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波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姜正宇;杨洪兵

关键词:氯波必利, 乳果糖, 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疗效观察
摘要: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便秘的常见病因,据于普林等[1]报道,中国6城市老年人便秘发病率为11.5%.便秘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与结肠癌、老年痴呆和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很多,但老年人大量不当使用泻药后,非但效果不理想,还可能导致泻药性结肠和结肠黑变病.我院予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氯波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并与应用比沙可啶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23754例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阴道炎、宫颈炎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妇女病普查随机抽样分析,抽取23 754例患者按年龄、文化程度、避孕方法、妇科检查、白带检验情况、宫颈黏液检查结果归类统计.结果 宫颈炎发病率为77.11%、发病早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关(P<0.01),阴道清洁越差,宫颈炎发病率越高(P<0.05);发病类型以中度颗粒型糜烂多,占47.95%.文盲组发病率高,占发患者数的28.32%,应用避孕套组发病率低.结论 农村妇女宫颈炎发病率较高,发病率与文化程度、年龄、阴道清洁度、阴道感染有关,多伴发其他妇科炎症性疾病,防治宫颈炎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同时加强性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护士在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受到学术界极大重视,但抗生素滥用势头尚未得到有效规范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成为医务人员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1].笔者就护士在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睾丸扭转18例分析

    为探讨睾丸扭转的声像图特点和提高睾丸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笔者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经超声显像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18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炎琥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给予炎琥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57例只用酚妥拉明治疗,比较2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总有效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应用炎琥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彭支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治疗宫颈水肿对产程进展的影响

    宫颈水肿为宫颈前垂、后垂或整个宫颈.宫颈水肿多发生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内诊可触及宫颈肿胀、变厚、延展性降低.导致宫颈水肿的原因有:滞产、头盆不称、骨盆异常、胎方位不正,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将影响产程进展,对母儿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徐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后穹窿穿刺注射药物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后穹窿穿刺注射药物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6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头孢哌酮钠+甲硝唑静脉注射治疗,其中30例为单纯静脉组,另30例采用后穹窿穿刺注射药物为静脉+后穹窿组,2组患者年龄、治疗前盆腔游离液体和炎性包块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静脉+后穹窿组的5d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单纯静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后穹窿穿刺注射用药的综合治疗方法,明显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张玉梅;杨国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GAMMA钉和PC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病率及其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1~5].各种新的骨折固定装置不断出现,如经皮加压钢板固定系统(Percutaneous Compnession Plate,PCCP)[6~11].PCCP属于微创技术,减小软组织损伤,减少出血量,保持骨折端血肿,避免了过多的骨膜剥离等优点,并与GAMMA钉的疗效做比较.

    作者:吴宏博;庞显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50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从月经周期的第1~3d开始每日早餐后2h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多使用2个疗程,观察效果.结果 50例患者中有效40例,经过随诊复查有16例出现反跳现象,其中1例患者45岁,其余均<40岁;反跳现象不明显的24例患者,年龄均>42岁.结论 更年期子宫肌瘤患者伴有明显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应用米非司酮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孟以秀;熊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妊娠28周后始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42d、3个月、6个月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参加盆底肌健康教育学习且经阴道分娩初产妇49例为观察组平时加强盆底肌锻炼,同期未参加盆底肌健康教育学习且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54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妊娠28周后、入院时、产后42d、3个月、6个月时评价盆底肌张力、产程、分娩方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前盆底肌张力、活跃期及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42d、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肌张力优于对照组孕妇(P均<0.05).结论 产前孕妇进行盆底肌锻炼对阴道分娩结局及产后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廖碧珍;杜春燕;周勤;姚珍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阿拉尔地区糖尿病人群的分布及病因特征

    糖尿病(DM)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致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高血糖为共同标志的一组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模式现代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DM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WHO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16 000万,而我国已超过4 000余万,DM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糖尿病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健康的重要.本文对阿拉尔地区糖尿患者群的分布及病因特征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栋生;脱鸣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培菲康预防婴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培菲康在婴儿肺炎治疗过程中预防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9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对照组83例,2组患儿均按小儿肺炎防治方案应用抗生素以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培菲康.结果 治疗组无腹泻发生的为68例(79.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腹泻程度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培菲康预防婴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露;陈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3226例剖宫产术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方法 对3 226例剖宫产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中,宫缩乏力者占首位,导致宫缩乏力的原因常见于妊高征、重度贫血、血液病、前置胎盘等.结论 控制社会因素的手术指征,加强臀位孕期管理,降低臀位的发生率,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谢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362例临床分析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支原体致病率增高已形成共识.其常年散发,多见于年长儿,但近几年婴幼儿发病率有增多趋势[1].支原体对多脏器的损害,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已越来越多受到大家的关注.现将我院收治的362例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梅;吴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老年妇女妇科肿瘤术后的诊治及预防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老年妇女妇科肿瘤术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DVT患者体重指数均明显高于非DVT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的比率明显高于非DVT者.9例患者中,保守治疗8例,手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1例,9例患者均同时给与溶栓治疗,8例治疗2~3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后期随访疗效满意.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 恶性肿瘤、肥胖、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延迟是老年妇女妇科肿瘤术后DVT的高危因素, 围手术期应积极预防DVT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早诊断,立即治疗.

    作者:韩素新;张国英;朱洁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学会)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B组)和对照组(C组).A组于气管插管前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B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C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0、1、4、8、12和24h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A、B组VAS评分各时点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VAS A、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因镇痛不全需肌注哌替啶A、B组显著少于C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文公堂;刘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出院病例230份,从年龄结构、疾病比例、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抗菌药物应用、使用药品种数、使用药品比例等,以相关法规和制度为准则;以统计学方法及数学原理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老年患者达46.1%;呼吸系统疾病占的比例大,其次是心血脑管疾病;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7.0%;抗菌药物使用普遍的是β-内酰胺类,单品种使用多的是克林霉素,达24.8%;病例使用药品种数2~22种;抗菌药物应用达84.8%,注射剂97.8%.结论 住院患者用药种数偏多,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高,存在使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作者:冯峰;刘波;马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三聚氰胺引起的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近期,三鹿奶粉事件的曝光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因乳制品的消费群体广泛庞大,且受其影响的多为婴幼儿,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三聚氰胺的致病特点及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特殊性,进行有效地症状观察及护理,以降低此次事件的不良影响,大程度地保证患儿的康复,是医护人员的当务之急.现将我科近期对该类型病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曼莉;闫淑芹;侯莉娜;吴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α-L-岩藻糖苷酶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原发性肝癌(PHC)是死亡率高、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意义重大.PHC的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在血清学检查中又以检测甲胎蛋白(AFP)为主,然而有研究表明:30%~40%的PHC患者AFP阴性,因此寻找更特异、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和诊断方法是研究肝癌的重要课题[1].

    作者:马祥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71例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国内报道住院患者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为3.3%~20.4%[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腹腔镜在临床的广泛开展,过去的开腹手术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子宫的生理功能了解,身体的完整性也受到重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的开展日益增加,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1月-2008年4月应用腹腔镜技术,对7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加强临床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9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8例,现将临床分析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13例,女35例.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31岁.除3例为误服外,其余均为自杀服毒.服毒至就诊时间20 min~12h.毒物种类为内吸磷2例,甲胺磷10例,敌敌畏17例,乐果6例,氧化乐果6例,敌百虫为4例,以有机磷为主的复合制剂3例.

    作者:姜正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