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队跳伞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廖贻农;黄鸣;马柏涛;黄婧;陈军波

关键词:军队, 跳伞运动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军队跳伞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16项人格因素(16PF)对57名军队跳伞运动员进行集体测量.结果军队跳伞运动员SCL-90因子分≥3分的至少占7.02%;与常模比较,军队跳伞运动员躯体化[(1.36±0.32)分,(1.55±0.57)分]、人际关系敏感[(1.64±0.52)分,(1.78±0.61)分]、焦虑因子[(1.42±0.38)分,(1.52±0.52)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而阳性项目[(31.12±16.15)分,(24.92±18.14)分]、强迫症状[(1.78±0.49)分,(1.62±0.65)分]、偏执[(1.57±0.49)分,(1.43±0.57)分]和精神病性因子[(1.42±0.38)分,(1.52±0.52)分]却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不同年龄运动员在躯体化[(1.25±0.31)分,(1.35±0.23)分,(1.59±0.35)分]和恐怖情绪[(1.39±0.32)分,(1.30±0.52)分,(1.04±0.10)分]上存在差异,不同跳伞次数运动员在恐怖情绪[(1.49±0.32)分,(1.30±0.32)分,(1.07±0.40)分]上存在差异,男女运动员在恐怖情绪上差异存在显著性;SCL-90的各因子与16PF的各分量表普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跳伞运动员存在心理问题,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训练和性格特征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SCL-90各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电子对抗部队294名军人进行测试后,随机抽取134名军人作为试验组,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其增加心理素质训练;随机抽取160名军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结果(1)心理素质训练后,试验组军人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躯体化[(0.27±0.50)分]、人际关系[(0.23±0.49)分]、焦虑[(0.26±0.42)分]等因子差异显著;对照组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2)试验组士兵和士官SCL-90各因子评分训练前后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躯体化[(0.25±0.50)分]、焦虑[(0.25±0.41)分]和精神病性[(0.22±0.38)分]等因子差异显著.(3)除躯体化[(0.12±0.29)分]、人际关系[(0.10±0.26)分]和恐怖[(0.19±0.30)分]因子外,试验组军官SCL-90其余各因子评分训练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效果;对试验组士兵和士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好于对试验组军官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郝世君;冯正直;杨国愉;崔清江;付金林;李胜红;卞永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某部不同时间入伍新兵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为了解新兵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较快地适应部队的训练、管理和生活环境,笔者对某部队2002年至2005年间入伍的新兵进行了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评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民力;程彦;张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专技工学校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中专技工学校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中专技工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有14.6%的学生处于低应激水平,有69.7%的学生处于中等应激水平中,有15.6%的学生处于高度应激水平;且三组之间的SCL-90各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1).SCL-90总分与挫折、冲突、压力、变化、自我强加、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及生活应激总分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认知反应呈负相关(P<0.05~0.01).SCL-90总分受行为反应、挫折、压力、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冲突、变化的影响(P<0.01).结论中专技工学校学生存在有较高的生活应激状态,且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李刚;许明智;全东明;林海程;郭光全;宁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行为干预对不同人群职业紧张的作用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的行为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一般管理人员(15人)、技术人员(19人)、专业人员(36人)共计81例进行职业紧张干预研究.结果①在T分≥60组,任务不适、任务模糊这两个职业任务子项所占的比重大(分别为28.40%、26.85%);业务紧张反应子项所占的比重大(43.31%).②中高层管理人员,任务不适、任务模糊和工作环境子项;业务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子项;干预后较干预前得分显著下降(P<0.05).③技术人员,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子项;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子项;干预后较干预前得分显著下降(P<0.01).④一般管理人员,任务过重、任务不适、责任感子项;业务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子项;干预后较干预前得分显著下降(P<0.05).⑤专业人员,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子项;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子项;干预后较干预前得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对不同职业职工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组织、个体)同时结合心理学干预措施,对职业紧张者进行干预,对降低职业紧张确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杨新伟;王治明;金泰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社区干预模式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目的了解不同的社区干预模式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将222例痴呆或轻微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16例)、心理社会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177例),心理社会干预组采用心理社会干预,综合干预组则另加药物干预,对照组只进行日常看护工作.在干预开始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分别评定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综合干预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评分较基线升高[干预前后差值:MMSE:(-2.800±2.111)分,P<0.01;DS:(-2.077±2.565)分,P<0.05],对照组MMSE、积木测验(BD)评分较基线降低[干预前后差值:MMSE:(0.788±2.587)分,P<0.01;BD:(0.642±2.670)分,P<0.05],综合干预组较之心理社会干预组和对照组,MMSE评分升高更多,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社区支持网络中,药物联合心理社会干预的效果佳,单纯心理社会干预的效果次之,对照组呈逐渐恶化趋势.

    作者:胡号应;唐牟尼;苗国栋;马崔;胡文生;郑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因子分析

    目的评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SRHMS V1.0)的结构效度.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SRHMS V1.0对选取的2000个个体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共选出10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5.791%.在10个因子中,它们贡献率分别为29.220%、9.089%、7.818%、4.109%、3.891%、2.790%、2.542%、2.200%、2.100%及2.035%.因子分析得到的10个因子与SRHMS V1.0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结论 SRHMS V1.0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作者:许军;王冬;郭榕;张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茴拉西坦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

    诸多研究提示,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并存在异质性[1,2],茴拉西坦是脑功能改善药物,本研究对5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使用茴拉西坦,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良;迟林;方强;王久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宿舍中人际关系不适应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陈青萍[1]研究表明大学生引发心理适应障碍的原因中有35%涉及宿舍生活.为了解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现状,探讨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此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西酞普兰合并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合并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奋乃静)和对照组(奋乃静+安慰剂).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分别以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分别为(84.97±3.73)分、(80.41±5.93)分、(83.37±5.81)分、(77.26±13.31)分;对照组分别为(75.41±3.95)分、(72.43±5.56)分、(75.87±5.34)分、(72.15±13.19)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4,8,12周末TES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奋乃静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

    作者:孙群星;刘勇;李素华;朱玉星;尤海峰;张爱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生物反馈放松疗法治疗适应障碍的临床观察

    本研究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适应障碍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在本所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共42例,全部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1]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0.95±9.08)岁.病程1~6个月,平均(3.17±1.93)个月.给予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5±8.63)岁.病程1~6个月,平均(3.30±1.06)个月.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年龄、性别分布、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林月斌;吴鹭萍;郭亚丽;戴巧玲;李世英;王细川;洪朝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吸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吸烟,与许多成瘾性行为一样,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有充分的证据证明[1],烟草成瘾性的开始与持续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对于具体的精确的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功能的影响尚无明确结论.

    作者:顾朱勤;陈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对照组63例、单纯抑郁组56例、单纯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伴抑郁组7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位点(5-HTILPR)与内含子2区(5-HTIVNT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HTFLPR的SS基因型(分别为50%和51%)及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和0.68)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LL基因型(分别为13%和15%)及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PAI-1基因4G/4G基因型(分别为47%和48%)及4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6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G/5G基因型(均为12%)及5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5-HTIVNTR基因型(12/12,12/10,10/10)分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伴抑郁组SS+4G/4G联合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抑郁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分别为27%、13%、13%和10%,均P<0.05).结论5-HTILPR基因SS基因型和PAI-1基因4G/4G基因型共存与冠心病伴抑郁障碍发病相关.

    作者:夏大胜;曹晶;宋衍秋;胡随瑜;郭倩玉;李超;张峰;蔡林;王彦欧;徐建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海洛因依赖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变化特点及其应用.方法使用意大利Galileo Sirius数字化32导脑诱发电位仪对32例海洛因依赖者BAEP和P300检查,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海洛因依赖者BAEP的波Ⅱ-波Ⅶ绝对潜伏期[依次为(2.67±0.12)μV,(3.82±0.16)μV,(4.95±0.17)μV,(5.11±0.12)μV,(6.61±0.17)μV,(7.52±0.14)μV]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绝对波幅[依次为(0.16±0.10)μV,(0.29±0.09)μV,(0.36±0.12)μV,(0.41±0.11)μV,(0.26±0.11)μV,(0.27±0.10)μV]降低(P<0.05),而波I差异无显著性(P>0.05).(2)海洛因依赖者P300的潜伏期M[(89.47±15.02)ms]较正常人缩短(P<0.05),潜伏期P3[(320.23±19.01)ms]较正常人延长(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脑功能损害,其BAEP和P300变化特点既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又可为海洛因的戒断分析时提供神经电生理基础.

    作者:张昌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曲唑酮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对男性抑郁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本项研究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来观察不同的抗抑郁药对男性抑郁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来自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精神科门诊病人及心理咨询门诊的患者.男性,年龄20~60岁的已婚或有固定性伴侣的抑郁患者.符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17项>17分.排除标准为:[1]慢性躯体疾病和酒精依赖;[2]明显肝脏和肾脏疾病;[3]长期习惯性抽烟在每天20支以上.

    作者:陈远岭;施剑飞;叶建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阿立派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派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对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持续操作试验、倒行掩敝试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测验,并与4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威斯康星总测验次数[(82.5±15.1)次,(70.3±10.2)次]、持续错误数[(31.1±10.2)次,(22.3±5.90)次]、随机错误数[(27.4±11.0)次,(23.4±7.60)次],持续操作预警错误数[(5.48±2.79)次,(3.65±2.98)次],倒行掩敝总对数[(33.13±6.09)次,(37.4±4.14)次]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在疗前、治疗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持续操作的预警错误数减少到与正常组[(3.50±3.09)次]无差异(P>0.05),其他指标仍有差异(P<0.05).治疗前WCST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与PANSS总分成正相关;随机错误数与一般精神病成正相关(r=0.326),持续操作测验的预警错误数与之成负相关(r=-0.384).结论阿立派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文庭;杨云霞;赵涛;王任昌;刘哲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目的比较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并研究影响甲亢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65例甲亢患者和和64例正常对照进行了测评.结果甲亢组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评分[(57.03±13.34)分]比对照组[(67.91±14.46)分]低(P<0.05),生存质量的心理领域评分[(59.57±14.00)分]比对照组(64.84±11.85)低(P<0.05),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分值也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甲亢组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与家庭外支持呈正相关(γ=0.249,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γ=-0.310,P<0.05);生存质量的心理领域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γ=-0.388,P<0.05);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领域与家庭内支持呈正相关(γ=0.262,P<0.05),与神经质呈负相关(γ=-0.292,P<0.05);生存质量的环境领域与家庭内支持呈正相关(γ=0.347,P<0.05),与家庭外支持呈正相关(γ=0.276,P<0.05),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γ=0.262,P<0.05).结论甲亢患者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的生存质量比正常对照差,影响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是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

    作者:吴玉琴;贺丹军;李勇;潘莉;芮雪琴;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睡对合成语音感知学习的巩固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小睡对合成语音感知学习的影响.方法采用合成语音感知学习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并在30名大学本科生中应用该程序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配对f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练习能够显著提高被试的百分比得分(12.40±2.19)分,12h的间隔后不小睡组语音测试的百分比得分只提高了(4.60±1.21)分,而小睡组则提高了(10.00±1.66)分.结论合成语音的学习过程体现出了人的概括和泛化能力,小睡有助于语音感知学习效果的巩固.

    作者:王立锋;廖琪梅;苗丹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癫痫儿童家长个体化教育的效果评价

    小儿癫痫治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长能否正确的对待治疗计划.为探讨对家长进行个体化教育在癫痫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35例癫痫患儿家长进行个性化教育.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榕娜;黄铃沂;陈新民;叶礼燕;黄俊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患共同参与型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

    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1]是一种双向性的生物·医学-社会·心理模式及健康为中心的护患关系模式.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如何协助肺癌患者完成治疗工作,有效延长生命,是护理工作不懈的研究目标.2003年6月至2005年1月我们对6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护患共同参与型护理并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云;张瑞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士职业状况及个性特征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对395名护士的应对方式进行相关调查,以期为引导护士建立科学应对方式提供依据.对象调查时间为2004年5月.整群抽样法调查浙江省某省级综合医院护士共395人,全部为女性,护士年龄为21~56岁,平均年龄为(28.3±7.6)岁.

    作者:王晓蕾;任蔚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