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绍一种大鼠胃组织取材与制片的新方法

刘颖;金玉祥;张亚超;张如春

关键词:胃组织, 取材, 大鼠
摘要:在进行各种应激状态下所致大鼠胃组织病变的免疫组化实验研究时,为了得到满意的大鼠胃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结果,制片是关键的技术工作.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抗感染、利尿、保肝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唐柳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免疫学指标的鉴别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鉴别诊断慢性肝炎,我们对我院传染科2000年以来的161例肝炎患者进行了7项免疫学指标的检测观察,发现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免疫学指标差异非常显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任国庆;牛海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通心络胶囊对脑血栓形成患者溶血磷脂酸、酸性磷脂及总胆固醇的影响

    通心络胶囊是根据中医经络病理理论研究的新药,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清胆固醇含量,对脑血栓患者有改善半身不遂等症状的作用[1].

    作者:于广湖;王志玲;龙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阑尾系膜封闭减轻术中牵拉反应的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9年4月~2002年4月共收治阑尾炎病人120例,对其中部分病人进行利多卡因封闭阑尾系膜以减轻术中牵拉反应的疗效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衍锋;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PSA、F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40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26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PSA、PSAD、FPSA/PSA.利用ROC曲线评价它们在PC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Ca患者血清的PSA、PSAD明显高于BPH组,FPSA/PSA明显低于BPH组,以PSA>4.0ng/ml,PSAD>0.15,FPSA/PSA<0.19为临界值,可明显提高对PCa的诊断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病理穿刺.结论PSA单项检测对PCa的诊断是一项较敏感的指标,而联合测定FPSA和计算PSAD、FPSA/PSA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朱学海;李民;吴勇;赵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试论医院PCR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

    目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兴趣,经过许多学者多年的努力,将极微量的DNA片段特异地扩增至几十万倍,大大提高了对DNA分子样品的检测能力,其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现已被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与质量控制对策.

    作者: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联合普瑞博思、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普瑞博思、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内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均作活检确诊)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口服奥镁拉唑20 mg,2次/d,普瑞博思10 mg,3次/d,铝碳酸镁颗粒1.0 g,3次/d.B组50例,口服奥镁拉唑20 mg,2次/d,普瑞博思10 mg,2次/d.C组47例,口服奥镁拉唑20 mg,2次/d,铝碳酸镁颗粒1.0 g,3次/d.疗程共8周.结果A、B、C三组临床症状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6.2%、74%、63.8%,内镜下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8.1%、76%、59.6%.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普瑞博思、铝碳酸镁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作者:吴浪廷;骆训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00例某少数民族癔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1994年3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了300例某少数民族癔病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总结了该民族癔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翟玉梅;冯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维生素K3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与维生素K3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9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喜炎平与维生素K3联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疗程5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9%(X2=10.37,P<0.01).结论喜炎平与维生素K3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艺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山市西区3~6岁儿童健康监测结果与分析

    本文对中山市西区2001~2004年3~6岁儿童健康监测结果的部分指标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中山市西区3~6岁儿童的健康状态,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加强托儿所或幼儿园保教人员以及儿童家长育儿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谢润森;曾广权;何间欢;邓先锦;黄妍;陈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局部应用卡孕栓减少前置胎盘剥离面出血

    前置胎盘剥离因子宫下段平滑肌少,收缩力差,剥离面出血是产后大出血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地加强子宫下段收缩是减少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张淑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延迟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

    创伤性延迟性血气胸因延迟出现,易被忽视,常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1].我科1990年5月~2004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延迟性血气胸患者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崔小松;李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闭袢性小肠梗阻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男,21岁.突发持续性腹痛且阵发性加剧,伴频繁呕吐4h.查体:脐周局限性膨隆,轻度压痛,叩诊呈鼓音,肠鸣音亢进.

    作者:郭景涛;陆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突发精神异常1例

    患者,男,65岁,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院.冠状动脉造影示:RCAT段狭窄50%,RCA2段狭窄90%,RGA3段狭窄80%、4AV段狭窄90%.

    作者:程永冲;祖正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负压球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由于椎管术后造成硬脊膜外血肿在临床上时有报道,我院自1996年10月以来,腰椎手术中采用负压球引流,共治疗286例,未出现硬脊膜外血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春举;郭军;徐福振;刘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电解质变化与临床关系分析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该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多由围产期窒息所引起,主要原因是缺氧,缺氧可以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极易引起电解质的紊乱,进一步加重脑及其他器官的损害.

    作者:吴敬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腘静脉外肌瓣形成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深静脉机能不全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而同时合并腘静脉陷迫症者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我院1999年6月~2004年5月,采用腘静脉外肌瓣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机能不全36例,对其中合并有腘静脉陷迫症的10条肢体同时给予陷迫松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裴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84例新生儿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新生儿疾病的发病原因、死亡原因及病死率,为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10月住院的284例新生儿疾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新生儿疾病按住院人数多少依次为呼吸道疾病(40.8%)、早产低体重儿(12.7%)、消化系统疾病(11.6%)和感染性疾病(9.2%);按病死率依次为肺出血(100%)、早产低体重儿(25%)、缺血缺氧性脑病(20.8%)和颅内出血(20%);死亡病例中,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死亡率高.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加强早产儿呼吸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郭彩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腮腺炎致突发性耳聋3例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性耳聋(又称感音性耳聋),对此病的原因仍无确切的认识.就门诊3例流行性腮腺炎致突发性耳聋做以临床分析.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坏死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67岁,于2004年5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因受凉出现轻微发热,体温高37.4℃,咳嗽,偶咳少量白痰.

    作者:胡增祥;尹敬芬;王新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