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时期开展医院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曹承章;王宝利

关键词:新时期, 医院, 后勤, 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当前,医院的各项工作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临床与后勤间的关系也悄然地变化着,从居高临下的接待,再到主动的征求意见,以人为本的理念方兴未艾.面对新问题、新任务,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白细胞计数与疗效的关系

    ①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白细胞(WBC)的计数与化疗疗效及其预后和院内感染的关系.②方法 对71例急性白血病(除M3外)患者在第1周期诱导化疗后WBC计数的动态监测和临床转归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第1周期化疗后白细胞低值低于1.0 ×109/L时,骨髓即达到有效抑制,完全缓解率较高;化疗后白细胞低值低于0.5×109/L,完全缓解率提高不明显,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④结论 化疗后白细胞计教可作为化疗疗效评价及预后的一项预测指标.

    作者:高绍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降纤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①目的 探讨降纤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②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降纤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复方丹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及降纤酶治疗.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③结果 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降纤酶联合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浅静脉给药可以满足短时间内输液、输注无刺激性药液等患者的需要,而当患者需要大量输血输液、化疗或输注刺激性药液时,一般浅静脉用药不仅不能满足输液速度的要求,而且反复地静脉穿刺易使血管破坏或引起静脉炎.2003年10月~2006年6月,我院逐步推广股静脉置管术,对其并发症进行了预防性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媛;刘淑燕;于春艳;张春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核因素-κB在CIA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

    ①目的 探计胶原性关节交大鼠滑膜组织中VEGF和NF-κB的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实验采用Ⅱ型胶原皮下多点注射的方法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并进行关节指数评价.应用RT-PCR技术检测VEGF和NF-κB mRNA表达.③结果 大部分大鼠在胶原致敏后2用左右发病,VEGF和NF-κB mRNA在模型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两者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④结论 VEGF和NF-κB参与了胶原性关节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过程,在RA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天英;赵凤;张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ilon骨折的治疗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干骺端波及关节面的骨折,是临床常见且较难治疗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常伴有干骺端骨质压缩或粉碎,关节面的塌陷以及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复位和固定要求高.本文对Pilon骨折的分型、损伤的评估、手术时机及指征、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综述如下.

    作者:刘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蓝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细胞分裂

    蓝贾第鞭毛虫(Giant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是一种具有2个细胞核的多鞭毛寄生原虫,可寄生于人和多种脊椎动物肠道内,继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贾第虫病(Giardiasis).通过以16SrRNA和多种蛋白编码基因进行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贾第虫是早分化出来的真核生物之一,为原始的真核生物,进化地位处在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过渡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价值[1].贾第虫的2个细胞核、重要的胞质骨架例如8根鞭毛在分裂过程中如何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等若干有关分裂的问题,国外研究较多,本文对其滋养体细胞分裂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沈海娥;李冀;田喜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和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在秋冬季节高发,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软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功能差[1],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发病后症状较重.2006年9月~2007年9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给药,用药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46例临床分析

    ①目的 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预后与治疗方法.②方法 对46例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46例患者中死亡24例,病死率为52.2%,其中手术组17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52.9%:保守组29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51.7%.植物生存1例,重残6例,恢复良好15例.④结论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诊断主要依赖CT表现,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及时手术解除脑受压、大剂量脱水、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和防治并发症等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军;李春国;叶沛;高友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缺陷与对策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遵医行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我们通过多年的护理体会并结合文献从教育实施者自身问题、受教育者本身、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5个方面的缺陷阐述健康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李素华;阚淑婷;胡存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13K/PKB信号系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女性内分泌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肥胖、不孕、高胰岛素血症及高雄激素血症.由于慢性持续无排卵,子宫内膜在长期雌激素影响下,可能出现增生过长、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目前的研究已证实,胰岛素抵抗存在于绝大多数PCOS患者中,是引起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原因.胰岛素与胰岛素一受体结合后可诱发细胞内一系列级联反应,主要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pll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BK)/Akt和Ras/MAPK两条通路,使细胞膜感应的信息逐渐传递到细胞核,进而活化转录因子,启动相关基因转录,并翻译成蛋白,以适应细胞的需要,使细胞发生增殖及细胞周期进展等反应.本文主要对P13K/PK8通路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可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前患者的焦虑状况分析与护理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作为一个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可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等情绪障碍.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40例脑血管支架置入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测查,旨在探讨其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和完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胡萍;王艳云;刘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枢性高热患者使用控温毯降温的护理

    2006年以来,我们对85例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控温毯降温,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婷;张荣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某化工企业新建项目中的应用

    ①目的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②方法 运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时该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毒物、噪声、粉尘等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③结果 本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毒物(己二胺、己二腈、氢氧化钠、锰烟等)、粉尘(石棉尘、锰尘等)、噪声、X射线.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作业区域有毒作业、粉尘作业分级为0级(安全作业),该工程具备较完善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④结论 该工程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经采取防护措施,可使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危险度降至小,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齐新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程与QT的关系

    ①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及治疗时程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②方法 7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继以1mg/kg,持续6小时,后减量至0.5mg/kg,持续48小时后停用;静脉胺碘酮24小时后.开始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0.2g,3次/d,1周;0.2g.2次/d.1用;0.2g,1次/d,维持.分别观察用药后第1、3、7、10、14、17天与第21天QT变化.③结果 心律失常控制率达90.6%(68/75).有效组治疗后第3天,QT间期开始延长(P(0.05),随治疗时程QT进一步变化,14天时变化达大值,与第3天时QT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趋于平稳.无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QT间期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但治疗后1~21天内QT值无差别.④结论 胺碘酮静脉注射后口服,使QT间期延长,14天时达大.

    作者:赵红;唐蕊;韩春萍;方艳淑;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访视的实践与体会

    妇科患者手术特殊,患者常常担心术后体力下降,性生活改变,过早衰老,内分泌失调而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对肿瘤的恐惧,存在焦虑心理.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这种应激如果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手术效果.为探讨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对其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对63例妇科肿瘤患者实施访视及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萍;汪冬珠;郑淑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

    高龄肺癌患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较多,加强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36例70岁以上高龄肺切除患者加强了呼吸道管理与护理,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秀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进科时间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带教体会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被赋予了更多人文关怀的内容.护生必须通过临床实习这一关键过程才能获得护理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目前,在我们医院有很多层次或同为本科生进入临床的时间不一样的实习生,给带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r带教效果,也造成了一些临床事故隐患.

    作者:柴士梅;李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①目的 探计液基细胞学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对312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检查结果阳性者取活组织病理检查.③结果 312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按照国际进行的TBS分类标准分类,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32例.不能排除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2例,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L)1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例,宫颈鳞癌(SCC)3例.④结论 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丰,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汤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在眼科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jde,TA)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又称去炎松、曲安缩松、康宁克通一A等,初主要应用于呼吸道及皮肤系统的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和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等[1].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眼科,此后广泛应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蕊;王林洪;屠士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聚焦超声在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中的应用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由于该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并不明确,常规的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根治,因此复发率高.2006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2例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肖永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