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锋;张金华;陈开贵;刘建刚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和多见病[1],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发病率没有精确统计,约占腰部疼痛患者的35%[2],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0%~20%[3].我院对近年来236例腰间盘手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铁洲;卞传华;闫晓东;周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MCT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改变.结果 MCTD主要表现为雷诺现象41例(91.1%)、关节炎39例(86.7%)、手指肿胀32例(71.1%)、发热21例(46.7%)、多形性皮疹21例(46.7%),以及抗核抗体(ANA)和核糖核蛋白抗体(RNP)均显示阳性(100%).10例无临床肾损害证据的患者肾穿刺病理均显示肾小球存在的病变,其病理分型为:系膜增生型7例,膜型2例,微小病变型1例;肾小管病损7例,肾间质病损5例,血管病损5例,免疫荧光阳性6例.结论 MCTD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存在亚临床损害.
作者:王瑞彩;王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血液灌流是借助于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入装有固体吸附剂的容器中,吸附清除血液中内生性、外源性毒物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血液灌流常用于药物或毒物中毒,近年来临床也用于尿毒症的治疗.所以我们必须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及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芹;李庆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用药中,使用量大范围广泛的一大类药品.随着抗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与更新换代,使一些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疾病得到了治疗.
作者:杨理会;韦又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活血祛风定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6例,给予活血祛风定痛方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73.91%.随访3个月痊愈病例无复发.结论 活血祛风定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谭文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和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2组均能显著改善早期DN患者UAER(P<0.05或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FBG、BUN、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作者:王福诩;黄卓尧;伍军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研究因食用变质腊猪肉致使3例儿童先后罹患急性坏死性肠炎,2例病死.患儿家居农村,家长将贮藏在坛中9个月的腊猪肉取出约2 500g,当时发现已虫蛀表面腐烂变质,仍洗净煮食,全家8人食用.其中成年5人均未发病,3儿童先后发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成;肖世富;刘永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膝骨关节炎患者75例,其中针刀组50例,针灸组25例;采用Lequesne等的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对每例患者疗程结束前、后进行评分,以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变化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针刀组有效率为98%,优良率为80%;而针灸组有效率为92%,优良率为56%.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而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传统针相比,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易获得高效针感、疏经通络祛邪作用迅速而完全等特点,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吕春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并居高不下.虽产后出血常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发生,但与产妇产前高危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如何及时处理产前高危因素,评估病情,有效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是当前处理的重点.回顾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住院分娩产妇8 470例中产后出血270例(2.44%)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敏莹;周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联用双虎清肝颗粒(12g/次,每天2次)和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6个月.应用RI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各组患者血清LN、HA、PCⅢ、CIV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LN、HA、PCⅢ、CIV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于占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原发性心肌病的45.6%~66.7%,发病率居心肌病首位.近年来该病在国内外均有增多趋势.我院自199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扩张型心肌病90例,现就其具体诊治体会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逯锁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近几年趋向年轻化,其发病率以及致残率很高,是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本文主要对脑血管疾病继发脑癫痫的30例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菊;赵凤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复苏是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础上,保护并恢复脑功能的急救技术.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 心跳恢复后脑复苏逐渐成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脑复苏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对脑复苏的治疗和护理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的腹腔疾患.1978年等首次发现并命名,其病因未明.近年来临床报道逐渐增多,但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故极易误诊.现就我院诊治的3例腹茧症患者予以报道.
作者:何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外科手术对患者是件强烈的应激事件,导致患者自身的情绪较日常更加脆弱、敏感、易激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艺术调节人的形神,促使患者身心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治疗方法.音乐疗法可分为主动性音乐疗法、被动性音乐疗法和综合性音乐疗法,而被动性音乐疗法是目前音乐疗法的主要手段,但应用于手术室的文献报道极少.笔者研究音乐疗法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霞;程颜芹;刘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与肠道动力学异常及内赃感觉异常有关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疾病,尽管IBS不危及人的生命,但却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收集了1997年以来连续登记的IBS患者654例,均符合IBS诊断标准.从这些病例确诊IBS前的诊疗记录中发现仅218例(33.3%)初诊IBS,365例(55.8%)曾被误诊误治,另71例(10.9﹪)诊断不明.本文就365例IBS患者误诊误治情况作如下分析.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培氟沙星(Pefloxacin)属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化学结构是在诺氟沙星的哌嗪环对位氮原子上的氢被甲基所取代而成.与诺氟沙星比较,培氟沙星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脑脊液中也有较高浓度,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肾和肝脏排泄,血浆半衰期长达10~13h.
作者:陈斌;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3种药物分别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急诊和住院治疗的73例PSVT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30例)、普罗帕酮组(22例)和美托洛尔组(21例),分别缓慢静脉注射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美托洛尔,比较终止PSVT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治疗后有效23例,无效7例,有效率76.7%;普罗帕酮组治疗后有效17例,无效5例,有效率77.3%;美托洛尔组治疗后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81.0%,3组治疗PSVT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3组治疗后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3种药物都能安全、有效地终止PSVT.
作者:杨成奎;王惜诵;靳海东;胡静;谭清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显微计数法分别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前后药液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多于配伍前(P<0.05),不溶性微粒的数量与放置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稳定性在规定限度内,仍可能诱发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颖;曹烨民;堵玉萍;钱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综合性系统化素质管理,是医院各部门和各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中起重要作用.为达到质量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我院手术室多年来通过运用<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对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无菌切口感染率<0.5%,具体质量管理措施如下.
作者:鲜玉梅;曲志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