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研究

陈瑜;裴涛;张宁

关键词: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索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CD-RISC)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方法 采用修订的CD-RISC简体中文版,对153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经项目分析后,随机选取一半样本使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一半样本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修订后的CD-RISC量表共19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三因素结构,命名为顺应性、坚韧性、自主性,累积解释率为53.20%.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x2/df=3.83,RMSEA=0.06,GFI=0.92,AGFI=0.90,CFI=0.92,NFI=0.89.结论 CD-RISC中文修订版的三因素结构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更合理.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阳性强化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心理问题之一[1].任艳玲[2 ]研究发现ADHD儿童存在反应抑制功能缺陷,因此导致其冲动、固执、自控力差的行为特征.已有研究表明药物加行为联合治疗ADHD较单纯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更显著,并且药物加行为联合治疗组的药物用量低于单用药物治疗组[3].行为治疗主要包括正强化(即阳性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等[4].行为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尚未见对行为治疗中的阳性强化法并药物治疗ADHD的单独研究.本研究应用药物哌甲酯加阳性强化行为疗法与单独应用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行对照,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差异.

    作者:鞠红珍;潘淑先;王深化;于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漆黄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细胞内信号通路

    目的 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漆黄素对Aβ诱发小鼠学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通过侧脑室植入的引导管灌注Aβ (1-42)建立AD小鼠模型.Aβ灌注7d前开始每天进行漆黄素干预并持续至实验结束.Aβ灌注3d后,利用经典的水迷宫观察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实验结束后立即分离海马组织,提取核蛋白和总蛋白,分别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小鼠海马核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水平及其下游靶基因血红素加氧酶(HO-1)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γ-GCL)催化亚基(GCLC)和修饰亚基(GCLM)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1)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漆黄素干预组[10mg/kg:( 17.54±3.56)s;20 mg/kg:( 13.04±2.36)s]较Aβ (1-42)模型组[(25.40±3.33)s;(1.70±0.05)次]能够剂量依赖性明显降低潜伏期,并增加穿过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 10 mg/kg:(2.50±0.40)次;20mg/kg:( 3.50±0.3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 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结果显示,漆黄素干预组较Aβ(1-42)模型组能够明显增加海马核内Nrf2蛋白表达水平(10 mg/kg:0.11±0.01;20 mg/kg:0.16±0.02),上调HO-1 (10 mg/kg:0.56±0.06;20 mg/kg:0.79±0.10)、GCLC( 10 mg/kg:0.61±0.04;20 mg/kg:0.86±0.09)和GCLM( 10 mg/kg:0.35±0.04;20 mg/kg:0.51±0.04) mRNA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漆黄素可有效缓解Aβ(1-42)诱发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促智作用很可能与激活内源Nrf2抗氧化中枢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金春慧;袁建民;程灶火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胶质瘤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微环境及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塞来昔布对C6细胞COX-2蛋白表达及PGE2分泌水平的影响.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正常诱导组、C6细胞上清组及塞来昔布+C6细胞上清组,体外诱导培养为DC细胞.观察DC形态学变化,检测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的表达.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及其体外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塞来昔布可呈浓度依赖性下调C6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及PGE2分泌水平.各组细胞均可诱导出典型DC形态.三组DC CD1a表达率(%)为(75.56±2.40,75.09±3.67,76.03±3.43),CD83表达率(%)为(72.04 ±3.45,71.44±3.78,73.63 ±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6上清组DC CD80、CD86表达率(%)分别为(58.41 ±3.85,58.22±3.25),低于正常诱导组(分别为70.36±2.91,69.3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应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IL-12分泌水平(pg/ml)低于正常诱导组(分别为137.88±5.33,186.04±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塞来昔布预处理C6细胞后可提高CD80、CD86表达水平(66.83±2.51,63.51±5.47,P<0.01)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12分泌水平(170.31±3.46,P<0.01),但仍低于正常诱导组(P<0.01).结论 塞来昔布可通过抑制COX-2蛋白活性,降低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PGE2水平,改善DC的表型和功能.

    作者:张洪涛;修春明;牛洪泉;王云波;汤国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基于事件前瞻记忆脑神经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前瞻记忆(PM)的脑区激活及神经机制.方法 共有15名健康志愿者入组,以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双任务范式,包括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作为刺激任务,应用GRE-EPI序列采集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 fMRI信号.应用SPM8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1)相对于对照任务,进行中任务主要激活双侧前额叶额极(x,y,z =6/-2,54/42,- 8/- 12,t=3.71),右侧的体感联合区(x,y,z=14,- 62,64,t=4.64)、颞上回(x,y,z=42,- 46,16,t=3.95)及旁中央小叶(x,y,z=10,- 22,76,t=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前瞻记忆任务主要激活双侧前额叶额极(x,y,z=-2/6,42/54,- 12/- 12,=3.28)及旁中央小叶(x,y,z=- 30/10,-22/-22,72/76,t=4.25),左侧中央后回(x,y,z=-38,-46,64,t=3.13)及枕叶(x,y,z=-30,-70,0,=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额叶额极(布罗德曼10区,BA10区)是前瞻记忆的关键激活脑区,BA10区内侧可能参与对外部线索的监控,支持前瞻记忆的BA10门控假说.

    作者:朱殿明;汤伟军;杨治良;徐一峰;刘登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抑郁症的功能性脑显像技术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复发率、自杀率[1],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功能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为代表的功能性脑显像技术能够对脑血流、脑代谢和脑受体进行显影,具有特异性高、放射小、示踪剂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在抑郁症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现将有关文献综述于下.

    作者:叶晨;赵幸福;庞卢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文拉法辛对大鼠听觉恐惧记忆消退的影响

    目的 采用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模型研究文拉法辛对恐惧消退记忆获得以及巩固阶段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在A环境接受听觉恐惧记忆训练,给予不同剂量文拉法辛腹腔注射后在B环境进行恐惧记忆消退训练和测试,观察药物对恐惧消退记忆的作用.结果 重复测量ANOVA分析组间消退不动时间百分比,测试条件( Pre-C,Post-C,Post-T) (F2,44 =458.958,P<0.001)、文拉法辛剂量(0,20,40 mg/kg)( F2,22 =43.026,P<0.001)、二者交互作用(F4,44=31.363,P<0.001);组内消退post hoc比较显示3组大鼠获得CS的恐惧记忆无差异;消退训练结束时3组大鼠均已消退,各剂量组间均无差异(P>0.05);消退训练之前30min腹腔注射高剂量文拉法辛(40 mg/kg)促进恐惧记忆组间消退,但不影响组内消退,中剂量(20 mg/kg)易化作用不显著.结论 文拉法辛可以促进恐惧记忆的消退,这种易化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惊恐障碍等疾病的恐惧焦虑情绪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王丽莉;杨程皓;司纪剑;杨建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后疼痛评估护理实践问卷中文版初步修订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 翻译和修订术后疼痛评估护理实践问卷(Postoperative Pain Assessment Nursing Practice Questionnaire,PPA-NPQ)并测试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专家咨询等一系列方法翻译并修订中文版术后疼痛评估护理实践问卷,指导258名外科护士现场答卷,并应用SPSS17.0进行问卷信、效度的统计分析.结果 中文版PPA-NPQ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0.889、分半系数为0.729、重测信度0.875,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0.857、分半系数0.797~0.862、重测信度0.846 ~0.902;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704 ~0.818之间(P<0.01).结论 中文版PPA-NPQ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我国外科护士术后疼痛评估护理实践现状调查的测量工具.

    作者:叶赟;刘敏杰;张兰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七氟烷对小鼠短期记忆功能和海马突触短时程增强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七氟烷对小鼠短期内记忆能力及其对海马突触传递效能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吸入七氟烷后12h、24h、72h,分别用Y型迷宫测试进行自发交替和活动能力,离体脑片细胞外记录技术观测海马短时程增强(STP)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吸入1.5%七氟烷后12h可使小鼠的自发交替的百分率明显降低[(54.7±1.7)%,P<0.01],活动能力明显下降(16.4±1.3,P<0.01),在海马脑片上STP诱发后群峰电位(PS)幅值明显降低[(122.3±13.9)%,P<0.05],但在吸入七氟烷后24h和72 h均无影响.在离体海马脑片直接应用七氟烷后,可使基础[(83.5±8.9)%,P<0.01)]和强直后[(116.5±14.9)%,P<0.01)]PS幅值降低,但冲洗后PS幅度可恢复.结论 七氟烷在短期内可明显抑制突触传递效能,损害记忆功能,但无远期作用.

    作者:张邓新;陈莺;季永;赵志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学生冲动行为与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小学生冲动行为与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 BIS-11)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702名小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冲动行为和述情障碍.结果 (1)男生在无计划因子和冲动总分的得分上高于女生[(24.47±5.30)分,(23.40±5.59)分,P<0.05;(62.25±9.46)分,(60.35±9.91)分,P<0.05].高年龄组仅在冲动总分上的得分均高于低年龄组[(62.36±9.69)分,(60.29±9.68)分,P<0.01].(2)高冲动者在述情障碍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低冲动者[述情障碍总分(57.43±10.16)分,(46.55 ±8.77)分,P<0.01];BIS总分与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存在正相关( r=0.40,P<0.01);BIS总分与述情障碍各因子亦有正相关(r=0.25~0.33,均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辨别情感障碍、外向性思维、描述情感障碍对冲动总分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可以解释18%的冲动总分变异.结论 8~ 13岁儿童的冲动行为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儿童的冲动行为与述情障碍存在低至中度相关.

    作者:冯岩;邓云龙;管冰清;唐秋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异常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 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诱发电位P300和失匹配负波(MMN)的特征.方法 对21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26名健康被试(对照组)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MMN检测,比较两组被试F3、F4、Fz、Cz点P300和Fz、Cz、Pz点MMN的差异.结果 ①病例组反应时[(408.91±202.24)ms]长于对照组[(361.60±254.32)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P300潜伏期在F3、F4、Fz、Cz四点[分别为(385.92±53.14)ms,(400.31±51.32) ms,(386.77±62.68) ms,(374.77±57.61)ms]长于对照组[分别为(341.00±30.42)ms,(335.23±29.71)ms,( 338.65±30.09) ms,( 344.42±30.86) ms],病例组波幅在F4、Fz两点[分别为(4.68±2.90)μV,(5.83±3.73) μV]比对照组[分别为(6.71±2.57) μV,(7.99±2.78)μV]低,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病例组MMN在Fz点波幅[(2.77±2.25)μV]低于对照组[(5.87±3.28)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中央电极从前向后波幅逐渐降低,而病例组却与此相反.结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可以为其提供生物学基础.

    作者:赵瑾;杨来启;戴捷;吴兴曲;张彦;李亚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伴迟发性运动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铁沉积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脑铁沉积与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关系.方法 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测定伴TD(TD组,n=18)、不伴TD(非TD组,n=1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灰质核团的校正相位值(CP);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TD症状.结果 (1)调整年龄、性别、药物因素后,TD组黑质、尾状核CP值[分别(-0.194±0.040)rad,(-0.089±0.023)md]低于非TD组[分别(-0.163±0.033) rad,(-0.076 ±0.013)rad;P=0.022,0.023];(2)TD组尾状核CP值与AIMS严重程度评分负相关(r=-0.486,P=0.034);Logistic回归显示,黑质、尾状核CP值低(分别β=-72.12,- 156.43;P=0.029,0.037)、年龄高(β=0.370,P=0.042)与TD的发生有关.结论 TD患者基底节有脑铁过量沉积,并可能与TD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方斌;金梅;徐乐平;周菲菲;汪莉;纪菊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改良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 and foot shock,SPS&S)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大脑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齐拉西酮组以及齐拉西酮+ U0126组,每组6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为SPS&S处理组;齐拉西酮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每天灌胃齐拉西酮( 2.5 mg/kg),连续7d;齐拉西酮+U0126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连续7d给予齐拉西酮,并在每次齐拉西酮灌胃后0.5h,腹腔注射U0126(MEK1/2抑制剂)(0.5 mg/kg).各组在处理结束24h后,采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表现,并且在行为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脑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度,中央活动次数[分别为(76.23±54.76) cm,(4.60±1.14)次]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77±74.22) cm,(12.40±3.36)次]和齐拉西酮组[分别为(274.98±83.56) cm,(12.00±2.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与齐拉西酮+U0126组[分别为(138.14±41.98)cm,(5.00±1.58)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架十字测试中,各处理组在大鼠开臂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上的差异性与旷场实验的结果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pERK1/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齐拉西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齐拉西酮能改善PTSD动物的焦虑样行为,而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ERK1/2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王磊;杨帆;陈怡环;白渊翰;乔昱婷;彭正午;谭庆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障碍的流行情况及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交通事故幸存者人群中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ASD)的流行情况,并分析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cute Stress Disorders Scale,ASDS)对206名交通事故幸存者的急性应激症状进行评估,临床评估距离被试经历车祸时间为2 ~23d.结果 206名中国交通事故幸存者中共有61人为可能的ASD患者,发生率为29.6%;女性较男性ASD症状严重[(男(36.70±11.42)分;女(41.18±12.58)分;t=-2.14,P<0.05],已婚者较单身者ASD症状严重[已婚(38.37±11.94)分;未婚/丧偶/离异(30.86±8.37)分;t=5.22,P<0.01],文化程度低者较文化程度高者ASD症状严重[初中及以下(38.74±11.73)分;高中及以上(34.76±11.64)分;t=2.18,P<0.05];年龄(r=0.43,P<0.01)、车祸时是否有害怕/无助/惊恐经历(r=0.21,P<0.01)与ASD的症状表现严重程度相关,且年龄能正向预测ASD严重程度(β=0.29,P<0.01).结论 ASD在交通事故幸存者中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患,其主要的预测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车祸时害怕/无助/惊恐的程度.

    作者:李秀丽;王力;孙鲁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与眼区情绪识别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与眼区情绪识别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CTQ)对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评估,同时作眼区基本情绪识别任务(EBEDT)测试,与5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CTQ总分[(47.86±13.26)分]高于对照组[(34.27±7.27)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分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EBEDT总正确率[(73.42±11.86)%]低于对照组[(86.74±6.16)%],总平均反应时[ (4321.40±1956.83) ms]高于对照组[(2776.75±703.42) ms],喜、惊、恐、悲、厌和怒六种情绪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CTQ总分与EBEDT总正确率及喜、惊、悲和怒眼区情绪识别的正确率呈负相关(分别为r=-0.390,r=-0.419,r=-0.451,r=-0.391,r=-0.344,P<0.01);正常对照者CTQ总分与EBEDT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水平与眼区情绪认知能力存在相关,提示早年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

    作者:赵子丛;董毅;汪凯;朱春燕;谢雯;程赓;张爱国;李倩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Semaphorins-3A与突触素P38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内Semaphorins-3A、突触素P38的表达变化.方法 生后7d(P7)、14d(P14)、21d(P21)、28d(P28)四个日龄组SD幼鼠共320只,每个日龄组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模型组(SE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用戊四氮(PTZ)诱导SE,免疫组化法观察SE发作后1d、7d、14d、21d、28d五个时间点海马CA1区Semaphorins-3A及突触素P38的表达.结果 Semaphorins-3A阳性细胞在海马颗粒细胞层表达明显,阳性表达量随大鼠生理日龄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尤以P7组表达明显(如91 552.68 ±4664.69);不管大鼠日龄如何,SE发作后大鼠海马结构内Semaphorins-3A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特征及表达与NS组无明显变化,但是Semaphorins-3A表达量在SE后7d减少明显(如56938.84±5688.47).生理状态下P7组日龄大鼠P38表达在1~ 14 d(5413.18 ±48.77,6223.40±29.19,6902.94 ±78.51)内存在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21 d (7523.42±62.94)逐渐稳定.其他日龄组大鼠生理状态下P38表达相对平稳在同一水平上.P7、P14、P21和P28等各日龄组SE发作后1~28d的时间点上海马CA1区P38免疫反应产物的IOD值较NS组增加(P<0.05),其中均以SE发作后14d(如8408.35±55.73)增加达高峰.结论 Semaphorins-3A和突触素P38参与了发育期及癫痫持续状态下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变化.

    作者:袁宝强;崔湘君;李凡;张冬丽;袁婷婷;周保健;樊秋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及β分泌酶的影响

    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β-淀粉样多肽(Aβ)及β分泌酶(BACE)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数字随机表分为运动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做VD大鼠模型,术后4周后行水迷宫检测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海马Aβ,BACE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学习记能力下降,逃避潜伏期[分别为(101.34±19.67)s,(95.42±23.89)s,(89.39±22.67)s,(90.12±19.77)s]明显长于假手术组[对应为(62.13±11.38)s,(24.84±13.69)s,(16.98±12.51)s,(11.41±8.93)s] (P<0.05),运动组较模型组学习记能力增强[对应为(80.15 ±21.56)s,(51.24±20.91)s,(43.78±22.36)s,(45.67±20.8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大鼠海马Aβ灰度值(130.12±19.01),模型动组为(116.77±23.67),假手术组为(148.44±17.67),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运动组大鼠海马BACE灰度值(131.21±25.25),模型组为(120.53±10.21),假手术组为(162.38 ±28.11),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训练可下调VD大鼠海马BACE及Aβ的表达,进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叶青;王红卫;游咏;黄海芬;廖慧颖;潘思;黄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侧脑室形态学变化的高场磁共振研究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侧脑室体积、角度形态学变化,并分别对其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与MRI测量指标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对20例AD症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轴位全脑MRI扫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侧脑室体积大小、角度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相关性.结果 AD组侧脑室总体积、左侧侧脑室体积、右侧侧脑室体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积:AD组(71.53±3.25)cm3,对照组(65.39±4.59) cm3,t=-4.88,P<0.01),左侧侧脑室体积AD组(36.14±1.75) cm3,对照组(31.88±3.24)cm3],t=-5.16,P<0.00,右侧侧脑室体积AD组(35.42±2.8)cm3,对照组(33.22±2.48 )cm3,t=-2.58,P<0.01].AD左前角角度、右前角角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右前角角度(22.05±6.79)°,t=- 3.972,P<0.01].AD组左右侧颞角宽度于对照组左右侧颞角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左右侧颞角宽度与MMSE及FOM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侧脑室的体积及角度发生的此种改变或许成为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参照指标.

    作者:徐敏;王冬青;李月峰;殷瑞根;赵亮;赵天;王铮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护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界关注的问题,医科大学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对其学业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中,情绪智力和学习适应是两个重要因素.情绪智力指监控自己和他人情绪、情感,对其加以辨别并用以指导自己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可以预测学业成绩[2].但也有不同的结论,显示了本研究领域的复杂性和探索性.学习适应性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与学习环境保持一致,取得良好学习效能的心理倾向[3],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学习适应性能很好地预测学业成绩[4 ],而同时考察情绪智力和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预测是国内外仍很少进行的.此外,在医学生内部由于医疗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不同,培养时的教育策略也应不同,有必要了解不同专业情绪智力、学习适应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这对培养合格的医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雪妃;高金金;陈毅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锌指蛋白804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其药物疗效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锌指蛋白804A( ZNF804A)基因rs1344706和rs4667001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rs1344706位点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在Medline、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取关于ZNF804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其药物疗效的文献,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分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rs1344706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精神分裂症组中高于对照组[OR =1.13,95%CI(1.06 ~ 1.21),P=0.0003];rs4667001的G等位基因频率在精神分裂症组中高于对照组[OR=1.14,95%CI(1.04 ~ 1.26),P=0.005];rs1344706的不同等位基因携带者的第四周PANSS量表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ZNF804A基因的rs1344706 T等位基因和rs4667001 G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相关,rs1344706位点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无关.

    作者:王帅;李文强;张红星;赵晶媛;吕路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研究

    目的 探索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CD-RISC)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方法 采用修订的CD-RISC简体中文版,对153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经项目分析后,随机选取一半样本使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一半样本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修订后的CD-RISC量表共19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三因素结构,命名为顺应性、坚韧性、自主性,累积解释率为53.20%.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x2/df=3.83,RMSEA=0.06,GFI=0.92,AGFI=0.90,CFI=0.92,NFI=0.89.结论 CD-RISC中文修订版的三因素结构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更合理.

    作者:陈瑜;裴涛;张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