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王绍宇;杨戟

关键词:晚期妊娠, 心力衰竭,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局部麻醉
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的麻醉选择.方法 52例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Ⅰ组18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2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Ⅲ组14例,采用局部麻醉.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混浊度及新生儿预后、产妇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 Ⅰ、Ⅱ组产妇麻醉后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渐趋稳定,麻醉后循环呼吸功能各观察指标情况均优于Ⅲ组(P<0.05或P<0.01).患者术中平稳,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Ⅱ组产妇2例在胎儿娩出后出现急性肺水肿,5例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3分,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其中2例新生儿死亡.Ⅲ组羊水混浊度、产后出血均多于Ⅰ、Ⅱ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均适宜于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不同配伍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1 20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P组(单纯异丙酚),P+F组(芬太尼+异丙芬酚),P+T组(曲马多+异丙酚)和P+K组(氯胺酮+异丙酚)4组,每组300例.观察各组麻醉前后情况.结果 各复合用药组异丙酚用量均较P组减少,P+K组明显(P<0.05)P组和P+F组患者术中血压明显下降(P<0.05).各组患者术中SPO2均降低,以P+F组明显(P<0.05),各组患者均对术中情况无记忆.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是无痛人工流产术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肖加旺;黄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探讨

    临床药学工作在医院药学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好这项工作,深入临床第一线,参与用药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人们总是认为临床药学工作主要是以实验室工作为主,包括血药浓度测定、肿瘤药敏等,真正去临床直接面对患者是近几年才开展的工作,但是不少临床药师仍然有畏难情绪,我院目前已经建立了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固定有2名临床药师,呼吸科和神经内科各1名,每天参与查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监测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实施不良反应监测等.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如何找到深入临床的切入点,切实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谈一些体会.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

    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如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为骶管内麻醉,此麻醉方法在7岁以下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7岁小儿麻醉效果均不理想,此类手术可行腰部硬膜外麻醉,但硬膜外麻醉对于小儿创伤大,并发症多.近来我科对小儿在行部分腹股沟区手术中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剑鸣;吴伟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47例临床分析

    目前老龄人口增多,临床上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其器官逐渐衰退,病变刺激对器官影响存在,但是在临床表现中缺乏特点,所以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本文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4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0例异位妊娠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治愈147例,治愈率为98.0%.手术时间30~115(71.35±4.15)min,术中出血(48.13±22.52)ml;术后腹痛消失时间(62.81±16.31)h,肛门排气时间(40.50±12.03)h,住院时间(7.50±0.56)d;术后再次妊娠88例,其中宫内妊娠79例(89.8%),再发异位妊娠9例(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诊断明确和具备手术指征的异位妊娠患者,开腹手术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玉;田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头孢唑啉钠在食管、贲门癌择期手术中预防感染1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头孢唑啉钠在食管、贲门癌择期手术中预防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择期手术中使用注射用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感染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36例患者中118例(86.8%)未发生感染;1例(0.7%)颈部吻合口瘘经引流治愈;3例(2.2%)切口感染经引流治愈;8例(5.8%)并发肺不张,经支气管镜下吸痰、肺灌洗治愈;6例(4.4%)肺部感染经加大头孢唑啉钠用量及延长应用时间治愈.发生药物热2例,药疹3例,均于停药后自愈.全组无死亡病例,无二重感染.结论 使用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在食管、贲门癌择期手术中预防感染效果可靠,可以作为常规药物使用.

    作者:赵冰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糖脂代谢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糖脂代谢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疗过程中的水平变化,探讨糖脂代谢的有效干预机制.方法 251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和治疗组139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和葡醛内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观察糖脂代谢在NASH治疗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代谢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维生素E、葡醛内酯片和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的治疗方法,更能有效干预三酰甘油在肝内的过度合成,调节血脂代谢,但对血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丘熙廉;李佩文;刘韶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腹部按摩治疗便秘78例

    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气血失调、津液不足、脾肾两虚有密切关系,临床多以通便导泻为主的治疗方法,但远期疗效不尽如人意.笔者根据按摩腹部可以加强胃肠功能,调畅气机而达到健脾助运的目的.采用腹部按摩治疗便秘7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巩云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

    孕妇为适应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乳房和胎盘、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期所需要的营养必定要高于非孕期.孕产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孕妇自身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因而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非常重要.1 孕妇的营养需要孕期增加营养,关键在于所进食物应保持高热量,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但要注意避免营养过剩引起巨大儿和微量元素过剩引起的中毒反应[1].

    作者:鄂红莲;白杨;孙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PDCA循环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 探讨PDCA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建立高素质、技术精湛的临床教学队伍.方法 将2003级本科护生54人作为对照组,2004年本科护生60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师徒式带教方法,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比较2组综合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带教模式可完善带教程序,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艳芳;王蕊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法莫替丁加微波治疗术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145例临床分析

    隆起糜烂性胃炎(CEG)又称痘疹性胃炎;疣状胃炎,其治疗方案尚未统一.笔者应用法莫替丁加微波治疗术治疗CEG患者1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其军;袁建源;吴华忠;孙秀菊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测定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病组65例、冠心病组60例和体检正常的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其晨尿MAU含量.结果 高血压病组与冠心病组的MAU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MAU含量高于高血压病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U是高血压病进展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因素,高血压病患者进行MAU含量的测定,有利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作者:贺光林;马艳茹;吴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IUD)为一种简单、易行、安全的避孕措施之一,但节育器嵌顿为其并发症之一.我院采用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取环术中,可使绝大多数绝经后妇女IUD顺利取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爱霞;倪竹青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超声心动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心动图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在当今心胸外科的开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将有关文献进行概述如下.

    作者:高庆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历经大规模循证医学的考验,是在世界各个地方都能获得的价格很低廉的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急性期的应用.特别是在一级预防人群方面,可使心血管事件降低15%[1].

    作者:李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丹乌降脂丸的研制与疗效观察

    目的 制备丹乌降脂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黄精、泽泻采用水煎煮,提取有效成份与其他药材的粉碎物混合.应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制首乌、山楂进行鉴别,并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选择高脂血症患者243例,分为治疗组134例与对照组109例,对照组给予脂脉康胶囊,治疗组给予丹乌降脂丸.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乌降脂丸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行,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作者:张旭;马艳;汪宇;岳莉;马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孕妇尿碘检测1 048例

    妊娠期碘缺乏可导致母亲和胎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孕妇碘营养水平直接影响着胎儿和婴幼儿的智能与体格的发育,是迄今所知由于缺碘诱发的新生儿出生缺陷智力障碍的可预防疾病之一.尿碘是控制孕妇碘缺乏的生物化学标志物,对评估孕妇碘营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孕妇尿碘值与新生儿尿碘值无明显差异,且呈高度正相关,因此,孕妇尿碘水平可以较好的反映母体的碘摄入量和胎儿、新生儿的碘营养状况[1].本试验通过对孕妇尿碘含量检测,对孕妇碘营养水平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宝凤;完燕华;陈庆勇;贾晓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妇女阴道炎症之一,因易复发,成为临床上棘手的问题.我站通过专职护士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有目的的、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赵书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腹部脏器外伤的超声诊断

    腹部脏器外伤是较为常见的急重症疾病,以交通事故、施工、殴斗为常见原因.特点有:患者数量多,病史无法描述,受伤部位不详,病情轻重不明,给诊断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我院近10年来,收治了千余名腹部脏器外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庆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能量合剂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能量合剂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IMS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氯磷定、阿托品及机械通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能量合剂,观察上述药物的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血胆碱酯酶活力(CHE)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及2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出现IMS至完全恢复自主呼吸期间阿托品用量减少氯磷定用量增多,治愈率提高,同时患者的CHE、TNF-α水平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量合剂可以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治愈率,减少药物应用剂量,同时有助于改善血浆CHE、TNF-α水平.

    作者:李爱军;傅绪栋;李金焕;张风云;党永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