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炎患者的护理

宋君

关键词:静脉炎, 护理
摘要: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诊的肢端肥大症1例

    患者,男,19岁.主因口干,多饮、多尿半年,意识不清1d,于2007年10月17日收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烦渴、饮水量明显增多,曾在当地查血糖13.9mmol/L,尿糖3+,予以消渴丸、二甲双胍治疗1个月,症状缓解不明显,并出现乏力、消瘦,在省级糖尿病专科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18mmol/L,2h血糖29.5mmol/L,空腹Ins 4.7mmol/L,C肽2.656μg/L,2h Ins 12.04mmol/L,C肽3.151μg/L,诊断2型糖尿病.入院前4d无诱因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1d前意识不清,烦躁不安转入我院.

    作者:杨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服务管理体会

    护理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行业服务是相通的,又有医疗行业的独特性:(1)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医院不能以追求利润为第一目标,而要更多的考虑社会效益,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2)服务的基本形式相对稳定,医院对品德的诊治具有专业性,其诊疗护理流程具有行业的规范性,患者一般到医院就医,也必须按照医院事先制定的流程接受服务;(3)高准入性,要具备相应的建设规模和技术要求,有必需的诊断治疗设备和符合执业资格的各类医务人员,执业过程中必须符合技术标准,必须提供全天候服务;(4)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患者,患者的心理、行为及对医院的期望值又有其自身特点.

    作者:魏续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双黄连不良反应3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双黄连粉针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甚至造成了过敏性休克死亡,应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感染性疾病812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其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3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各型偏头痛患者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应用盐酸氟西汀(百忧解)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6周以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振宇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交通事故451例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镇江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高发时节及交通事故伤的特点,以揭示镇江市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减少镇江市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 收集镇江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2008年出诊的交通事故资料及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对镇江市2008年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451例,高发年龄是20~60岁(81.92%),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高发时节为第4季度(35.92%),交通事故易造成四肢及头部的损伤.结论 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加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是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严重后果的主要措施.

    作者:潘鑫;邹圣强;谢东宇;魏玮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通心络胶囊佐治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佐治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加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为8周.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黏滞性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方妙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新时代的中医理论探讨

    谈到中医,不由得让人们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人类文明,重复一下古老的简单而又朴素的阴阳五行理论.然而,就是在这个朴素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中医理论与治疗,运行了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并有独到的治疗效果,证明这个理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千百年来,广大中医临床工作人员一直从事着临床对理论的检验,从未对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进行探索和修正.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骨科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

    肢体严重创伤、活动受限等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摩擦、受潮湿刺激及全身营养不良、水肿,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而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溃烂、坏死.骨科患者因牵引固定、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通过勤翻身、勤按摩、生鸡蛋膜贴敷、保持皮肤清洁等护理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压疮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月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疏血通注射液佐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佐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38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连用3周.观察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袁妍辉;陶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物流产所致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简称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早孕方法,因操作简单、痛苦小、患者易接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药物流产后因蜕膜组织物残留宫内,致阴道出血时间>4周或继发闭经,常并发不全流产.药物流产后阴道不规则反复出血者,应用腹部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宫内的异常声像图表现,并能根据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的部位进行定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士长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体会

    人性化管理是用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实现人性化管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余学燕;杨凤琴;刘彩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炎性病变,临床症状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多见.症状轻者产生黏膜糜烂或水肿,重者会引起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还有个别患者会出现食管下段黏膜上皮的改变,原来复层的鳞状上皮被增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它被称为Barrett食管,为癌前病变,所以对烧心,反酸等症状,绝不能掉以轻心.

    作者:安永亮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门静脉高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不同因素引起的门静脉血流受阻而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以脾脏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开放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致命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预防出血和解决脾功能亢进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分流及断流手术.现将我科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建蕾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如何正确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它是一种既方便经济又较安全的给药方法.一般说来,只要病情不重,患者的吸收功能好,药物在胃液或肠液中性质稳定,以及慢性患者等,采用口服的方式.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如消化液分泌、糖皮质激素分泌、醛固醇合成、哮喘发作等.

    作者:陈陆根;袁丽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躁狂患者的护理

    躁狂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躁狂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1].此类患者影响到病区的管理秩序和安全,因此,加强对躁狂患者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侯祖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通54例(71.05%),再通病例中22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动过速7例,室性早搏6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再通病例中有11例出现短暂低血压.溶栓后均有胸痛缓解或减轻,升高的ST段均下降>50%,所有病例均符合酶学变化;再通病例无死亡,未通病例死亡4例.结论 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周淑慧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儿科家长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

    儿科护理的对象是0~14岁儿童,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沟通难度相对较大,为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社会环境的需求,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有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因此大量的沟通需要与患儿家长进行,笔者通过对50例不同疾病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带宫内节育器妊娠200例临床分析

    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节育方法,也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育龄妇女多选择此方法,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但有少数育龄妇女发生带器妊娠.我院对200例带器妊娠行人工流产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瑞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炎性因子在不同类型心房纤颤中的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在不同类型心房纤颤中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心房颤动患者85例,其中持续性房颤53例,阵发性房颤32例.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测量.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血清IL-6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患者的血清IL-6和hsCRP浓度增高与房颤的发生可能相关,而hsCRP的水平与心房颤动的持续可能相关.

    作者:魏忠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新生儿青霉素过敏1例

    一般临床应用青霉素前,都能详询过敏史,常规做青霉素皮试.而新生儿首次应用青霉素发生过敏不常见,易被忽略.笔者于2008年11月遇到新生儿青霉素过敏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满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