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与凝血酶联合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

王毅力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儿童, 奥美拉唑, 凝血酶
摘要: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危重病症之一,临床并不少见.尽快止血是抢救治疗的关键, 我们于1998年1月~2001年12月在常规补液、输血、抗休克的同时,及时应用奥美拉唑强有力的抗酸治疗,辅以口服凝血酶等局部止血药物治疗18例患儿,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报告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限盐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①目的观察限盐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作用影响.②方法选择48 例Ⅰ、Ⅱ期高血压未进行治疗的患者,观察限盐对血压的影响.治疗前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平均为16.9gd.然后进行单一的盐摄入量干预,嘱咐患者将每日的盐摄入量减少一半即8.9gd,为期4个月(前2个月逐渐减量,后2个月为严格限盐).患者的其他生活方式不 进行干预.③结果患者每日的盐摄入量平均减少8.0g,同时患者的平均收缩压由(157.3±9.8)mmHg下降到(147.5±8.2)mmHg,平均舒张压由(96±7.8)mmHg下降到(90.4±6.3)mmHg, 血压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限盐是治疗高血压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而且很经济.

    作者:尹其云;许道忠;杨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分析护士长心态提高其管理水平

    医院管理以质量为核心,以技术管理为重点,以组织管理为保证.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医院基层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力量,也是护理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重要作用,她既要负责病房业务技术的管理和提高, 又要负责行政事务和管理.为此要求护士长必须具备相当的综合管理能力、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几年来,笔者分析护士长心态变化给予有的放矢引导与管理,使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梅;杜宏玫;樊学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误诊为胆总管结石的胆总管类癌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2个月入院.体检:T37.0℃,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叩痛,Murphy's征(-).两次腹部B超均示胆总管扩张,直径为11mm,下段管腔内探及直径2cm扁平状强光团回声,后伴声影,考虑胆总管下段结石.

    作者:李瑞东;涂朝勇;周新木;朱景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营养与预防癌症

    癌症是身体内一群细胞无约束地分裂、繁殖和扩展的结果,在所有的人类癌症中,1/3以上与膳食有关[1].一般认为癌的发生可分为2个阶段,即起动和促癌阶段.在这2个阶段中,膳食因素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顾晓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的护理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腹部外科危重的疾病之一,容易产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及感染.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早期治疗,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把握手术时机,可提高治愈率.我科于2001年6月收治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经抢救和及时有效地治疗,痊愈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吴立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在颅脑损伤中为常见病.钻孔引流术为常用的手术方法[1,2].术后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如:继发性颅内血肿、张力性气颅,我院发生5例防治体会如下.

    作者:胡友珠;李二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临床分析(附28例报告)

    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多,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亿人,这给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老年人外科疾病也在不断增加.我院2001年1月~2002年3月共收治年龄在60 岁以上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28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绪科;马立;徐冰;张亚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唐山市2002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有关放射接触方面的职业损伤国外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国内起步较晚,对长期 小剂量接触射线引起机体损伤所作研究尚不够充分.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外周血细胞 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肯定,但有的研究认为外周血象明显的变化是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1],也有学者认为淋巴细胞和原红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强[2].

    作者:王晓红;李全开;王希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副舟骨误诊为舟骨骨折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1岁,主因右踝扭伤而去所在镇医院就诊,摄右趾跗骨X线片,报告为:右舟骨骨折给予右足石膏托固定2d后,因右足疼痛加剧而来本医院就诊.查:右足伸侧可见10cm×7cm的青紫区,广泛压痛.镇医院X线片示副舟骨与舟骨触面略显粗糙,根据患足受伤机制考虑:引起舟骨骨折的可能性不大,复查双侧趾跗骨X线片示,双侧均有副舟骨,对称,所以诊断舟骨骨折不成立.

    作者:常文国;周忠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评价(附27例分析)

    头颅CT扫描,国内已普遍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以下称结脑),因此这方面报道较多.但对小儿结脑的CT改变报道甚少,现将笔者在湘雅医院学习期间遇到的27例已经证实的小儿结脑头部CT扫描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51例心肺脑复苏分析

    1996年5月~2001年2月,我院共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51例,其中心肺脑复苏成功16例 ,心肺复苏成功18例.本文结合临床抢救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琥;杨化浩;游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6-二甲基-4-(间硝基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甲酯氯乙酯的合成

    尼卡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速效、长效、适应症广、生物利用度高和副作用小等优点.本文对其合成路线简述如下.

    作者:李小娜;孙志明;娄桂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后穹窿穿刺取血测定HCG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我院1989年3月~2002年2月12年间共收住异位妊娠患者429例,均作后穹窿穿刺取血.其中109例急诊患者疑诊为异位妊娠,将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血离心取血浆加试剂测HCG,其余患者采静脉血或尿测HCG.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测HCG准确率高,速度高,报告如下.

    作者:薛荣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368例救治体会

    我院1997年2月~2001年3月期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8例(GCS评分≤8分),经加强早期急救、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早期气管切开、改进用药及早期高压氧应用等综合治疗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峰;杨建军;冯宏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量元素的定义与分类

    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人们 对微量元素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在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生物学、医学、海洋学、环境科学及制药和食品工业等方面用途更广泛.

    作者:李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房颤并发脑栓塞临床分析

    脑栓塞系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导致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 坏死,造成脑功能障碍而言.发病率占脑卒中的15%~20%.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 性和来源不明等3类,以心源性常见,其中又以房颤为多见.风湿性心脏病二类瓣狭窄并 发房颤时,左房扩大,血流缓慢瘀滞,易发生附壁血栓,同时血流不规则使栓子易脱落形成栓塞,从而导致脑栓塞的发生.现就房颤并发脑栓塞的发病情况给予临床分析.

    作者:费世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男性老年人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尽管新近出现了各种新式治疗仪器,但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仍然被认为是治疗BPH的金标准[1].对TURP导致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TURS)已被广泛重视和研究.本文通过监测TURP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目的在于探讨有关因素及其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陈军;何振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5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①目的报告腓肠内侧头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②方法根据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程度采用全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岛状腓肠肌内侧头皮瓣,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交叉移位术修复.③结果25例肌皮瓣移植均成活,一期愈合23例,延期愈合2例. 骨髓炎均痊愈.受区外观功能基本正常,供区功能无影响.④结论小腿软组织缺损骨髓炎采用腓肠肌内侧头骨皮瓣修复是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承全;岳宗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2例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1998年3月~2001年3月,我院收住3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后1~3周经CT证实, 其中27例临床诊断为脑栓塞.笔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全身热疗系统在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①目的研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于全身加温治疗的耐受性及全身加温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②方法 3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入本组治疗,在全麻状态下用深圳一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T-SPACE-Ⅰ全身热疗系统进行全身加温治疗,加湿至食管内温度41.7~41.8℃,保持恒温2h,实时监测多部位体表、后鼻道、食管及直肠内的温度变化, 同时监测心电、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脉搏氧及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32例患者作为对照 .③结果ET-SPACE-Ⅰ全身热疗系统升温速度满意、加热均匀、恒温比较稳定;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疼痛缓解程度、近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全身加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无明显改变.④结论 ET-SPACE-Ⅰ全身热疗系统可以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全身加热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总结经验,观察长期疗效.

    作者:杨维春;付文华;李晓红;耿其荣;孙勇;张瑞侠;刘春宏;田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