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兰;马庆坤;姚三巧;范雪云;白玉萍
为观察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1 998年3月~2000年10月对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心先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侯爱琴;张一平;苏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报告99例危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危重患者99例,其中男61例,女38例,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为正常人32例,均排除心、肝、肾及甲状腺疾病,平均年龄61岁.疾病组分:死亡组17例(其中脑出血5例,脑梗死1例,肝硬变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AMI2例,慢性呼吸衰竭2例,慢性充血性心衰2例,其他疾病死亡2例);脑出血组22例,脑梗死组1 5例,肝硬变失代偿组10例,慢性呼吸衰竭组12例,慢性充血性心衰组1 2例,严重感染组1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甲状腺疾病.
作者:张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并与对照组采用5-Fu联合甲氰咪呱等抑酸剂进行比较,目的旨在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高彦;赵广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颅脑手术由于其特殊的部位和手术体位应用电刀、电凝和吸引管的放置成了问题,常因放置不当影响术者的操作,或脱落到台下造成污染影响手术的进行.近来,我科制作了塑料筒用于术中电刀、电凝和吸引头的放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范玉红;李东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职业危害管理工作亦面临新的挑战,我分局有铁路厂段46家,职工35420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有害因素随时威胁着职工的身体健康.为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减少职业损害的发生及发展,对本分局1 996~2000年的职业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吴群荣;于鲁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乌司他丁对多种蛋白酶、脂肪及糖的水解酶均有抑制作用.为观察其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作用,2000年7月~2001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29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均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火喜;袁又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室系统出血是临床上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常见疾病.根据Graeb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中、重度脑室内出血病死率高达60%~90%[1].我院1992年10月~2000年1 2月,采用超早期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冰盐水灌洗治疗重度脑室出血3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普;韩希成;尹海林;郑善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胫前软组织缺损是外科处理的难症,常因骨外露、感染、皮肤溃烂及瘢痕增生而治疗棘手,笔者于1997年1 2月以来,应用小腿内、外侧双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26例,疗效显著,除1例因晚期骨髓炎截肢外,余25例均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袁艺;青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静滴高渗性利尿脱水剂,对静脉产生较严重的损伤.因此,在脑卒中患者人院时起就应注意保护静脉,有计划的使用静脉.近年来,我们进行大量观察,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脊椎是人体躯干的中轴,支撑躯干的大部分重量,在人体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骶骨上缘呈向前倾斜的面,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腰骶角,正常角度为34°[1].正常情况下,人体重力垂直于腰骶关节,主要产生压力.当腰骶角增大时,体重将在腰骶部产生向前滑动的剪力,引起腰骶不稳.本文对105例腰骶部MRI进行分析,讨论腰骶角增大后对L5/S1椎间盘、椎问关节和腰骶角增大到什么程度时可出现腰骶不稳.
作者:柴瑞新;伊生勇;王学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分子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有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②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43例,随机分为非溶栓治疗组70例;溶拴治疗组63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31例;病例对照组30例.在不同时间测定FMPV、Fg、FMPV/ODmax血小、板粘附率.③结果FMPV在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脑梗死非溶栓组显著高于TIA组(P<0.01),Fg在急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TIA及病例对照组(P<0.01).持续静脉溶栓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发病1周左右FMPV、FMPV/ODmax及血小板粘附率.④结论Fg升高是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基础之一,持续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应监测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分子活性,并及时应用抗血小板粘附聚集药物,以防再梗死的发生.
作者:刘秀荣;元小冬;孔祥庭;裴唤珍;张萍淑;葛秀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1993年5月~1998年3月对84例恶性淋巴瘤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CH0P方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单用CHOP方案.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4例恶性淋巴瘤,其中Ⅱ期26例,Ⅲ期54例,Ⅳ期4例;霍奇金病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9例.男67例,女1 7例;年龄20~29岁5、例,30~39岁10例,40~49岁1 5例,50~59岁22例,60~69岁25例,70岁以上2例.所有病例均经体检,X线或CT、B超、病理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
作者:李艳萍;王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研究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并发症.②方法脑室-腹腔(V-P)分流术24例,脑室-心房(VA)分流术18例,脑室-矢状窦(V-S)分流术6例.③结果治愈(脑积水改善)41例,其临床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6例效果不明显,1例死于全身衰竭.④结论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急性型多是急性期颅内压(ICP)增高的因素之一,急性型临床少见,多属慢性型;均经脑脊液(CSF)分流术治疗,效果满意.颅脑外伤后宜行ICP监护,当压力>15mmHg时,应作持续脑室外引流排出血性CSF,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脑外伤并发症的防治在预防脑积水形成中也极为重要.
作者:王友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术是常见的重建方法.目前国内食管胃吻合术式有端侧式、置入式、包埋式、隧道式等.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吻合门瘘、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均未得到有效地预防.3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为了有效地防止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吻合方法-食管胃粘膜活瓣肌层套叠吻合术.1 997年3月~2001年3月用该吻合技术治疗食管癌患者80例,贲门痛患者1 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高鹏;张爱华;谢波峰;李月生;邵明晓;王兆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铅、镉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可引起人体积蓄中毒,中药中铅镉残留问题日显重要.中国药典对重金属的检查仅以铅为代表,采用硫化物比色法进行限量测定,未能达到定量检测.目前,常用原子吸收法(AAS)定量测定,仪器投资大,不利于基层实验室的日常监测监控.本文探讨了以盐酸-碘化钾-酒石酸为支持底液的示波极谱催化法[1],可连续测定乌鸡白凤丸中铅、镉的含量,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星;赵红英;刘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多媒体现代化教室取代传统的电教室是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一种为多媒体示教型网络教室.这两种教室都将取代传统的以电视机为主体的电教室.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是以计算机为主,学生每人一机,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功能电教仪等媒体将要讲解的内容送入学生机屏幕.
作者:董路;韩颖;刘景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β受体阻滞剂除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外,也是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1],然而口服制剂起效较慢,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则难以终止其作用.1998年10月~2000年9月,我们采用国产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3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耀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肺炎为我国小儿死因的首位,其原因主要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有关.1 999~2000年4月我们共抢救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5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30d~6月24例(42.8%),~1岁14例(25%),~2岁11例(1 9.6%),~3岁7例(12.5%).
作者:薛燕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与遗传、自身免疫、精神刺激有关.因病程长,住院期间大部分不能完全缓解,出院后需继续坚持治疗.针对此类疾病的特点,配合甲亢的药疗作用,对1 998年1月~2000年10月收治的98例甲亢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爱景;王秀荣;王玉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ICS)术的临床效果与体会.②方法选择4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 2例先预扩张后放支架,14例未扩张而直接置入支架;③结果46例中共扩张72处病变,置入支架67个,支架置入前血管狭窄程度为(89.6±6.7)%,支架置入后血管腔残余狭窄为(0.45士17)%(P<0.001),支架长度为(14.6±4.8)mm,直径(3.0±0.4)mm,成功率为100%,无任何并发症,随访率96.2%,26例接受造影,未见再狭窄形成;④结论PTCA及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为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其成功率达98%以上,安全可靠,基本上无并发症,特别是对某些轻度钙化或无钙化者可直接置入支架,既节省时间,又省钱,并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
作者:武维恒;朱林;金云女;陈风;刘燚;孟伟;蔡文标;祁春梅;吴浩;刁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