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薛瑞凤;郭淑香;孙冬梅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糖尿病心肌病, 舒张功能, 收缩功能
摘要:糖尿病心肌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一系列心肌代谢和结构异常的心肌病变.其病理变化包括: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增加,心肌间隙、血管周围纤维化,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PAS阳性物质沉积等[1].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液体输入间期冲管液剂量的测定

    ①目的 探讨冲洗输液管合适的液体剂量.②方法 A为冲管液,B为输液管内原液,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观察B液浓度在冲管过程中的变化.③结果 当B液被冲净浓度下降趋向零,收集滴出液体量为44mL,即为合适的冲管液剂量.④结论 合适的冲管液剂量能使B液完全冲净,同时不输入多余的液体,使输液中冲管操作摆脱盲目性,向科学、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和用药量的准确.

    作者:柯丹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长梗绞股蓝皂苷B的分离

    ①目的 探讨从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分离长梗绞股蓝皂苷B的方法.②方法 用柱层析法以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为原料,从中分离出长梗绞股蓝皂苷B.先用硅胶柱对长梗绞股蓝皂苷进行初步的粗分,然后再用硅胶柱和反相柱对粗分产物进行细分而得到皂苷单体.③结果 从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初步分离得到了长梗绞股蓝皂苷B,并且用硅胶柱和反相柱等分离得到了另一种长梗绞股蓝皂苷X,结构待定.④结论 本法可为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王瑞雪;王树华;王建辉;耿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漏斗胸的诊治进展

    漏斗胸是儿童为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大约400例儿童中就有1例漏斗胸患儿,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4~5倍[1].成人漏斗胸患者也并不罕见.

    作者:郝孟辉;赵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尿道下裂的术后护理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畸形,属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治疗目的主要使男性患者能站立排尿,在成年后能进行性生活[1].

    作者:邱宇芳;王彩霞;姜前萍;李晓盛;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克隆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1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于2005年8月27日19:40入院.门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体检:体温37℃,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1kPa.

    作者:由俊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落实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我院对150例住院的内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PICC在临床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PICC是由外周静脉插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

    作者:国继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对策

    健康是21世纪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学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领域,因此,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内涵-健康教育.

    作者:刘景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指端指腹皮肤缺损致肌腱、骨外露是手外科较为常见的问题,传统行邻指皮瓣、鱼际皮瓣、腹部皮瓣等修复,但需要二次手术断蒂以及长时间强迫固定体位,而且感觉差.

    作者:朱金强;王瑞良;闫海;姚长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渗液注射加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54例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很高,2002~2004年,我们应用高渗液加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54例,与传统曲张剥脱术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徐彬;王轶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唐山市路北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况

    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为了解全区各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个体诊所消毒现状.

    作者:石大勇;汤玉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高分辨率CT诊断

    ①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②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为肺淋巴管肌瘤患者7例,均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其中4例行支气管镜肺活检,3例经皮肺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均行X线胸片、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检查,分析3种影像表现特征.③结果 7例均为女性的肺淋巴管肌瘤病X线胸片显示,其中4例呈弥漫网状阴影,3例表现正常;常规CT扫描7例见两肺密度减低,2例伴有小透亮区的阴影,但囊壁显示不清;高分辨率CT扫描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边缘清晰,大小不等,无分布差异,同时显示囊壁上血管影.④结论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其充分认识和指导临床进行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同时可以判断病变的进展和预后.

    作者:高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诊断流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救治

    ①目的 探讨断流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②方法 对9例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7例经非手术治疗止血,2例再次手术止血治愈.④结论 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患者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可以使大部分患者康复,少数患者需再次手术止血.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防止早期再出血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勇;刘云宏;马文贵;文喜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科学发展观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当今,经济确实在迅猛发展,但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使我们感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作者:宋晓芸;杨静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公立医院人文管理模式实践研究

    人文管理作为新型的医院管理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运用到现代医院管理中.专家学者对于人文管理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内容和作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作者:刘艳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癌基因C-erbB-2在胃癌内镜活检标本中的表达与术前分期的临床意义

    ①目的 探讨癌基因C-erbB-2在胃癌手术前分期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内镜活检标本中C-erbB-2,并与术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比较.③结果 本组病例表明,C-erbB-2阳性与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④结论 胃癌内镜活检标本进行C-erbB一2检测,对术前分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廖瑜玲;翁剑华;翁清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肾嗜酸细胞腺瘤2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59岁,因右腰部酸胀1年,于2007年1月入院,因发热及肉眼血尿,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右肾上极一约5cm×4cm大小实性肿块,包膜完整.

    作者:李宗锋;吴利兵;苏文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医学生后期教育中的医德培养

    医学后期教育是指医学生4年级进行临床课程学习和实习的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是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过渡.

    作者:丁旭;王磬;马江鸿;段西涛;宫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0例腹膜透析患者存活期临床观察

    腹膜透析(PD)广泛用于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以代替肾功能,维持生命.但由于PD期间并发症的增多,如营养不良[1],心血管病的发生增多[2]以及患者进行性肾残余功能的丢失和腹膜透析次数的自行减少,透析不充分及个体家庭经济困难的影响,病死率仍在较高水平.

    作者:闫进德;赵彬;李秀清;李茹莉;杨秀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联合阻断治疗有重型肝炎倾向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 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山莨菪碱阻断治疗有重型肝炎倾向的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将40例自觉症状严重的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观察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0g,山莨菪碱10mg,分别加入液体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③结果 联合治疗观察组TBIL、ALT、A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乏力改善的有效率为16/20(80.0%).消化道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14/20(70.0%),与对照组的5/20(25.0%)和4/20(2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张建光;江锦梅;谭玉桂;凌红;刘海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