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用药现状分析

孙明;杨琦;顾洪安

关键词:糖尿病, 社区, 药物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2013—2017年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现状,以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并统计中心2013—2017年的所有门诊处方,其中符合糖尿病诊断的处方有152394张,从性别、年龄、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情况方面对处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1)患者年龄段在61~80岁的处方为94212张,女性患者处方数为86062张(占56.5%),多于男性患者处方数66332张(占43.5%);(2)处方开具药物以口服降糖药为主,注射剂型药物占24.4%;重组人胰岛素的销售金额居首位,其次为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脲;(3)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单药治疗比例高于联合用药,且存在联用相同机制药物的情况.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其联合用药的合理性仍需进一步探究.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按压配合五脏养生操对老年人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目的:探索穴位按压配合五脏养生操干预改善老年人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200例有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的老年人,年龄60~80岁,男性107例,女性93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为穴位按压配合五脏养生操组(A组)、单纯五脏养生操组(B组)、单纯穴位按压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在干预12个月后比较四组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A组、B组、C组和D组老年人的胆固醇边缘升高改善率分别为58%、44%、32% 和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14,P<0.001).结论:穴位按压配合五脏养生操对改善老年人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是有效的.

    作者:霍永彦;唐斌;邱怡敏;余静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精神卫生中心长期住院患者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金山区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并对导致患者长期住院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连续住院3年以上的295例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长期住院患者中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多为反复住院;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婚姻状况以单身者(未婚、离异)居多;87.8% 的患者有监护人,但大部分因担心病情复发、在家无人照料或监护人年迈等原因而不愿接患者出院;有60.3% 的患者享受免费住院的政策,也导致其长期滞留医院.结论:精神障碍患者长期滞留医院,有自身疾病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因素,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作者:殷濛濛;侯国权;张宴萍;余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糖波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上海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行3d动态血糖监测,计算患者24h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以MAGE和MODD中位数作为切点分为较大组和较小组.采用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结果:MAGE较大组患者的MMSE平均得分为(24.17±6.81)分,低于MAGE较小组(26.22±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D较大者MMSE得分为(23.96±6.51)分,低于MODD较小组(26.07±5.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得分与MAGE和MODD均呈负相关性(P<0.001).结论:血糖波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提示应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状况,及时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陆卫颖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对社区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了解《2011—2020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前后上海江湾社区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的变化.方法:通过查阅产后家庭访视记录单信息,收集《纲要》颁布前5年(2007年1—2011年12月)3367名及《纲要》颁布后5年(2012年1月—2016年12月)3585名新生儿母亲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纲要》颁布后5年的纯母乳喂养率较纲要颁布前5年新生儿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6% 比26.9%,P<0.05).结论:《纲要》的实施对提高社区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有促进作用.

    作者:魏满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就诊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麻仁丸(12 g/d)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为71.42%(25/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有效.

    作者:陆业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10.6μm红外灸治疗癌性疲劳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目的:观察10.6μm激光灸治疗癌性疲劳的疗效,为治疗癌性疲劳探索一种安全、无创、稳定的新疗法.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癌性疲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激光灸疗组50例和假激光灸疗组50例.激光灸疗组予10.6μm激光灸分别照射气海、关元及双侧足三里穴,每穴照射20 min,隔日1次,1周3次,共12次.假激光灸疗组以相同的仪器但不按下红色开关键,相同方式对准以上穴位各20 min.用简明疲劳量表(BFI-C)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时的疲劳情况.结果:激光灸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有效率分别为26.67%(13/50)和73.33%(36/50),假激光灸疗组均为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02).治疗2周和4周后,激光灸疗组的疲劳指数从治疗前的(4.64±0.99)分分别下降至(3.79±1.26)分和(2.82±1.47)分,假激光灸疗组从治疗前的(4.95±0.87)分分别下降至(4.61±0.69)分和(4.26±0.66)分,激光灸疗组优于假激光灸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1).结论:10.6μm激光灸足三里、气海、关元穴能够培补元气,改善癌症患者的疲劳状况.

    作者:沈晓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上海市枫林社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岁的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200例,按照是否有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分为骨折组100例和无骨折组100例.两组均发放统一调查表现场填写,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与骨折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脆性骨折史、钙摄入、维生素D摄入、体育锻炼、日照时间、骨密度及防跌倒措施(P<0.05);骨折与有无骨折家族史无关(P>0.05).结论:预防衰老、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加日照时间、钙和维生素D基础补充及加强预防跌倒的宣教及措施有利于预防及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生率.

    作者:刘海蛟;周鹏;卫洋洋;杜杰;杨蓝;刘燕;顾文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上海某社区高危人群糖尿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上海大宁路街道社区高危人群中筛查糖尿病的结果,以指导社区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的防治.方法:于2016年6—8月对大宁路街道社区年满35周岁,且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中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居民进行筛查.在征得其本人及家属同意后,对其中784名筛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腰围、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等检测.结果: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葡萄糖调节受损(IGR)的检出率为42.60%(334/784),糖尿病的检出率为17.09%(134/784).55岁以上年龄组IGR检出率高于55岁及以下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以上年龄组的糖尿病检出率高于65岁及以下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对象中体重指数(BMI)≥24 kg/m2的比例为59.29%,腰型肥胖的比例为38.78%.结论:应加强对 55 岁以上高危人群的监测和IGR 者的随访管理.体重指数(BMI),腰围为需要重点管理因素.干预过程中还须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知识知晓率和自我防病意识,指导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李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髂静脉压迫促进髂静脉内膜增生、纤维化,导致髂静脉狭窄、闭塞,是引起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全文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等展开论述.

    作者:郭振宇;符伟国;范隆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指导社区孕产妇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指导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2017年在上海宝山路街道社区早孕建册的454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7人.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试验组在孕早、中、晚期各个阶段加强健康教育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评估两组孕产妇的产检次数,剖宫产率,并发症率、服务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试验组产检5次和8次以上的比例和孕期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量表的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孕产妇管理工作过程中,分阶段加强健康教育干预指导,可提高社区孕产妇孕期管理依从性和服务满意度,改善孕产妇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季晓颖;程丽森;郭树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与腰椎间盘突出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性坐骨神经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辅助TDP灯照射,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量表(SF-36)各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并观察治疗组病程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F、RP、BP、MH评分和总分分别为(54.02±8.96)分、(49.39±13.10)分、(56.34±12.27)分、(74.54±7.09)分和(60.70±8.38)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PF、BP评分和总分分别为(34.88±9.97)分、(33.24±9.37)分和(48.80±8.96)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PF、BP评分和总分优于对照组(P<0.01).MH评分和总分与病程呈正相关,治疗前的MH分值和总分与病程呈负相关(P<0.01).结论:针灸能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生存质量,且患者病程是影响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作者:梁莲琴;刘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上海张江社区中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状况研究

    目的:调查上海浦东张江社区中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张江镇10个社区共2007名中老年人,用RDQ和GERDQ量表调查中老年人中GERD的患病率,分析与食管外表现的关系.结果:RDQ量表筛选的GERD患病率为4.9%,GERDQ量表筛选的GERD患病率为7.8%.食管外表现中慢性咳嗽、复发性中耳炎、咽炎/咽喉部异物感、喉炎与GERD密切相关.结论:GERD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且与食管外表现关系密切.

    作者:王波;胡晔东;刘菲;陈永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研究现状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措施.运动疗法是用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改善身心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子的一种治疗方法.全文从作用机制、运动项目等方面阐述运动疗法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晓燕;袁心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科门诊接诊技能视频教学研究定性访谈

    目的:了解在郊县偏远地区通过视频教学方法开展全科门诊接诊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于2017年9月从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全科视频教学的全科医师中选取14位作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对象,通过现场访谈法和问卷调查2种方法了解学员对全科门诊视频教学的收获及建议.结果:学员对全科门诊视频教学的模式具有较高认可度、参与度;在全科门诊视频教学中的获益程度、认可度、对病例是否适合全科门诊教学、对提高全科门诊接诊技能、教学第一时段、第二时段评分、整体满意度及中期访谈后视频教学较之前的改善程度等评分均分均高于3.0分;但对视频和音频传输效果的评分均分低于3.0分.结论:建议提升视频教学清晰度,浓缩接诊时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应尽量安排医师全程参与整个接诊过程,同时要求学员提前预习病例及查阅资料,提高临床诊断的整体思维能力.

    作者:李兰涛;张渊;陈汴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居家舒缓疗护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索居家舒缓疗护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7例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中位数60.6岁.对照组患者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中位数61.4岁.于研究开始时、开始后2周、4周、6周、8周以及结束时用FACT-L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及家庭医生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患者在日常活动、社交/家庭活动、情绪、活动能力及其他因素等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居家舒缓疗护模式有助于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杨竹洁;汪志良;陈文;徐光铮;彭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45例和拉米夫定对照组45例,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复常率及Child-Pugh评分;改善率.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3例,均为失代偿期Child-Pugh C级患者.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完成48周治疗.治疗组ALT、TBil、Alb、PT复常率及Child-Pugh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χ2=3.94~5.55,P<0.05).治疗组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100% 比85.4%,χ2=4.74,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耐药率显著高于治疗组(14.6% 比0%,χ2=15.10,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安全性好,耐药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俞凤英;徐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状况横断面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病后生活状况,为社区脑卒中二级预防及康复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9月门诊及住院进行健康档案登记管理的206例脑卒中患者,其中44.66% 的患者发病≥2次.采用迪纳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I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慢性病管理评价量表(PACIC)评价脑卒中患者病后生活状况.结果:脑卒中患者的SWLS评分为(23.98±7.32)分,SIS评分为(80.35±19.76)分,SSRS评分为((31.74±7.67)分,PACIC评分为(3.11±0.82)分,PHQ-9得分中位数(四分位距)为3.00(0-8.00)分.第2次发病和独居脑卒中患者的SWLS评分低(P<0.05);第2次发病患者的PHQ-9评分高(P=0.002);80岁及以上年龄组和第2次发病患者的SIS评分低(P=0.001);离异或丧偶、小学及以下文化、独居患者的SSRS评分低(P<0.05);相比60~69岁年龄组,80岁及以上年龄组患者的PACIC评分更高(P=0.035);第2次发病、离异或丧偶、和子女居住脑卒中患者的PACIC评分分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患病后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好,抑郁水平较低,但对社会支持和慢性病管理的评价较低.

    作者:顾竞春;李勤;顾怡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用药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并分析2013—2017年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现状,以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并统计中心2013—2017年的所有门诊处方,其中符合糖尿病诊断的处方有152394张,从性别、年龄、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情况方面对处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1)患者年龄段在61~80岁的处方为94212张,女性患者处方数为86062张(占56.5%),多于男性患者处方数66332张(占43.5%);(2)处方开具药物以口服降糖药为主,注射剂型药物占24.4%;重组人胰岛素的销售金额居首位,其次为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脲;(3)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单药治疗比例高于联合用药,且存在联用相同机制药物的情况.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其联合用药的合理性仍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孙明;杨琦;顾洪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