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涉水产品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旭烈;王卫军;张恩

关键词:涉水产品, 卫生监督, 问题与对策
摘要:为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我们于2003年8月---9月份对我市销售和使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下简称涉水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现报告如下.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Z-50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农村儿童血铅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血铅测定方法;检测农村儿童血铅水平.方法取全血0.5ml,用基体改进剂NH4H2PO4、Triton X-100和HNO3进行稀释;用Hitachi Z-50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进样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的测定限为1.4ug/L,相对标准偏差为1.95%~3.49%..回收率为89.99%~109.8%;已用于分析503例农村儿童血铅,结果满意.结论本法为一种理想的全血铅快速测定方法.

    作者:刘洁;刘利娥;朱明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郑州市邙山区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城乡中小学生常见病发病差异及<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切实保护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方法对全区中小学校、学生进行普查.结果城、乡学生总患病率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龋齿、沙眼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健康保护意识,坚持预防性体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宋宏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声雾化吸入在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在短化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中,对患者痰菌阴转和空洞闭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例,在短程化疗基础上,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部分抗痨药物作为观察组共61例,对照组选67例单纯短程化疗,观察痰菌阴转和空洞闭合情况.结果痰菌阴转时间观察组17.50±9.18天,对照组38.18±14.51天.空洞闭合率:一月末观察组84.2%,对照组57.1%,六月末观察组94.7%,对照组71.4%.经统计学处理,P<0.O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是治疗肺结核病的重要辅助疗法,具有流行病学意义,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薛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综合性医院结核病疫情报告与归口管理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7年来结核病疫情报告与归口管理的效果.方法统计7年来全院相关科室登记的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结核病报告率与归口率逐步提高.结论必须充分认识结核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性,加强疫情报告和结核病归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结核病诊断的警惕性,理顺和规范结核病人从发现到报告、登记、落实归口治管的全过程是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运转质量与法制化管理程度的关键.

    作者:齐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铅的研究

    人类生产和使用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铅用途很广泛,在工业上、人民生活中接触铅的机会很多,铅及其化合物均有毒.空气中主要以铅烟和铅尘存在,因此测定生活及生产环境中铅含量对人体至关重要.我们采用AA-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火陷检测器测定空气中铅,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抗干扰性强,便于推广.

    作者:胡寅瑞;张宏辉;张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档案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代顺应新形势的发展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21世纪档案事业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必然趋势和历史性任务.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从理论方式到技术手段,都深刻地影响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不断赋予档案管理现代化以全新的内涵.

    作者:李东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食品广告违法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卫生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在消费市场总体转为买方市场后,食品生产经营者越来越重视营销手段的运用,营销措施不断创新.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戊二醛消毒液的含量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戊二醛消毒液直接进样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方法对某一消毒液样品6次测定,平均值1.91%,标准偏差S=0.032,相对标准偏差RSD=1.675%,平均回收率97.7%.结果在本文介绍的色谱条件下,浓度为0.5%的戊二醛峰高达256mv,回归方程为:Y=472.9+1.952,r=0.9994.结论本法与目前常用的滴定分析法进行对照实验,经统计学处理t=0.541,P>0.05,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精密度、准确度和分析速度三个方面,HPLC法优于滴定分析法.

    作者:宋新;董连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规律

    SARS是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痛,干咳,偶有血丝,部分患者伴有腹泻,严重的患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武彦宁;计云霞;吴昊;赵彦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四种常用植物食用油对大鼠血脂水平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四种常用植物食用油在高血脂症形成过程中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大白鼠,根据TC含量将大白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等四种油样各分为4g/kg和16g/kg两个剂量组,另设一个高脂饲料组及一个基础饲料组;除基础饲料组外,其他九个组喂含有猪油的高脂饲料.样品均采用经口灌胃(16g/kg组分两次灌胃).连续灌累14天,14天后取尾血,测血清TC、TG、HDL-C三项指标.结果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均显示出能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C、TG含量(P<0.05),花生油血清中的TC、TG水平与含有猪油的高脂饲料组相似(P>0.05);血清中HDL-C含量在各组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张杰;王海玉;刘翠娥;孟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一例婴儿急性腹泻粪便中检出病牛沙门氏菌

    我院于2003年8月,从一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检出病牛沙门氏菌.1病历简介患儿男,11个月,因腹泻伴发热4天就诊入院.体检:T38.5C、P120次/分、B30次/分,精神差、眼窝轻度凹陷、口唇粘膜较干,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大便呈黄色稀水样,日达10余次,镜检脓细胞+.外周血WBC11×109/L、N0.52、L 0.48.

    作者:周文华;石红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儿童脑的发育与智力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大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它们统一调节全身各系统不同的生理活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作者:朱华;毕连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旋毛虫感染与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细胞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多属于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分子量为6~60 kDa,其成熟分泌型分子所含氨基酸多在200个以内.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亦称之为淋巴因子(lymphokine).在免疫应答中,细胞因子对于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韩化敏;崔晶;王中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例儿童艾滋病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病例男,13岁,学生,因刺激性干咳2月余,在当地卫生院(所)治疗无效.到某县医院就诊,胸透正常,按变异性咳嗽给予治疗,10天后症状无改善而复诊,拍片双上肺浸润性肺结核,给予抗痨治疗一月余症状加重,并且出现咳痰、盗汗、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收住院治疗.

    作者:王道虎;邓元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罗山县1993-2002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罗山县1993-2002年麻疹流行特征.方法对1993-2002年罗山县报告发病的麻疹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县近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疫情仍显现波浪式起伏.1~10岁儿童发病较高,占总发病数的84.28%,男性多于女性,3~5月份发病高峰,占54.25%,城关、周党镇报告发病较高,分别占19.39%、14.32%.发病多以散发为主,时有局部暴发.结论麻疹发病与流行特征的变化主要是实施了计划免疫工作,但我县疫情尚未得到彻底地控制.继续认真做好基础免疫,重视加强免疫,适时实施麻疹普种,不断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吴厚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职业应激与干预初探

    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对各种社会生理、心理刺激的反应,包括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方面.目前应激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美国9、11事件及今年的SARS流行之后,无论专家和大众都对应激有一定的认识.

    作者:许时淮;魏桂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10年动态观察

    矽肺是致残性疾病,主要是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引起肺功能损伤,致使病人劳动力减低甚至丧失.肺通气功能随着矽肺病变的进展而呈现逐渐减退的趋势,且小气道功能指标较早地反映患者呼吸生理的改变,这已见有关报道[1-3],但动态观察肺通气功能与矽肺相关改变的报道则不多见.我们就此对50例不同类型、不同期别患者,在相同条件下自1992年至2002年10年间对其病变与肺通气功能进行同步动态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邢宝林;易承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频辐射作用时间剂量与反应症状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频辐射作用时间剂量与反应症状的关系.方法对高频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同时对103名从事高频作业的男性工人进行健康监护.结果在高频辐射强度相同的环境下,工人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阳性率为31.4%,分析找出了五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典型症状指标(头晕、脱发、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烦躁),其中头晕、脱发为随着作用时间剂量之增加阳性率逐渐升高;头晕、脱发、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烦躁均在作用时间剂量达3000小时后,阳性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高频辐射损伤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敏感.

    作者:曹泽仁;杨群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2003年8月下旬,原阳县师寨镇报告许堂村小学发生疑似甲肝病例暴发流行,经县防疫站流行病学调查,共发现21例病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师文俊;何红霞;郭建民;周新华;卢彦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郑州市2002年城区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市城区居民死因构成,发现当前危害严重的疾病,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分类按国际分类标准ICD-9进行,死因归类按国家卫生部17大类(CCD-87)归类,以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作为统计指标.结果本文对2002年郑州市城区人口死因进行分析,城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309.54/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传染病死因排第十位.主要死因的YPLL顺位是:肿瘤、循环系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代射免疫疾病.提出当前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着传染病与慢性非传染疾病双重负担,针对不同类别的疾病应运用计划免疫、疾病监测、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疾病筛查等不同的手段,以控制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人们的期望寿命.

    作者:韩同武;李肖红;阎秀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