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心身障碍及影响因素

陈虹;姜潮;孙月吉;刘启贵

关键词:照顾者, 心身障碍, 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探讨晚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晚期癌症病人、家属及有关人士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大量吸烟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反射分析

    目的研究长期大量吸烟对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吸烟龄为(23±5)年的20个健康人进行了检测.每一个吸烟者均有 一个性别、年龄和体重相近的未吸烟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在试验过程中,连续记录被检测者的心率和血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烟者具有:(1)进行剧烈的V alsalva动作时,心率加快较少(P<05).(2)Valsalva动作后动脉血压上升收缩压P <0.01,舒张压P<0.05.(3)Valsalva动作后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较长(P<0 .01).(4)Valsalva动作后血压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较长(P<0.01).以上结果表明, 血压反射的减弱是由于长期的外周血管收缩的结果,而心跳反射减弱的结果是由于血压反射 减弱的结果.这种反射时间的延长可能是副交感压力反射改变的一种表现.结论长期大量吸烟者可伴有心血管自主神经支配的障碍.

    作者:刘花香;许春胜;戚翠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烟台城区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烟台城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 样方法,调查了烟台城区2328名4~16岁儿童.结果研究发现儿童 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1.26%,性别间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行 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婴幼儿期患病、同学关系差、在校表现差、母亲健康状况差、 抬头时间晚、考前父母态度差、亲子关系差、喂养方式不当、教育方式不当和父亲文化程度低.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

    作者:郭淑凤;张国华;孙盛利;姜淑芬;张同文;姜翕球;宫玉柱;王兆平;李明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和睡眠的主观评估分析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及对睡眠评估的心理特点 .方法采用EPQ对40名失眠症患者进行测试,并应用多导睡眠图进 行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早晨起床后询问夜间睡眠情况, 与23名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失眠症组的E、N两项具有明显差异(P<0.05~0 .01);失眠症组主观评估的睡眠潜伏期, 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与多导睡眠图结果比较具 有显著不一致(P<0.01).结论失眠症组睡眠质量低于正常人 ,有着过高估价睡眠潜伏期和过低估价睡眠时间的倾向, 且人格特征突出.

    作者:杨会芹;何勤;魏平;杨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的探讨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本文对其发病率及早期治疗效果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脑卒中病人为我院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152例住院病人.男88例,女64例,脑出血6 0例,脑梗塞92例.

    作者:黄永兰;孙玉英;谢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惊恐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假说

    在1989年,Gorman[1]等人阐明了惊恐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假说,这使人尝试去理解 两种看上去不同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同样具有干预效应.这一理论假定 惊恐发作本身源于与5-HT和NE能传递以及呼吸控制功能有关的脑干位置,而预期性焦虑产 生于边缘结构的兴奋,后也假定恐怖性逃避是前部皮质激活的功能表现.

    作者:朱晓彤;季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医嘱依从性与疗效关系的分析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一经明确诊断必须终生用药治 疗,所以DM患者应严格遵从医嘱.为探讨DM患者医嘱依从性与疗效的关系,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倩;陈福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米帕林对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大鼠马尾电生理损害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硬膜外置管的方法给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的大鼠 注射磷脂酶A2抑制剂米帕林,然后对马尾电生理的重要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能使马尾的电生理功能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在注射 米帕林后,大鼠马尾的电生理损害明显减轻,与髓核移植组相比较,统计学上差别显著( P<0.05).结论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的发病 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制有效的磷脂酶A2抑制剂有可能进一步改善腰腿痛的治疗.

    作者:贺石生;侯铁胜;崔毅;王建文;夏金辉;王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细胞活性因子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细胞活性因子(BCAF)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和改善的作用.方法通过改良的Morris水迷宫法测试4月龄小鼠 ,并将其分为学习记忆障碍组(A、B),学习记忆减退组(C、D),学习记忆正常组(E、F ),以及学习记忆正常加东莨菪碱组(G、H).每组均设BCAF治疗组(B、D、F、H)与生理 盐水(NS)对照组(A、C、E、G).治疗14天后,再次水迷宫测试小鼠定向航行能力.结果①BCAF治疗组:B、D和F组治疗后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治疗 前后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均为P<0.001).②NS对照组:A、C和E组治疗前后平均逃避潜伏期无显著差异(分别为P>0.5,P>0.2 和P>0.2).③NS的A组与BCAF的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2).④BCAF加东莨菪碱治疗组(H组)与NS加东莨菪碱对照 组(G组)一样,各组治疗前后平均逃避潜伏期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2 和P>0.1 ).结论 BCAF可提高和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尤其是能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聂荣庆;张进;胡国柱;吴小鉴;文珠;吴东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长时程增强与应激、药物依赖的关系

    1973年Bliss和Lomo首先在麻醉兔上发现,当以一串或几串频率为10~20Hz、串长为10~15s ,或频率为100Hz、串长为3~4s的电刺激作为条件刺激,继后的单个测试刺激引起的群体锋 电位和群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振幅将增大,群体峰电位的潜伏期也将缩短,引起突触效应 增强的持续时间可长达几天,在慢性动物实验中,甚至可以观察到长达几周的增强效应.

    作者:向小军;李凌江;郝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应激大鼠脑边缘系统病理应激效应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状态大鼠脑边缘系统超微结构病理变 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探讨慢性应激自由基对脑损害作用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大平台水环境建立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分别取边缘系统额叶、海马、下丘脑组织 ,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测定组织匀浆SOD活力.结果慢性应激组大鼠额叶、海马及下丘脑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形态学改 变,镜下观察海马、下丘脑神经细胞减少,核仁碎裂,核膜皱缩,胞质内细胞器变性,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神经纤维髓鞘变性.结论慢性应激脑组织 SOD 活力增高,自由基对边缘系统下丘脑、海马的损害,可能为应激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杨来启;吴兴曲;胡淑芳;马文涛;刘光雄;王晓锋;杨喜民;张宏宾;李栓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攻击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减点-攻击反应测试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减点-攻击反应测试对测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倾向的准确性.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有无攻 击行为史,分为攻击组和非攻击组,在入院后1周末采用减点-攻击反应测试及BPRS、MOAS 对两组病例进行评定.结果 (1)两组间BPRS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2)攻击组选择攻击反应键的次数(759.06±591.74)较非攻击组(252.14 ±352.78)高(P<0.01).(3)将B反应次数300作为攻击和非攻击倾向的划界值.先 后以MOAS量表评分和既往有无攻击行为史,划分攻击组和非攻击组,对划界值的预测准确性 进行检验,准确性分别为75%和76.7%.结论减点-攻击反应测试对测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倾向有中等程度的准确性.

    作者:郭艳梅;王小平;崔小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在失眠症患者中表现较明显.很多学者认为失眠 症患者在白天、上床入睡前有焦虑性情绪反应[1],负性情绪反应是导致失眠症状 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此,了解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情绪障碍与自身的人格 关系很有必要,这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失眠症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对失眠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融;蔡志强;侯钢;武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军校男、女大学生MBTI人格类型分析

    目的探讨军校男、女大学生的MBTI人格类型特征,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评估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修订 后的中文版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军校男、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男、女大学生在S、T、J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N、F、P因子得分,在E、I因子上的得分没有 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在S、P因子的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在他因子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S、T、J因子人格倾向所占百分比均远高于N、F、P因子;男、女军校大学生 在16种人格类型的分布上基本相似,ESTJ、ISTJ、ENTJ、ISFJ四种类型居多.结 论军校男、女大学生MBTI人格倾向和人格类型的分布具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 ,且均具有E、S、T、J人格倾向.

    作者:罗正学;苗丹民;皇甫恩;倪修元;潘传彬;杨天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浙南沿海儿童行为问题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6~11岁儿童1674名,用Ruttr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及 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问卷回收率96%.结果儿童行为检出率9.5% ,其中A行为3.7%、N行为3.9%、M行为1.9%.A行为依次表现为说谎、不听管教、破坏东 西、欺负别的孩子和偷东西;N行为依次为腹痛或呕吐、睡眠困难、烦恼、害怕新事物或环 境、拒绝上学.行为问题与母亲患病、打骂或放纵的管教方式等有关.结论 应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章殷捷;邓君芳;王珍珍;叶文宣;丁振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移植相关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肾移植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转化,国外学者对肾移植病人出现的情绪障碍、心理排斥反应、心理同化、心理社会功 能康复、心理社会因素在肾移植成功与否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引起了广泛关注,已有许 多研究报告.尽管我国从实施肾移植手术至今已累计5万余例次(2001年统计),但无人对 肾移植相关的心理社会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或全面的研究.现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周英;尤黎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卡片评估法

    目的描述用选卡片法测定心衰病人学习需求以及护士准确预测病人个人学习需求的能力.方法要求30例病人及其分管护士 分别挑选有关心力衰竭病人教育内容的12张卡片问题, 并按个人优先教育需求顺序依次排列.结果病人选择下列问题为很重要的教育问题:我的心脏病情怎 样?我怎样知道病情日益加重?我的心脏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其中我的心脏病情 怎样?护士与病人排在第一的相同率为33.3%,病人个人选择很重要而护士评估为不重要的教育问题为10%.结论选卡片法是保证心力衰竭病人个人学习需求 的一种有效工具.

    作者:柳韡;袁恒兰;张廷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烟、酒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近期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烟、酒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Sc)近期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67例患者按是否吸烟、嗜酒分成非烟酒组、 单吸烟组、单嗜酒组和烟酒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四组的平均病程 (月)、文化程度及住院八周时服药量(mg)、Sampson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 住院八周时BPRS、服药依从性分值非烟酒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和<0.01).非烟 酒组的近期康复疗效明显优于他三组(χ2=17.187,P<0.01).非烟酒组与其他 三组疗效的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0.205和0.299,(P<0.05、<0.05和< 0.01),差异显著.结论烟、酒有碍Sc近期康复疗效,应戒之.

    作者:杜凌阳;沈自力;顾建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流行病学现状,为进一步研究Alzheimer病(AD)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 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总体衰退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及哈金斯基缺血指数等量表为筛查工具,对石家庄市26个部队休干所的1 630名65岁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进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患病率调查.结果老年人男性MCI的患病率为7.55 [英文作者单位],;老年人MCI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呈正相关(R=0.99,P<0.05);随着

    作者:于宝成;王玉敏;田京利;王成章;欧阳丽莎;齐丽娟;潘志刚;魏士贤;高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抽动障碍儿童生活质量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目的评估抽动障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儿少生活质量问卷(ISLQ)对31 例抽动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进行检查评定, 并与正常学龄儿童进行对比.结果患儿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除合理的药物治疗外,应对患儿进行包括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

    作者:王晨阳;张久平;林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氯硝西泮注射液与氯丙咪嗪注射液治疗焦虑症近期疗效对照研究

    氯硝西泮注射液系苯二氮(艹)/(卓)类衍生物,据文献报道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癫痫及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作用[1].根据氯硝西泮的作用特点,我们于1998年1月~2001年1月开展了氯硝西泮注射液与氯丙咪嗪注射液治疗焦虑症的开放性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英禄;张玲;祝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