊断方法作如下简述.
作者:李晓鹏;王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传统西医药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疗程均2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均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
作者:王广君;田云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并不少见.由于患者反应能力差,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多在出现并发症时才引起注意.2000~2007年,我院行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本病患者6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梅;邢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注射,或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并于丙泊酚单独静脉注射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米索前列醇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10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术中用药少、PAAS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丽萍;郭明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的脑电图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及发作类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头部CT证实为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并随访其癫痫发作的情况.结果 在29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继发癫痫发作29例占9.7%,癫痫发作患者以全身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可见急性期多为高波幅慢波,单侧或双侧出现,恢复期可渐出现α节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痫的较常见原因.癫痫的发作与病变部位及病变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王英杰;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产妇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疾病,目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轻者影响产妇的健康,重者危及生命.统计我院2002年5月-2007年5月住院分娩产妇为1 946例,出血量超过500ml以上者44例,发生率2.26%.
作者:林淑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包括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之间的骨折,其中以粗隆间骨折常见.老年人多发,男女差别不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老年人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7年1月-2007年1月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80例ASA I~II级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末次给予0.25%罗哌卡因10ml 30min后开始术后止痛.A组,持续给予0.2%的罗哌卡因;B组,持续给予0.3%的罗哌卡因;C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氯胺酮0.4mg/kg;D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吗啡2mg.4组均应用福尼亚恒流镇痛泵(固定速率为5ml/h).观察术后12h、24h、36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焦虑、烦躁不安、神经质一系列精神症状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镇痛VAS评分明显高,与其他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的运动阻滞程度分级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间无差异(P>0.05).D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15.0%),皮肤瘙痒4例(20.0%),嗜睡2例(10.0%),其他3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加0.2%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既可减少罗哌卡因的剂量,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镇痛效果满意,运动阻滞轻,并发症少.
作者:刘振明;丁蒙;吴彦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肺炎仍是老年人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被认为是老年人的自然终点[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深入,医疗工作者将面临巨大挑战,作为老年人健康重要杀手的肺炎也将倍受关注.现将我院21例老年肺炎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邓鸣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办法>中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作者:雷玥婷;魏智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尿激酶100~15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00ml 30min静滴完毕,同时配合低分子及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过程中对其疗效,安全性,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溶栓2h后,19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63.3%,4周后观察,预后良好21例(70.0%),死亡5例(16.7%).结论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是溶栓的禁忌,尽早溶栓治疗可减低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从而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宏岩;付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