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试患者药物过敏的观察与处理

夏秀梅

关键词:皮试, 过敏, 观察, 处理
摘要:对患者注射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做好对皮试患者的观察与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和有效用药,做好皮试患者药物过敏观察与处理,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询问过敏史,注意观察,认真辨别皮丘等步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2007年收治的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2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能够抗炎,缓解气道痉挛,减轻肺氧化损害,明显改善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压疮的防治

    压疮初称为席疮,再发展称为褥疮,现称之为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它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护理并发症之一[1].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56例麻醉

    近年来我院实施老年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PCNL)56例.现对麻醉处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ASAⅠ~Ⅲ级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老年患者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60~76岁.硬膜外麻醉31例(ASAⅠ~Ⅱ级患者);全麻25例(ASAⅢ级患者).

    作者:赵兵;刘文东;刘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2种方案评价探讨

    目的 分别采用胰岛素泵(CSⅡ)、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方法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20例、MDI组33例,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 CSⅡ组胰岛素用量少,HOMA-IR降低明显,IAI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率低,体质量增加少.结论 C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优于MDI.

    作者:唐志浩;徐贞;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头皮静脉注射的技巧

    老年患者由于衰老,其静脉管 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由于这些特殊情况给静脉输液增加了困难.笔者只好选择头皮静脉注射.现将技巧报道如下.

    作者:江丽娜;陈永庆;仇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64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潜在严重并发症, 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大、小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减退, 常合并感染、肝肾功能不全, 在治疗过程中常因用药不当、运动和饮食不合理造成低血糖.

    作者:张淑贵;龚莹;焦亮;蔡可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谷维素引起荨麻疹1例分析

    患者,女,32岁,因经常失眠、疲乏,心悸于2008年4月5日来我院就诊.经检查无阳性发现,故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给予口服谷维素、地西泮药物治疗,嘱在晚睡前服用地西泮5mg,谷维素10mg.服药后1h突然感觉皮肤刺痒,胸腹部出现红色丘疹和斑块,用手指搔抓时瘙痒加剧,丘疹和斑块迅速遍及全身随即就诊,详细追问病史,既往未用过谷维素,近日也未服用过其他药物,亦未进特殊食物.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出血性脑梗死10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区继发性出血,CT及MRI的广泛应用使临床诊断有了明显提高,为治疗争取了良好的时机,我院自2003年6月-2008年6月以来共收治出血性脑梗死10例,经治疗好转9例,死亡1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0~75岁,中位年龄57岁,既往有高血压8例,高血脂9例,高血糖6例,风湿性心脏病及冠心病3例,病初尿激酶溶栓治疗1例.

    作者:聂桂红;宋书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及环境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 发病率已达2%~3.6%[1],仅次于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位于第三.恶性肿瘤是一种高消耗性疾病 , 而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 ,造成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失衡 ,引起机体诸多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结果 术中输血12例,平均输血400ml.术后14~35d可扶拐负重行走.43例获随访4~4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4.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4例,良23例,可6例,优良率达86.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具有早期下地活动训练,功能恢复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作者:杨绍银;庞勇;张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健康体检常见疾病及预防

    2008年,笔者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 470例次患者进行了健康汇总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脂肪肝位列前2位.1 高血压1.1 患病情况高血压各年龄段患病情况,见表1.

    作者:薛光玉;柴桂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运用体会与建议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绿色药品的认识和理念越来越高,中医中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赞同,对中药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中药汤剂已经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与节奏.煎药时间长、携带不方便,特别是中药煎煮要求以银具、陶瓷、砂锅煎煮为佳,而人们日常生活大多采取铁锅煎煮,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黄建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术毕前追加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比较

    目的 比较术毕前追加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80例ASA 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均以咪哒唑仑、维库溴铵、异丙酚、芬太尼诱导,以异氟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2组分别于术毕前10min静脉注射追加芬太尼1μg/kg(Ⅰ组)、舒芬太尼0.15μg/kg(Ⅱ组).分别纪录麻醉前患者的呼吸次数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的呼吸次数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比Ⅰ组苏醒和呼吸情况更平稳.结论 在复合麻醉中于患者苏醒前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EA的发生,且比应用芬太尼更为安全.

    作者:陈永凤;笱晓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日常用药也需要做正确宣教

    日常用药,广泛应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吃药看起来非常平常和容易,但正确用药也有很多学问和应遵循的医学知识.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应了解患者有关过敏史,使用中需加强病情观察,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日常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许京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析纤支镜在气管支气管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支气管结核指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结核性病变.常由肺结核继发而来,多见于20~40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患者胸部影像检查无异常,临床易误诊误治.通过纤支镜检查可早期诊断,早期抗结核治疗,从而减少支气管狭窄不可逆损害的发生.

    作者:王文清;刘晓敏;张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气性坏疽患者18例护理体会

    我院骨科自1998~2006年共诊治18例气性坏疽患者.15例在院外治疗后转入我院,因延误治疗导致12例截肢,3例合并脓毒血症而死亡.其余3例患者首诊在我院,治愈出院.18例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现将早期病情观察,围术期护理及预防交叉感染等方面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换位思考法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换位思考即指人们对各种事物或现象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随着护理观念和护理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护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健康教育效果不令人满意,导致患者的投诉案例不少,严重的导致病情加重,延长治疗时间,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身干预改善结核病患者睡眠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身干预对改善结核患者睡眠改变的影响及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在睡眠形态紊乱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与情绪渲泄、认知行为干预、及针刺按摩等心身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率(70%)明显大于对照组(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变化比较,观察组病灶显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身干预可明显改善结核患者的睡眠形态,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提高免疫力,具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段修英;李士娥;邱清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白芍总苷(TG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患者分为2组,MTX组28例仅口服MTX治疗,TGP+MTX组31例口服MTX加TGP治疗,疗程均3个月.结果 治疗4、8、12周,TGP+MTX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93.5%、96.8%,略高于MTX组(分别为82.1%、85.7%、9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显著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水平,但TGP+MTX组更显著,且肝功能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TGP+MTX联合方案起效快、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更高,较适合老年RA患者.

    作者:尚桂莲;刘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肺栓塞15例临床分析

    急性肺栓塞(APE)是栓子填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因其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院自2003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肺栓塞患者15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肺栓塞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72岁,其中50~70岁10例占66.7%.

    作者:刘丽梅;刘晓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