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须媚
1商品名Cialis2开发与上市厂商本品由Lilly-Icos公司开发,2002年11月获欧盟批准,2003年2月首次在英国、瑞典、丹麦、德国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上市.
作者:朱华;须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进行性骨骼疾病,其特征为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改变,表现为骨脆性提高和易发生骨折,后者以脊椎、髋部和腕处为常见.据报道,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在过去1 0年中增加了1倍.WHO预测2050年全球半数以上的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50岁以上的女性有40%会因骨质疏松而可能发生1次骨折,因此骨质疏松症将是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多的国家,约有9000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7%.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中国会员单位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超过9%,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作者:崔露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老年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于此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故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目前主要采用多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对症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汤荟冬;陈生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治疗婴幼儿腹泻有其独到之处,治疗方法除内服外还有外治法,如穴位敷贴法、中药灌肠法、针灸推拿法、中药薰洗法以及食疗法等等,均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之颖;陈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逐步与现代科学结合,在防病治病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医药工作者对于中药的毒性及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不断的认识和总结.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要注意相关环节,大量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临床.医师与药师密切配合,及时总结报告,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
作者:邱乃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病症,治疗策略主要是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的功能.迄今为止,胆碱酯酶抑制剂被认为是对本病疗效确定和开发成功的治疗药物.加兰他敏作为第二代胆碱酯酶抑制剂,对学习能力、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确切,药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小,服药方便,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研究人员及临床医师的青睐.
作者:谢卉;李智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商品名Dynastat2开发与上市厂商美国辉瑞(法玛西亚)公司研制开发,获欧盟许可后于2002年4月首次在英国上市.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变应性鼻炎是孕妇常见的疾病.妊娠引起的生理变化会对上呼吸道产生影响,其用药需要特别注意.妊娠期用药要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进行,通常每一类变应性鼻炎治疗药物中至少有一种可以安全地用于孕妇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控制.
作者:吴洁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病,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是一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目前,细胞因子已不仅仅局限于哮喘的基础病理研究,还有望成为疾病治疗的一项新策略.
作者:李晓青;洪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长期以来,女性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HFT)的利与弊一直是医学界争论的焦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男性更年期症状的睾酮替代疗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男性更年期症状虽没有女性明显,但由于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引起性功能减退,也可出现一系列特殊表现,包括性欲减低、活力下降、勃起功能障碍、肌肉含量和骨密度低下、抑郁和贫血等.
作者:鞠月迎;蒋一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除皮肤癌外,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风险率为11%~12%.尽管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标准化治疗方法获得了较大进展,但全球仍有至少1/3的女性死于该病.由此引起了人们对乳腺癌预防、特别是高危女性乳腺癌预防的关注.目前,针对高危女性的预防方法包括加强癌症监测、化疗预防(如他莫昔芬等)和预防性手术(如预先切除乳房等),其中较易为人们接受的方法是加强癌症监测.
作者:王盈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肾脏和心脏疾病除可致慢性器官衰竭外,尚可产生许多化学物质,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血管紧张度、水电解质平衡、细胞肥大和纤维化.肾脏致密斑的肾小球旁细胞可产生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心脏可合成利钠肽系统(NPS)的一些成分.RAAS与NPS作为肾脏与心血管自身稳定的反向调节剂,可逆转疾病进展.血管肽酶抑制剂(VPI)是一类新的治疗药物,它能恢复内源性血管收缩因子[如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去甲肾上腺素和内皮素-1]与血管舒张因子(女NPS、缓激肽和肾上腺髓质素)之间的平衡.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肾损害,其血压难以控制,因此VPI对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很重要.
作者:李春元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可预防的严重疾病之一.随着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药物预防方面的研究也有许多新的进展,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降压药及他汀类降脂药等均可有效地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作者:王宇卉;邵福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那格列奈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是目前唯一的具氨基酸结构的非磺酰脲类促披胰岛素分泌剂.其促胰岛素分泌的效力,是其母体化合物D-苯丙氨酸的50倍.
作者:杨惠娣;徐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并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抗感染药、平喘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在COPD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考虑到老年COPD患者不同的病理生理特征以及老年人脏器功能特点,建议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的更安全有效的COPD治疗药物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有可能防止或阻抑COPD的发生和发展,降低COPD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延长老年人生命.
作者:陈小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抗衰老药物不断出现,根据衰老学说之一的神经内分泌衰竭学说,生长激素近年来被应用于抗衰老治疗.本文主要介绍生长激素的生物学特征、功能,成人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补充对中老年男性的影响以及其补充方法和安全性.
作者:张贤生;王益鑫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