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潘云光

关键词:丙酸氟替卡松, 儿童哮喘, 用药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1周、6周以及12周,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同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治疗后呼气流量峰值(PEF)占预计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改善了临床效果,加速了患儿的恢复,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垂体后叶素预注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预注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4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注射垂体后叶素预处理,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6个月患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4、6个月,观察组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少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预注射垂体后叶素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卵巢功能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隆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24 h阻抗-pH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内反流的严重程度和反流物性质,探讨酸反流是否为难治性GERD形成的关键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难治性GERD患者60例,观察组为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后症状未缓解的难洽性GERD患者30例,对照组为经PPI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的GERD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行24 h阻抗-pH监测,并分析讨论.结果 两组酸反流次数均控制在较低水平;观察组患者24 h弱酸反流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气体反流和液气混合反流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难治性GERD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弱酸反流,弱酸反流会刺激患者胃食管,加重反流症状感知.

    作者:梁祎雯;徐永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度联合FOLFOX化疗治疗结肠癌术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FOLFOX化疗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总体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化疗有效率67.65%,高于对照组的43.33% (P <0.0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81.67% (P <0.05).两组患者Ⅲ、Ⅳ级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生存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采用恩度联合FOLFOX化疗,有助于临床效果及总体生存期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珠;邱光明;焦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LIA法测抗-HCV联合EIA法检测HCV-cAg在HCV感染初筛试验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联合酶联免疫法(EIA)测HCV核心抗原(HCV-cAg)在HCV感染初筛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LIA法、EIA法检测所有临床标本中抗-HCV和HCV-cAg,比较抗-HCV初筛阳性样本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698例标本中,24例呈阳性,其中23例抗-HCV阳性,9例HCV-cAg阳性,抗-HCV和HCV-cAg检测结果同时阳性者8例.有1例抗-HCV检测阴性,而HCV-cAg检测为阳性,后经HCV-RNA检测证实为HCV感染.24例阳性标本经HCV-RNA检测后,共检出阳性标本17例,其中经HCV-cAg检测为阳性的9例患者均经HCV-RNA检测证实;抗-HCV检测的23例阳性标本中16例经HCV-RNA检测证实为阳性.结论 抗-HCV联合HCV-cAg检测进行HCV感染初筛试验,可降低假阳性率,提高阳性检出率,与HCV-RNA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周珍娟;刘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ICU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我院ICU实施桡动脉穿刺置管的9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评估所有患者护理结果,包括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 950例患者中,置管成功938例,成功率为98.74%;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阻塞3例(0.32%),感染9例(0.95%).结论 在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桡动脉穿刺置管,安全性高,易于定位,成功率高,受到污染几率少,并发症较少,可大大提高医护工作效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周云香;丛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思密达治疗糖尿病合并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思密达在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43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思密达混合剂外敷创面;同时选择2013年9月~ 2014年8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50%葡萄糖+磺胺甲恶唑片+诺氟沙星混匀外敷.对比两组患者愈合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愈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上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在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Ⅱ~Ⅲ期压疮时能够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宇涵;杜洪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脑外伤昏迷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术后均给予7d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EN方案,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PN)方案,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相关营养指标与免疫指标.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1.88%,低于对照组的53.13% (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和观察组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除CD8外,其他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EN有助于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黎燕银;张雪云;冯艳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焦虑分级及癌因性疲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得分为(32.16±7.6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0.68±8.61)分(P<0.01);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及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翠梅;胡梅荣;王翠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73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单纯全身化疗,即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联合腹盆腔深部热疗.比较两组近期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瘤缓解有效率、腹水及CA125控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Ⅲ+ Ⅳ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肿瘤缓解有效率、腹水及CA125控制有效率,降低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菁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前后血气分析及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前后血气分析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利巴韦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7d,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氧分压(SPO2)均上升(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具有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霞;张玲;包忠实;田伟;许光芬;孙远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运用品管圈提升出入量记录单记录的准确性

    目的 查找出入量统计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出入量统计准确性,保证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方法 成立提升出入量统计准确性品管圈,对心外科2014年1~3月出现的15次统计错误进行了误差发生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优化出入量记录单,规范统计方法.结果 通过3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对2014年7~9月60例记出入量数据进行监控,无误差,与同年1~3月误差3%对比,效果显著.结论 品管圈管理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出入量统计存在误差的现象,得到了医生的充分认可,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也增强了科室团队精神.

    作者:刘新凤;王亚丽;任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管引流在直肠癌Dixon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直肠癌Dixon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或称经腹直肠癌切除术)中采用双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12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ixon手术,根据术中放置引流管不同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双管引流(经肛门放置肛管引流、经左下腹壁于盆腔骶前放置引流管),对照组给予单管引流(经左下腹壁于盆腔骶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及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直肠癌Dixon术中采用双管引流,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岑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腹腔镜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评分和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书琴;刘华;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从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人手、分析相关麻醉技术的操作方法和阻滞相关并发症,总结分析下肢神经阻滞用于创伤后或围手术期镇痛的现状和进展,系统讨论这一方法的临床应用及不同观点的重要临床意义,并讨论有关争议.正确应用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的不同方法,可有效用于下肢手术围术期或创伤后镇痛,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利于创伤救护、手术麻醉和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周颖;凤婧;刘功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上颈椎损伤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上颈椎损伤中使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常规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诊断,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60例患者中,确诊为骨折70处,其中寰椎爆裂性骨折16处,枢椎齿状突骨折26处,枢椎椎体骨折16处,枢椎椎弓骨折12处;脱位19处,均为寰枢关节脱位.X线片检查发现骨折36处,漏诊24处(40.00%);脱位10处,漏诊9处(47.36%);常规CT检查发现骨折50处,漏诊20处(28.57%);脱位11处,漏诊8处(42.11%);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骨折69处,漏诊1处(1.43%);脱位19处,无漏诊.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准确性为(98.88%)明显高于X线平片(51.69%)和常规CT(68.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患者的骨折、脱位情况,建议在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中采用.

    作者:傅俊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甲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乙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谷维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临床普及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成伟;韩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77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总满意率为94.87%,对照组为78.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 IBS-C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和谐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海军陆勤人员自我和谐、情感平衡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海军陆勤人员自我和谐、情感平衡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00)对610名军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SCL-90低分组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和负性情感得分均显著低于SCL-90高分组,而情感平衡总分显著高于SCL-90高分组(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和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情感平衡总分显著负相关(P <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负性情感进入SCL-90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解释率为21.8%(P<0.01).结论 海军陆勤人员自我和谐、情感平衡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杨安强;汪立成;钟敏琴;匡雨琴;王振武;左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脓毒症患者90例,依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差异.结果 治疗第7天时,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对脓毒症可能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作者:陈后旺;陈望;姚志军;王润娣;吴华初;张媛媛;陈娓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产妇产后恶露不尽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产妇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恶露排净时间和子宫复旧情况,以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平均恶露排净时间为(13.27±3.3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62±3.6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7.89,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恶露不尽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7.30,P<0.01);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加快产妇子宫复旧,从而缩短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降低产后恶露不尽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